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兩樣東西乾隆從不離身,材質也很普通,臨終時交代嘉慶將其陪葬

這兩樣東西乾隆從不離身,材質也很普通,臨終時交代嘉慶將其陪葬

有清一代榮登皇后寶座的僅有29人,這些皇后中,以孝庄、慈禧最為出名。她們兩人在政治上都曾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因此也就有了兩個女人一部大清史的說法。但要從賢良淑德這個角度來說,另一位皇后則是真正的母儀天下,是公認的第一「賢后」,她就是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這兩樣東西乾隆從不離身,材質也很普通,臨終時交代嘉慶將其陪葬

乾隆曾經寫過一首悼亡詩懷念死去的富察氏,其中有兩句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失去了你,即使擁有三宮六院也枉然,我真心所愛的女人只有你一個。」從史料記載來看,乾隆這首詩確實是發自內心的。

富察氏是乾隆的第一位皇后,早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雍正就為他在紫禁城中舉行了隆重的婚禮,雍正和乾隆帝的生母孝聖皇后對這位兒媳都十分滿意。富察氏之所以受到公婆的喜愛不僅僅是出身高貴,而是她身上獨具的賢惠和淑德。

乾隆對自己的妻子恩愛備至,除了相貌美麗以外,乾隆對這位皇后稱讚最多的則是她的品德修養及內涵性格。在他心中皇后是完美無缺、不可超越的,他曾評價富察氏「歷觀古之賢后,蓋實無以加茲。」

這兩樣東西乾隆從不離身,材質也很普通,臨終時交代嘉慶將其陪葬

身為後宮之主,又出身名門,富察氏卻一直很節儉,常常佩戴最普通的花草最為裝飾品,金玉珠翠這些奢侈的飾物從不沾手。身為妻子,她對乾隆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盡心儘力。乾隆曾得過一場大病,經過數月調理御醫已說無礙,但富察氏還是堅持照顧乾隆,在寢宮外面侍候了百日,等到完全康復後才搬回自己的寢宮。

當然,富察氏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乾隆將她視為知己。有一次乾隆到關外巡幸,臨行前曾對富察氏說先祖創業艱難,在關外時都有個習慣,就是衣服袖口上的裝飾不是像現在這樣用金線綉制,而是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製的。

說者無心聽著有意,富察氏記住了乾隆所說的這件事,親手用鹿絨毛線縫製了一個佩囊和荷包送給乾隆,以示不忘祖先之德,這兩樣東西,乾隆後來一直帶著身邊,連死的時候還不忘將它帶入地宮陪葬。

這兩樣東西乾隆從不離身,材質也很普通,臨終時交代嘉慶將其陪葬

乾隆初年,是大清國力蒸蒸日上的時期,也是國事最繁重之時。父親雍正給他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同時也留下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雍正一朝的高壓打擊之下,很多官吏平白受冤,這些冤假錯案處理起來就要花費乾隆不少的心思。

加上即位後張廷玉、鄂爾泰勢同水火,黨爭之勢蔓延,為了妥善處理這些政務,乾隆忙的不可開交。當時,全國各地又出現旱災,儘管大清有祖制後宮不得干政,但富察氏還是一直幫助丈夫分憂解勞,與他同甘共苦。

乾隆後宮嬪妃無數,能真正明白他的只有富察氏一人,因此乾隆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功勞分給皇后一半。他曾經說:「如果我今天取得什麼成就的話,全靠皇后的幫助。」作為一個封建帝王,能說出這樣的話,無疑是對皇后的高度認可。

這兩樣東西乾隆從不離身,材質也很普通,臨終時交代嘉慶將其陪葬

或許上天嫉妒這對恩愛的夫妻,乾隆和富察氏先後生下兩個皇子都早早地夭亡了,乾隆兩次立皇后之子為太子的願望終告落空,富察氏也兩次經歷喪子之痛,不久一病不起。為了讓皇后的舒展內心的憂愁,乾隆特地為她進行了一次東巡。可能是富察氏命數所定,這次出巡竟然成了乾隆帝一生最揮之不去的痛,途中因富察氏病情加重,乾隆帝諭令返京,在濟南時富察氏病逝,享年僅37歲。

富察氏去世後,乾隆帝為她舉行了最為隆重的喪禮,他自己親自戴孝12日,眼看富察氏的梓宮葬入地宮時,一生驕傲的乾隆帝落下了悲傷的淚水。此後,乾隆又將富察氏生前的居住的寢宮保持原樣,每當思念之餘就會來到皇后的寢宮,回憶他們曾經的美好時光。

乾隆一生多次到過清東陵祭拜皇祖康熙,但每一次到了東陵他都會到皇后的陵前祭拜。都說時間能治癒一切傷心之事,可在乾隆身上似乎不靈,他五十年如一日地思念著自己的皇后,寫下了無數悼念詩。

這兩樣東西乾隆從不離身,材質也很普通,臨終時交代嘉慶將其陪葬

乾隆三十年(1765年),已是富察氏去世的第十七個年頭,乾隆南巡路過濟南特意繞道而行,並寫了這首著名的悼念詩,雖然乾隆寫詩的水平不敢恭維,但詩中的真情卻足夠感人,詩曰:

濟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家徒四壁遭悔婚,後官至兩江總督,衣錦還鄉之時女方羞愧自縊
喬致庸父子七人,個個都有官銜,其中二品頂戴花翎就佔了三個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