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二十四節氣小暑至,盛夏始,艾灸扶陽最佳時

二十四節氣小暑至,盛夏始,艾灸扶陽最佳時

小 暑

2018年7月7日 星期五

農曆 五月廿三

宜艾灸丨忌心煩

7月7日,我們將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小暑以後,暑熱更加突出,人體出汗多,消耗大,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

小暑三候

小暑節氣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蟋蟀是夏天的使者,小暑蟋蟀居壁。由於天氣太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特點

夏季,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的時令。此時,自然界的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故植物開繁花結果實,長勢旺盛。

與植物不同,人們在進入小暑後,處在室內的時間增長,封閉的環境不利於心肺。同時天氣炎熱,各類冰鎮飲料、冰淇淋等成為夏日裡「消暑的追求」,多喝易造成濕氣內侵,不利於人體健康。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損傷陽氣,特別是濕邪能阻滯氣的流動,有損脾臟,所以小暑時節,應注意祛濕扶陽。

小暑養生

小暑養生,遵循「春夏養陽」的原則。而艾灸,能壯人陽氣,益人真陰,祛人濕氣。

艾灸,是中醫養生的灸法。通過點燃艾柱、艾條等,刺激人體體表穴位,以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生理功能。

中醫認為,艾灸一年四季都可灸,但以小暑至白露期間為最佳。因為盛夏人體的陽氣循走於體表,更利於經絡的疏通和氣血循環,此時艾灸,事半功倍。

小暑時節,陽氣外越,外熱里寒,且雨水充沛,濕重。人會感覺身重怠倦,胃口不佳,大便易溏,口膩苔白。艾灸以下穴位,可溫補陽氣、健脾化濕。

[中脘穴]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艾灸中脘具有和胃健脾、補中益氣等功能。

[足三里]

「足三里」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

[關元穴]

「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也」,該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

小暑養生小攻略:

睡眠

小暑時節,夜晚比白晝短,且夜間溫度較高,影響睡眠,中醫里這一現象稱之為」陰陽失衡「。

攻略:起居作息要有規律,一般晚上10點-11點就寢,早上5點半-6點半起床,一旦養成了定時就寢的習慣,比較容易排除氣候對睡眠的干擾。

濕熱

小暑一過,多暑多濕。對於體質濕熱的人來說,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容易胸悶、倦怠或便秘。

攻略:飲食盡量保持清淡,可以適當食用消熱祛濕的食物,如綠豆粥、荷葉粥、冬瓜、艾食等。

養陽

小暑炎熱易傷氣,陽氣不足而使得機體功能下降,各種健康問題往往會乘虛而入。

攻略: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艾灸可以平心靜氣、扶陽養生,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贈給好友,大家一起樂享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瀕湖山人 的精彩文章:

小暑將至 防暑降溫必備,您準備好了嗎!
讀過這篇基礎常識文,才算真正開始學習艾灸

TAG:瀕湖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