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應該學習李嘉誠什麼?

我們應該學習李嘉誠什麼?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李嘉誠的故事,但真正以他為榜樣堅持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進的人不多。我們應該學習他什麼,李嘉誠是靠什麼才擁有了當今的財富,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勤奮好學、自立、利益共享和始終節儉。

節儉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尤其重要,要在商場上獲得成功,首先要學會處理自己的金錢,明白金錢得來不易,要好好地愛惜它、保管它,禁忌花天酒地,花個精光,否則它不會和你久處。因為金錢本身也好像有靈性似的,你不理會、不愛惜它時,它會無情地和你說分手。 我喜歡有自己比較寧靜的內心世界,因為我對物質生活沒什麼要求,我個人的生活很簡單,我吃的東西簡單到你都不相信。 如果我一個人吃飯,一般只煮一碟青菜、幾條小貓魚。最近穿著去北京的這雙鞋,其中一條飾帶爛了,我索性就剪掉它,變成一隻帶飾帶而另一隻不帶飾帶,但是照樣穿。我穿的鞋多數穿到換底。 我今天的生活水平和幾十年前相比只會差了,年輕時也有想過買點好的東西,但不久就想通了,只是強調方便,我的穿著可能比一般入還要差一點。 衣服和鞋子是什麼牌子,我都不講究。一套西裝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10雙有5雙是舊的。皮鞋壞了,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穿。我手上帶的手錶也是普通的,已經用了好多年。我這個人對生活要求並不高,簡單的生活是我的願望。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不用工作了,我還是希望過簡單的安定生活。

司馬光曾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很多人在創業初期能夠保持著節儉的作風,然而等他們小有成就之後,往往會變得不思進取,揮金如土,過上奢華的生活,他們所創造的些許財富也就快速地流失,過不了多久,他們又回到了起點。 對於李嘉誠來說,事業上的成功並沒有讓他拋棄節儉的作風,他坦言自己是喜歡節儉生活的人。「我的生活標準甚至還不如1962年的生活標準,我覺得簡樸的生活更有趣。」這並非李嘉誠在故作姿態,而是他真實的生活狀態的寫照。 1950年,李嘉誠開始創業,並創建了長江塑膠廠,由於是創業初期,人手不夠,他一個人就擔任廠長、會計、技術師傅等數種職務,他每天和工人們吃住在一起,和工人們同甘苦、共患難,一起體味創業的艱辛。 憑藉著這種節儉作風,李嘉誠的事業開始有所起色。他苦心經營,最終成為香港富,進入世界超級富豪前列,但是創業初期保持的節儉風格仍然是他的美德和習慣。 李嘉誠的西裝多是穿了很多年的舊衣服,鞋子也是如此,他不講究衣服和鞋子的牌子,只要得體、整潔、乾淨就可以。在吃飯這方面,李嘉誠給自己定的標準是一菜一湯,或者兩菜一湯。在宴請賓客的時候,他一般不會饕餮浪費,而是根據客人的人數和愛好來選擇菜肴。 李嘉誠的辦公室、會客廳裡面幾乎沒有什麼太值錢的裝飾和擺設,一個普通的皮座椅,他一坐就是20年,並且從來沒有要求更換過。 作為10餘家公司的董事長或董事,李嘉誠每年能夠拿到豐厚的董事酬金,但是他把這些錢都歸到公司的賬上,而他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多年來,李嘉誠一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他的消費水平甚至還不如打工的白領。

也許有的人會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自己賺取了財富,那麼憑著我的努力,以後金錢會源源不斷地來到我的手中,只要讓自己享樂就行,沒有必要為了給自己留足過冬的糧食而節儉。

所以說,能夠正確對待金錢的人,才能夠做到事業有成。因為他們明白錢真正的用途是什麼,他們能夠將錢用在最該用的地方上。很多人常常怕自己沒錢而被人看不起,從而打腫臉充胖子,花錢裝點面子工程,這是很沒有必要的。人們從心裡尊重的是那些物盡其用、有著正確價值觀和金錢觀的人,而懂得節儉的人,懂得剋制自己慾望的人,會擁有更多的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恆哲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恆哲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