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地球離開美國還轉嗎?五國會盟不信邪,伊核危機重建規則第一步

地球離開美國還轉嗎?五國會盟不信邪,伊核危機重建規則第一步

文/楊斌國

美聯社7月6日報道,來自伊朗和五個世界大國的外長們6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商討在美國退出核協議後要採取何種措施保留這一協議。來自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的外長和高級外交官們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討論避免企業因華盛頓恢復懲罰性措施而取消在伊朗協議和投資的政策。

德國外長馬斯承認,協議簽署國無法全部補償因企業退出而給伊朗造成的商業損失,但他向伊朗強調,退出核協議「將帶來更大損失」。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在法國電台講話說,各大國將努力立即拿出一個經濟一攬子計劃。「他們(伊朗)必須停止威脅背棄協議承諾。我們努力趕在8月初制裁開始實施和11月實施下一輪制裁前做出(經濟一攬子計劃)。對於8月份,似乎時間有點短,不過我們努力在11月份前做出來。」

楊斌國評論:五國維也納會議發出了一致的聲音,就是不支持退出「伊核協議」。但對美國經濟制裁所能達到的補償是否會讓伊朗滿意很難說。五國作為「伊核協議」除美國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員國,對於美國「粗暴」退群,沒有一點辦法。所能做的就是「損己利人」,因為在面對美國對伊朗接下來的石油制裁中,一旦不遵守美國意願。那麼,這幾國企業必然會進入美國的「制裁黑名單」。

就拿歐洲來說,在於伊朗有貿易關係的歐洲企業就有輿論指出,未必會遵守歐洲政府「指令」形勢。作為企業,明知有損失而為之。企業可不願意,不明不白的損失自身利益。石油能夠購買的選擇可不止伊朗一家。對於歐洲來說,為了在這次「五國會盟」中拿出誠意,可能會啟動歐洲對企業強制性措施「歐盟規制」。

歐洲的做法很有代表性,根據報道的消息來看,「風險共擔」很容易形成共識。但擔當多少與伊朗「滿意度」之間必然會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伊朗明知在完全依照「原版原樣」不損失是最佳選擇,但是很難實現情況下,依然會提出很高的價碼和要求。

原因在於,伊朗總統魯哈尼同樣「亞歷山大」。特朗普的突然變卦,讓這位西方「認可」的溫和派總統在國內日子同樣不好過。在當初選舉之初,所持有的溫和路線。最終在美國奧巴馬政府時期得到「認可」。但是在今天特朗普時代,遭到全盤否定。一旦魯哈尼在「五國會盟」中拿不出一份像樣的「成績單」。伊朗國內強硬派勢必再次抬頭,國際社會所擔心的問題都會再次上演。

從前天伊朗軍方「讚揚」魯哈尼言論的動舉來看,強硬派會利用這一詞機會很可能「東山再起」。在外交言辭中很少使用激烈言語的魯哈尼,在前幾天公開回應美國務院讓伊朗出口歸零的做法指出「既然不讓伊朗賣石油,其他國家都別想賣」的說法已經很明顯的重複了伊朗強硬時期的「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言論。

再加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此前指出伊朗隨時準備啟動高濃度濃縮鈾計劃。對於伊朗做好「最壞」打算的準備,國際社會一點也不感到驚訝。這符合伊朗一貫以來的作風,在2016年「伊核協議」執行前,伊朗一直在受到西方打壓和制裁。長期的經濟「萎縮」美國並沒有拿到自己該需要的結果,最終在伊朗總統換屆之後,與西方達成「和解」。也催生了「伊核協議」的誕生。

從根本上講,伊朗面臨的難局,並不僅僅在於伊朗本身。在美國及其中東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等國來看,「伊核協議」雖然限制了伊朗和武器研髮腳步。但是伊朗在中東的「擴張」才是最大問題所在。從協議簽署到今天,以色列和沙特是抱怨最大的國家。十分反對「伊核協議」簽署之後,讓在經濟上為伊朗鬆綁。

伊朗難題的結局取決於三個要素,第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離不開美國的參與,那句話「地球有時候離開美國還真不好轉」。但是美國要價「太高」目前對於伊朗來說很難接受;第二,「五國會盟」國家在有限損失之後很難讓伊朗「心滿意足」。即便勉強接受,後續波動風險依然很大。鑒於中東複雜多變的局勢,牽扯因素太多。隨便一個變局,都可能讓「脆弱」的「城下會盟」分崩離析;

第三:伊朗走極端的風險依然很高,走到那一步之後,就變成了伊朗與美國的「對台戲」。按照特朗普行事風格,一旦伊朗重走核武之路。美國必然會連續不斷加重「絞殺」和「遏制」,經濟制裁大戲會連續不斷,甚至可能會出現軍事圍堵。到那時,伊朗手裡只剩下「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一張底牌可用。局勢到了那一步,必然會把沙特和以色列拖入亂局。這也是歷屆美國政府沒有把伊朗完全比如「死角」的緣故。

核子獵潛艇原創作品,沒有授權,不得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核子獵潛艇 的精彩文章:

歐盟難抗特朗普,伊朗退群差臨門一腳,波斯灣上空核雲籠罩
德拉戰火殃及戈蘭高地,以國防軍急調坦克大炮裝甲師布防

TAG:核子獵潛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