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胖情分析匯,眼睛看不到的內臟型肥胖對健康影響更大

胖情分析匯,眼睛看不到的內臟型肥胖對健康影響更大

內臟型肥胖危害大,減肥效果需要藉助掃描來確定。

經濟生活的主題詞是「炒」,與之對應,「胖」是健康關注的核心。一生追健康,肥胖毀所有。為控制體重窮盡手段,對身體的殘忍能令圍觀者動容,只是,磅稱和軟尺會一次次對效果發出嘲笑。在沮喪的同時,您有沒有想過,那麼辛苦地減肥卻失敗,是不是找錯了決戰方向?胖情分析匯,將對致肥原因和減肥失當進行全方位掃描,為您的減肥大業提供情報。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隱蔽在身體內的健康危險分子,內臟型肥胖。

如果問您,什麼是肥胖?您準備怎麼回答,是嘴角掛著几絲冷笑默默地拋出個衛生球眼嗎?冷靜點,再想想,您在為什麼控體重?只為穿衣服好看?說到肥胖,您先想到的是重量還是腹圍?或是那個顯得很高大上的BMI?不管您有多少減肥經驗,如果您到今天還沒有為觀察減肥效果而去做過核磁共振檢查的話,那就認真地當一次學生吧。因為,對健康最具殺傷力的肥胖是肉眼看不到的。

肥胖目前在醫學界已經被定義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並引起病理生理過程改變。從機理上講,只要能量攝入大於能量消耗就可引起單純性肥胖,這種肥胖占所有肥胖的99% 以上,發病機制不確切。另外有不到1%的肥胖是繼發性的,又可細分為下丘腦肥胖、垂體性肥胖、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皮質醇增多肥胖、醫源性肥胖,繼發性肥胖要解決病因,靠生活中常用的減肥方法難有理想效果,還可能導致並發問題。

如果按脂肪在身體中的分布位置來區分,肥胖可以分為腹部型肥胖和均勻性肥胖。腹部型肥胖又稱為中心型肥胖、男性型肥胖、內臟型肥胖、蘋果型肥胖,特點是脂肪多沉積在腹部皮下及腹腔內,但四肢相對較細;均勻型肥胖又稱為女性肥胖或梨型肥胖,特點是脂肪多沉積在臀部或腿部。當然,這個也有特例,就是「苗條型的肝肥」,身材看上去挺苗條,但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您可能覺得,有什麼呀,不就是掐掐肚皮,看有沒有贅肉嗎?但要真那麼簡單,俺還用費勁在這兒掰飭嗎?從專業的角度看,肥胖者的脂肪不僅外在地表現為皮下脂肪增多,也就是我們看得見的胖,而且脂肪也會積聚在內臟周圍和肝細胞內,成為健康內奸。已有的研究發現,腹腔內的脂肪含量與胰島素抵抗有較強相關性;腸系膜的脂肪與心血管危險相關度較高;腹部脂肪含量與肝細胞內的甘油三酯含量密切相關。這提示我們,如果只是通過腹部的肌肉鍛煉等,用軟尺量量看到腹圍下去了幾厘米,並不能放鬆警惕,因為真正會帶來疾病的脂肪還隱藏在肚子的深處,甚至是肝細胞內。相關的研究結果也說明,內臟脂肪增多的人與外周脂肪增多相比,有患心臟病、2型糖尿病、高血壓等的更高風險。

目前,有關內臟肥胖的定義還沒有明確,學界認為,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核磁共振影像診斷MRI,是最精確且有較好重複性的診斷方法,而腰臀比可作為簡單的測量指數。日本肥胖學會的最新標準是,臍周腰圍男性超過85厘米、女性超過90厘米,腹部CT測定內臟脂肪超過100平方厘米,就為內臟型肥胖。

肥胖研究近些年的最新觀點是,脂肪不僅儲存能量和參與代謝,而且本身還是一個複雜的內分泌器官。肥胖的結果是帶來內臟脂肪細胞增大,導致其分泌更多的瘦素、抵抗素、遊離脂肪酸等,並使脂聯素分泌減少,這些細胞因子分泌水平的變化會增加血液循環系統疾病風險。內臟型肥胖引起的代謝異常的順序是肥胖、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從這個角度出發,預測心血管和代謝紊亂的最好指標不是全身肥胖,而是特異型的內臟型肥胖。重點可能您自己都已經總結出來了,為健康而減肥,只用磅稱和軟尺觀測效果是不夠的,是時候去做個內臟掃描啦。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你健康 的精彩文章:

健康天天測,降尿酸應該注意哪些要點?
摳疤擠痘咬手撕皮不是小怪癖,那是叫抓痕障礙的強迫症

TAG:關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