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有話說之武夷山大紅袍的那些事 武夷山「諶世大紅袍」非遺傳承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茶有話說之武夷山大紅袍的那些事 武夷山「諶世大紅袍」非遺傳承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武夷岩茶產於閩北「美景甲東南」名山的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其創製年代,據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清上明制茶法》載" 。

武夷岩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已栽制茶葉,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代列為皇家貢品,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專門採制貢茶,明末清初創製了烏龍茶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茶樹生長環境命名的,如不見天、金鎖匙等;以茶樹形狀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以茶樹發芽早遲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叫作武夷茶,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武夷岩茶馳名中外,與優異的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

武夷山位於北緯27°35′-27°43′,東經117°55′-118°01′。方圓120華里,平均海拔650餘米。四周皆溪壑,與外山不相連接,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及九曲溪所組成,自成一體。岩峰聳立,秀拔奇偉,群峰連綿,翹首向東,勢如萬馬奔騰,堪為奇觀。澄碧清澈的九曲溪,縈繞其間,折為九曲十八灣。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迴轉,峰峰水抱流之貌。而沿溪兩岸,群峰倒影,盡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實為碧水丹山人間仙境。前人題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連逶迤,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輪廓。名山勝境,陶冶出岩茶的天然靈氣。

今天,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是第十個年頭。

十多年前,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大紅袍」,卻未必分得清肉桂、水仙、奇種。而現在,分清品種已經不算本事,很多岩茶茶客已開始追逐不同坑、澗的岩韻。非遺申報的成功,並不是要將武夷岩茶「封存保護」,相反,這是一個推動與進步的開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的今天,《武夷山「諶世大紅袍」非遺傳承基地舉行揭牌儀式》也將正式執行,屆時將會在國學頻道進行首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關於茶葉的「七宗最」知多少,看過的人都收藏了
沈月回應杉菜是綠茶,不過這把杉菜忘P圖,慘遭打臉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