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超級粉絲」崔維星,終於和華為合作了!

「超級粉絲」崔維星,終於和華為合作了!

6月28日,華為輪值CEO胡厚崑、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等人蒞臨德邦上海總部參觀並與德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德邦將基於華為雲技術,在自動識別、備份、大數據、網路傳輸方面持續推進;在能耗管理、安防方面展開合作,樹立物流企業數字化園區標杆。同時,將基於華為生態戰略來助力德邦戰略規劃、流程服務的提升。

眾所周知,崔維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華為粉絲。那麼,華為有哪些值得德邦學習的,德邦又該如何借鑒,如何合作?或許這些不僅值得德邦學習,也值得整個物流行業學習。

為什麼要學華為?

崔維星如此推崇對華為的學習,原因何在?或是因為德邦能從中學到如何與競爭對手抗衡的關鍵點。畢竟,競爭可以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如何在跟對手競爭時求得最大差異化。

就如華為一貫認為,只有質量好、效率高、服務好、成本低,客戶才會選擇自己,才可能有好的客戶體驗。德邦亦如此認為,品質、服務、客戶體驗才是最終的決勝點,而硬體和基礎服務都會逐步趨同。

其實,崔維星也曾多次在內部會議上也反覆強調,「沒有客戶體驗,就沒有未來」。就如德邦快遞不但擅長運送大件,而且提供其它快遞公司不願提供的大件送貨上樓服務。這是典型的以客戶為中心,想客戶之所想,解決客戶最痛的痛點。

此外,崔維星特別欣賞華為的績效管理,在其看來華為強調「理性主義」是按企業的邏輯走,不是講感情因素,而是怎麼樣做到效益最大化。只有做好了利益最大化和共享的機制,德邦的人才機制、人才梯隊才能合理,年輕人不斷走上重要崗位。

因此德邦認為,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全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特別重要。如果能夠做到統一步調,向心力最大化,必將產生巨大的能量。德邦自己培養幹部,在企業文化和向心力方面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向華為學習什麼?

其實,在年初德邦上市前夕的答謝會上,崔維星在將近13分鐘的發言中就說到:「德邦要做快遞,有一個永遠也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如何跟順豐競爭。怎麼競爭啊?其實我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有腳踏實地。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學習華為。」

在他看來,華為是能夠幫助或者說啟發德邦如何與順豐競爭的公司,而且德邦學習華為已經學了三年。那麼華為成功的核心或關鍵是什麼?崔維星認為既不是狼性文化,也不是光靠努力(這些都是表象),而是績效和考核機制。通俗講,就是分錢機制。「任正非有過一句話,錢給到位了,不是人才也能變成人才。」崔維星說,任正非講這句話的時候絕不是隨口說說而已。

事實也證明,在對標華為的三年里,德邦通過調整績效和考核(優化分錢機制與末位淘汰),整個公司的運轉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崔維星說:「德邦學習華為,有一個機制就是每年淘汰10%的管理層。但怎麼淘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都是朋友,都是兄弟,都是兄長,都是阿姨,你把他們淘汰了,這不是不讓人活嗎?!如何執行?如何落地?我們學了華為三年,也有一點突破。那就是嚴格按照流程去做,確保把好的人和差的人都選出來,把好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差的人也轉到合適的崗位。被淘汰的人呢,只有他自己知道,外面的人都不知道。這種情況下,他們還可以去外面正常找工作,甚至找到一個比在德邦的待遇和工資更高的工作!」

德邦與華為如何合作

據了解,此次合作將為德邦快遞提供一整套人工智慧系統的技術資源,幫助德邦快遞進行數字園區的建設,力爭打造現代快遞企業智慧園區標杆。

此次華為參與建設的德邦智慧園區主要包括了安全、綠色和智慧三個部分,探索人工智慧在快遞行業產業鏈中得到應用。

1)協助德邦快遞建立安防聯動機制。華為的智能系統可以自動偵測越界異常情況,發現後自動報警報警,並實現「一鍵調度」。在園區內發生危險後,最短的時間內調動周邊安保,實現最大化安全保護。

2)綠色數字化園區包括人臉通行和人臉考勤兩套系統。系統投入運行後,員工上班可以免刷卡通行,通過人臉識別技術,系統可以進行自動化掃描和錄入。

對於管理人員來說,這將減少了70%的考勤異常電子流,日常管理方面的效率都將大大提升,考勤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3)智慧數字化園區主要提供資產智能管理、能源智能管理和園區智能化數字展現等功能。管理者可以通過資產智能管理系統,實時監測資產狀態,對移動軌跡進行可視化管理。當系統檢測到有人將園區物品非法攜出時,會自動報警。

此次,德邦快遞在園區中全面引入華為的技術資源,就是希望將科技與低碳環保理念貫穿公司內部的各個角落,將人工智慧變成德邦快遞的特點。隨著園區信息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將實現整個快遞產業鏈的智能化探索,帶動德邦快遞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

其實,華為在物流業是有「野心」的

從德邦與華為的合作來看,不難發現其實華為在物流領域大有可為,不僅有雄厚的資本,還有擁有頂尖的技術。其實,華為在物流方面早有布局。

隨著華為業務由國內市場向全球市場拓展;服務客戶也從全球運營商擴大到全球各類企業、行業客戶,再到全球億萬個人消費者客戶;華為也開始布局全球供應網路,打造全球物流生態,以貼近客戶服務,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例如,華為在東莞松山湖建設的面積達25000㎡的現代化自動物流中心——華為松山湖供應鏈物流中心。其是華為全球物流供應網路中的典型代表,也是華為供應、物流體系,從被動響應走向主動感知,向敏捷供應、智慧物流轉型的關鍵點。該物流中心採用射頻(RF)、電子標籤揀貨系統(PTL)、貨到人挑選(GTP)、旋轉式傳送帶(Carrousel)等多種先進技術,集物料接收、存儲、挑選、齊套、配送功能於一體,是華為重要的樣板點基地之一。

此外,華為還瞄準了車聯網平台,並依託華為「端-管-雲」優勢,面向汽車行業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目標市場是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讓人車更智能。

其中,在車隊管理方面華為也推出了相關產品,華為基於車聯網大數據和保險大數據分析為核心,通過對車輛位置、車輛屬性、駕駛因子、駕駛員等多維度數據和信息進行匹配分析,力圖達到幫助車隊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降低營運成本。

華為在首都機場和杭州蕭山機場的廣告凸顯出進入物流業的「野心」

可見,物流作為華為的關鍵環節是其重點發力的板塊。如今與德邦進行合作,或將更加鞏固其在物流方面的布局以及大數據方面的延伸。顯然,華為作為一個「攪局者」,在物流業方面的發展大有空間。不久的將來,在市場上出現一個華為物流也不無可能!

來源:物流時代周刊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賬號立場)

——————————————————————————————————

——————————————

物流時代【微信號:wuliushidai】

——中國物流業第一專業媒體平台!

雜誌訂閱:微信回復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流時代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物流時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