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孝法師談佛法與藝術:藝術也是一種修行的體驗

如孝法師談佛法與藝術:藝術也是一種修行的體驗

藝術也是一種修行的體驗

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一種修行的體驗。修行的目的不僅是去除我執,回歸本我,而且要了解生命的模式,即真心,就是古人所說的赤子情懷。一切都是從真誠中流露,反之亦然。藝術既是一種認識赤子情懷的方法,又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古人認為構成生命現象與生命意義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並稱「三才」,它體現的是一種「無我」的狀態,其中人是「三才」的精華。天、地、人聚一心,一心可以通達天、地、人。如果我們穩定的心能與宇宙同步,就會感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因而表達中我們忌諱的是造作,造作在佛法當中就叫做「有我」,而藝術是一種無心的狀態。所謂無心是指無雜染的心,無自我的、無煩惱的心。雜染、自我在佛法當中叫做妄想、執著、分別。在藝術的體驗中,我們經常會體驗到當下自己內心的困惑和干擾。比如說,你想沉澱寫些東西的時候,一心想寫好,這也是有一個「我」。

藝術的體驗是一種認識生命本體的自然,所謂的「自然之道」。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好像功夫是功夫,境界是境界。所有的有為法,最後都要上升到真理的層面。你看見一切自我的心,煩惱的心,妄想、執著、分別都是圍繞自我的。佛法也是這樣,比如唯識學,談到第七識——末那識,就是在講我執。

藝術表達的是一種對生命的感受

人類的生命特別奇妙,我們的心決定了一切。如果把我們的色身比作一部和合而成的「機器」,人心的無常就是因為它而產生。由於處處有「我」的存在,所以這部「機器」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和短板。 而「我」一旦出現,就讓人無法真實地了解外在的一切。

比如,當下的任何一件事情,如果都帶著自我去看,評價就會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事情有不同的說法、看法、做法,也是整個世界熙熙攘攘、爭爭吵吵的原因。又如,我手裡的這串念珠可以是一個計數器,但是人也賦予它審美和想像。佛法中,我們會賦予它境界。就像這串念珠,佛頭代表「佛」,線代表「法」,珠子代表「僧」。我們還會賦予它內在的含義,理解其為真實。因為它是一種真實的相應,名言會讓你獲得真實,但只是名言。問題是大家不會關注,因為緣不起來,他沒感覺。比如,有的人喜歡金子做的東西,有的人喜歡各種各樣的裝束等,每個人的著力點都不一樣。再如,我們眼睛看到的萬事萬物,實際上都不是華嚴所說的真相,對它的評價天差地別,佛法上叫做戲論、妄想、執著、分別。

實際上生活當中的每一個事情都是這樣。就像書法,我們如果能夠在每個當下如實地知道,那麼它就是一種修行的方法。當它超越了藝術的真實,反過來會滋養你的大美。這是天地遍一切處真心的融合,融合就是超越,不為萬事萬物所局限。實際上藝術也是要想表達這種生命的感受,既能夠入一切境界,又能出一切境界。(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獨立與覺醒是人生必須完成的功課
看清感受多麼不可靠,就能超越生命的困局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