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互聯網公司境外上市潮背後:資本寒冬正在來臨

中國互聯網公司境外上市潮背後:資本寒冬正在來臨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騰訊深網(ID:qqshenwang)

文 / 薛芳 編輯 / 康曉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中國高科技企業扎堆港股上市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二級市場危機情緒正在蔓延,創業公司普遍擔心錯過此次上市時機後趕上新的資本寒冬。

這個6月,中國高科技企業境外上市的消息讓人目不暇接。

6月25日,美團點評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6月29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6月25日至28日,小米在香港公開招股……

據公開資料顯示:虎牙、B站、愛奇藝、優信、拼多多、映客、同程藝龍、寶寶樹、獵聘、優信二手車、映客、51信用卡等公司,今年要麼是已經成功境外上市,要麼是走在境外上市的路上。

德勤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香港市場IPO數量達到全球首位,有超過100家的公司完成IPO發行,相較 2017年上半年的68家公司,同比增加了49%。

不僅僅是港股的熱鬧。據媒體報道,研究機構Dealogic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已有120家公司通過在美國進行IPO,總計籌資352億美元。

為什麼高科技企業境外上市潮在2018年引爆?國內一大型投資銀行、負責香港證券業務的總裁告訴騰訊《深網》, 做投資跟農民種地差不多,種子播種後,經歷了成長期,現在莊稼成熟了就該收割了,TMT行業也是如此。

中國高科技企業扎堆港股上市潮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二級市場危機情緒正在蔓延,創業公司普遍擔心錯過此次上市時機後趕上新的資本寒冬

GIF

莊稼熟了

今年上半年的上市潮中,頗有看點的兩家獨角獸公司,一個是雷軍的小米,一個是王興的美團。

6月29日,彭博獲得的文件顯示,小米IPO定價17港元,位於17至22港元的招股區間低端。以此計算,小米估值在540億美元左右。此前小米發行價區間為17-22港元,估值區間為540-700億美元。

小米此次IPO將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1.09億股,約佔小米全球發售總量21.79億股的5%,另外95%的股份將配售給機構投資者。據香港媒體報道,小米招股前兩日被投資者取消認購約17億港元,但公開認購仍然超10倍。

從上市傳聞之初,最早傳出小米估值甚至高達2000億美元,不久外媒又傳出小米估值千億美元,然後又到七八百億美元,再到如今的540億美元。小米估值之所以爭議很大,主要分歧點在於小米是家手機硬體公司還是家互聯網公司。

但是如果根據小米招股書披露,小米更像是一家硬體公司。小米來自硬體業務的收入佔比超過九成,其中手機業務收入為805.6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70.3%;IOT與生活消費品的營收為234.4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20.5%;互聯網服務的營收94.96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8.6%。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從創立至今不足8年時間,共融資9輪,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5億美元。自小米在2014年遇到經營危機之後就再也沒有向一級市場尋求過融資。

而在小米IPO定價前四天,6月25日,美團終於遞交上市申請書,目標估值600億美金。

美團成立於2010年,美團的成長史就是不斷給自己宣布對手的歷史、拉手網、大眾點評、攜程、餓了嗎、滴滴打車,美團的無邊界擴張如火如荼。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美團有約3.2億活躍用戶,400多萬商戶。

美團招股書的披露,在收入方面,最近三年,美團分別取得了40.19億元、129.88億元、339.28億元的成績。而在虧損方面,經過調整虧損凈額後,美團在2015年-2017年的虧損數據分別為59.14億元、53.53億元、28.53億元。

美團招股書顯示,在現金儲備方面,美團2017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4億元,短期投資(理財資金)為258億元。業內人士給美團算過一筆賬,到2018年,美團賬上能用的可能只有30多億美金。而30億美金只夠它這一年用。

要麼從一級市場拿錢,要麼從二級市場上拿錢。盤點下美團的融資歷史,就會發現,這些年,美團在一級市場上的融資的額度超100億美金。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獲1000萬美元A輪投資;2011年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4年獲3億美元C輪融資;2015年獲7億美元D輪融資; 2016年美團點評合併後完成首次融資,融資額超33億美元。2017年,融資40億美金。

有投資人曾告訴騰訊《深網》,2016年美團點評合併後的首次融資,非常坎坷。當時他們曾把融資方案推薦給國內的投資人,但第一次國內的投資人並不買賬,後來他們又重新了做了融資方案,國外的投資人和國內的投資人共同投資。

此前,王興曾對上市一事頗為不屑,他在2015年就上市公開發表觀點,「誰先上市基本意味著它放棄、投降」、「上市是一件相當折騰的事情」等觀點。但現在似乎變得更容易理解。

據公開媒體報道,在此次港股IPO前,王興曾接觸軟銀尋求注資,但是沒有成功。今年早些時候,媒體曾報道,美團有意從私募基金那裡以40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30億美元,但美團後來否認。

而6月27日剛剛在美國掛牌的優信二手車,2017年初,優信完成5.1億美金融資,財報顯示,優信2017年虧損從2016年的1.6億美元擴大至2017年的2.6億美元,而這一年的營收總共為3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3月,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獲8.18億美元融資;4月,人人車獲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6月,車置寶和天天拍車先後宣布獲8億元人民幣和1億美元融資;而優信,融資記錄還停留在2017年1月。

小米、美團、還是優信二手車,還是別的高科技企業,從一級市場融資過渡到二級市場融資,就變得非常容易理解。對於其早前投資人來說,莊稼到收割期了,到二級市場融資就變成企業能選擇的路徑之一,而背後的原因是一級市場的退潮。

易凱資本CEO王冉近日向《創業家》表示:「今年下半年流入一級市場的資金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至少減少50-60%,甚至可能減少70%-80%。募資越來越難,(國內)GP們勢必開始珍惜子彈。」

GIF

扎堆境外

某大型投資銀行、負責香港證券業務的人士告訴騰訊《深網》,「主因是去年香港交易所做了很多不同的改革,同股不同權是很大的推動力。港股做出修改調整之後,如果中國公司選擇海外市場,最好的地方就是在香港。

該人士對港股做出這番解讀的語境是,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布了三十年來最重大改革——允許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這一改革將使港交所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

此前,港股被稱業界稱為,全球估值最低的市場。2015年,A股大放異彩的時候,香港的基金經理悲嘆,香港主板上市的估值,沒有A股同類公司高。因此,對境內的互聯網企業來說,赴港IPO缺乏吸引力。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上市規則改革成為境內企業赴港的催化劑和動力源。對於創業者來說,公開IPO只有三種選擇,美股的紐交所和納斯達克,港股,A股。

恰逢其時,港股的改革可謂是向境內高科技企業拋出了橄欖枝。專註於港股諮詢、智通財經的CEO張歡告訴騰訊《深網》,改革後港交所,對科技企業和醫療企業都是擁抱態勢的。

業內人士告訴騰訊《深網》,美股的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看重的科技企業,第一最好在美國有對標公司,第二最好是該業務線的龍頭老大,其在美股才能享受尊寵

今年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這家明星電商公司成立至今尚不到三年時間。拼多多成立不足3年,共融資3次,累計融資金額超過31億美元,有傳聞稱其IPO估值或高達300億美元。

在用戶數方面,根據招股書披露,拼多多截止2017年12月31日,年活躍用戶為2.45億,而阿里在2017年底分別為5.15億年度活躍用戶,從用戶活躍度上看,拼多多已經直追阿里。分析人士指出拼多多的在美股上市,對標的是阿里。

相對於港股和美股對境內科技企業的開放姿態,而A股,其嚴格的審核制,加上三年盈利的硬指標,使得很多還不盈利的高科技企業望而卻步。這是中國高科技企業境外扎堆上市的第二個原因。

「中國高科技企業扎堆港股上市潮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二級市場危機情緒蔓延、比如納指已經連續上漲十年了,市場走向可能會改變;美股和港股上市潮空前集中,今年下半年,至少150家公司在美股港股排隊。」泰合資本創始合伙人郭如意在明勢資本創業者年會上做出解讀。

為什麼創業者選擇在這個時候都集中上市呢?

「很多二級市場基金經理也表示不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家的恐慌情緒。投行們跟公司們吹風說能今年上不要明年上,能趕到7月份不要等到9月份上。所以,才有了恐慌情緒的集中爆發,大家都是被推著往前走。」郭如意解讀。

「科技企業在上市的過程中,還出現了上市公司的早期股份被拋售的事情,」郭如意接著說,「賣股份的都是早期投資人,比如某公司估值600億,500億先出點貨,先收回一些投資成本」。

郭如意指出這反映了投資人對公司上市之後的股價沒信心,的確,「破發」已經成為常態。

以優信二手車為例,在2017年1月G輪時,優信融資5.1億美元,估值約36億美元;其IPO前最後一輪融資約2.5億美元,估值約32億美元,截至6月29日,優信的市值跌至25.54億美元。

行情既然如此不好,一直估值1000億美元的小米,為何寧願接受540億美元的估值也要搭上資本市場的班車?當然,不僅僅是小米,還有美團,映客,獵聘、愛奇藝等等。

翻翻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就會有了答案。1999年,中國三大門戶趕上了美股上市的末班車,雖然遭遇了互聯網泡沫,但好歹是活了下來,而當時尚未上市的chinaren,最好的選擇只能是賣給搜狐網,多一個融資通道,就多了一重安全。

上市,往往也就跨越了企業的生死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監管新規將迫使三星人壽拋售價值160億美元三星電子股票
軟銀擬在印度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太陽能發電項目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