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一個小偷,偷了一件東西,唐太宗勃然大怒,殺掉了失主

唐朝一個小偷,偷了一件東西,唐太宗勃然大怒,殺掉了失主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大人叫孟嘗君。孟嘗君有權有勢不缺錢,喜愛結交江湖豪傑人士,家裡長年豢養著一幫門客,頗有《水滸傳》中小旋風柴進的風範。但凡有一技之長,他都來者不拒,管吃管住管零花。結果因為門客太多,魚龍混雜,連只會學公雞打鳴的人、鑽狗洞的小偷,都來他這裡蹭飯吃,孟嘗君一概笑納。

後來在孟嘗君出使秦國之時,遭遇危險,別人都束手無策,結果靠這兩個雞鳴狗盜之徒,才躲過一劫,平安脫身。自此留下雞鳴狗盜這個成語。這些雞鳴狗盜之徒,也就是俗稱的小偷,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扮演了令人厭惡、憤恨的不光彩角色,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弄出點驚天動地的大動靜。唐朝時,小偷就又惹出了大麻煩,驚動了唐太宗。

《資治通鑒》記載,貞觀年間,負責京師治安的御史,接到下面報上來的一起盜竊案。按說小偷小摸這類案件,本來犯不著麻煩御史這一級別,但這個小偷的盜竊案很特別,下面不敢做主,才報給御史。御史看過案卷,再把小偷審訊一番,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往下審理,趕緊上報唐太宗李世民。

小偷到底偷了什麼東西,讓御史如此吃驚?原來,這個小偷的贓物中,有一件東西引起了御史的注意。這件東西是一件枕頭。有人會說一件枕頭有什麼稀奇?這件枕頭不是普通百姓家裡日常所用的枕頭,外面一個布兜兜,裡面一包棉花谷糠之類,小偷再不開眼也不會偷那種東西。

這件東西鑲金嵌玉,描龍畫鳳,明顯是皇宮裡的御用之物,普通百姓或者官吏根本不敢用,一是用不起,二是不敢用。古代君臣之分等級森嚴,龍鳳之類圖案絕不是隨便能用的。御史問小偷,這個枕頭是從哪裡偷來的,小偷說是從寺廟裡偷來的。皇宮裡的御用之物,莫名其妙跑到寺廟裡,其中必有文章。御史見多識廣,不敢再往下審理,趕緊上報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也大感好奇,皇宮裡的枕頭跑到寺廟裡,難道是宮裡有人里外勾結?他下令徹查此事。御史有了皇帝撐腰,才繼續往下查,一查不要緊,惹出一個大案。經過帶領小偷指認現場,御史找到了枕頭的出處,是從當時名震一時的高僧辯機的卧室里偷出來的。那辯機是如何得到枕頭的?辯機全都供出實情。

原來,唐太宗之女高陽公主,下嫁給功臣之子房遺愛。但高陽公主不守婦道,居然看中辯機和尚俊俏年輕,二人有染。這個枕頭,正是高陽公主從皇宮拿出來,送給辯機作為定情之物的。李世民知道後暴跳如雷,結果失主辯機和尚被處斬,公主身邊的十幾個奴婢全部處死,雖未處罰公主,但父女二人從此反目。高陽公主與辯機頗有真情,可惜相見恨晚,加之身份懸殊,結果惹出一段千古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為何與姜維水火不容?原因是這2個字
狄仁傑把一個70多歲老爺爺推薦給武則天,她臨死才知道上了當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