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利益面前,那裡有什麼好人和壞人之分

利益面前,那裡有什麼好人和壞人之分

只要收益足夠大,就有人願意鋌而走險。

世間所有的選擇都是為了利益。既然有人在做好人模糊的道路上一直堅持,那麼就有人看到了其中的灰色地帶,利用灰色地帶為自己帶來實際有利的部分,進而成為了一名好人眼中的壞人。

當我還是在追求成為一個好人的時候,完全不懂得,為什麼會有哪些壞人存在,他們為什麼要成為一名壞人呢?

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完全是因為我在做好人的道路上吃了很多的虧,而看到壞人竟然比自己生活的還要好,這就動搖了我對好人的理解。可是在如何成為一個壞人的道路上我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最後的結果是看到了問題,依然解決不了問題。

在我就在要放棄自己尋找成為一名能夠過好自己精彩人生壞人的時候,找到了一個足夠我觀察分析的人,他就是我的鄰居。通過觀察他的壞人經歷,可以看到所謂的壞人只是好人為了區別別人,為自己找到的一個強大的道德武器,進而利用這個武器獲取自己追求的利益。

當我被父母教育要成為一個聽話的小孩的時候,鄰居比我大2歲的哥哥,讀書不好好讀書,和別人打架,西瓜成熟的時候,還去別人田間地頭偷西瓜吃.乾淨各種壞事。反正小孩子那個年頭能夠犯錯他都犯過了,並且當時所有的大人和小孩都一直的認為他是一個壞小孩,是一個沒有未來的人。

我聽信了家人的話,要成為一個好小孩,這樣有未來。其次就是畢竟看到他天天被他父母打,我也看著怕。所以為了有一個好的未來,我渴望成為一個好人,成為一個大家公認的好人。

現在時過境遷,我那個鄰居所謂沒有未來的壞小孩,已經是有房有車的成功人士了。相對於我來說,他比我的生活過的好不知道多少。那怎麼在小時候就教育要成為一個好人的人,怎麼反而沒有未來,可是一個壞小孩在一個開始就認為是沒有未來的人,怎麼就有了未來呢。

如果說這是命運的不公,不如說是被自己的教育所欺騙了。

如果深究下去就可以看到,其實那個所謂的好小孩和壞小孩,好人和壞人標準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這兩條道路上的利益不一樣,需要用不一樣的方式獲得,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有人根據自己的本性就選擇了自己想要的。

在面對利益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自己是不是一個好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得到這個利益,而且讓自己站在道德正確這邊收穫最大的利益。這個時候以前選擇做好人的人,在看到這部分利益有違背自己好人原則的時候,就會自動放棄,而壞人不會,這個就是壞人和好人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所採取的不同方法。

評判一個人依據好人和壞人標準根本就沒有可以操作性,並且在好人和壞人標準之間又有很大的灰色地帶,因為對利益的分析好考慮不夠清晰沒有看到本質,在面對利益選擇的時候,因認為這筆錢掙的不幹凈好人就不會掙,這個時候壞人就會掙錢。

壞人就在利益面前選擇壞人,經常如此選擇的人,大家就會一直認為他是壞人。其實這個是根據一個人過往的選擇做出了歸納總結,可是在壞人的心目中,他只有利益,如何能夠讓自己獲得利益才是他的根本選擇,不是成為一個道德上的好人,然後在去獲得利益。

當一個人在面對利益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這個時候採取行動的可能性就會變大了,進而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很多。

當我的鄰居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被壞人的名號所綁架,不是被所謂的環境要成為一個好人才會有未來這種高大上的話語給忽悠住。雖然在做壞小孩的過程中,他受到了很多的皮肉之苦,可是自己對面利益敢於行動的勇氣給鍛鍊出來了。

當擁有了勇於行動的能力後,當生活需要選擇的時候,他會不顧及別人的顏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利益。比如,很多人明明知道前幾年做小額貸款很賺錢,有些人因為從小就養成了對外在環境敏感的特性,不敢去做銷售。我那個鄰居就是在那個時間點賺錢買房買車的,他只看到自己能夠在其中賺錢,有時候顧客明明沒有貸款資格,也會想辦法幫助其貸出來錢。

如果站在好人的角度來說,他就是壞人。明明貸不出來的人,他居然偽造包裝客戶資料, 幫客戶貸出來後,收客戶的回扣。這樣的行為在好人看來完全是壞人才幹的事情,就是以好壞來評判人,所以好人一直在做好人才做的事情,這樣就錯過了很多灰色的收入。

壞人在利益面前只有自己,所以當有機會能夠掙錢的時候,就勇敢的做了。這樣的結果就是有些錢是灰色的,而想做成一些事情,真的沒有絕對的白色和黑色之分,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在灰色中件事情做成的。

利益面前壞人做了對自己有利的選擇,而好人維護了自己好人的良好內在感覺,最後的結果是感覺是維護了,可是可見的利益卻失去了。

壞人和好人的差別就在利益。

說到好人和壞人的區分標準,只是在利益當前的時候才具體體現出來,這個時候好人會拿道德來要求自己得到這部分利益,而壞人不值得擁有。好人的邏輯是,我是好人,在得到這部分利益後,會和大家分享而壞人不會,所以你們跟著我干,我不會虧待你們的。

其實在市場條件下,那裡有什麼實質的好人和壞人呀,只要市場是正確的,你要是待工人不好,工人自己就會離開了。只是好人願意用好人給予別人一個未來的好的想像而已,這樣就可以留住人了。

壞人在面對利益的時候,赤裸裸的就談我要得到多少,可能還會想著將別人那一份給佔用了。因為野心巨大,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家會防著這樣的人,最後的結果是他們也得不到多少利益,只能得到一個適合他們的利益。

壞人的存在,大部分都是虛假的好人太多,想用情感來代替金錢,最後是情感和金錢都沒有收穫得到,繼而罵對方是壞人。

如果一開始就直接言明,在利益面前大家把話題談清楚,你要多少,我要多少。這樣分蛋糕完全看個人的實力,就會用依靠情感的想法,當分的的結果不是自己滿意的時候,有就認了,不會想著一點感情都不顧。這樣既想又想的好人想法太多,最終造就了很多的壞人出現。

在生活中真正的壞人是有,可是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遇到的頻率並不會很高,因為對壞人的討厭,所有的人都防著他,最後的結果是他能夠做的壞事真的不多。

反而是生活中的好人, 在面對利益的時候,喜歡用感情套金錢,想拿感情到金錢上折現,最後是大家都是在追求好人,結果是大家誰都沒有得到滿意的。感情的標準不好評比,而心裡的期望又太高後,只能是大家都是失望的結果。

相對於壞人來說,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好人,在利益面錢大家都按著標準來,雖有怨言,可是是你自己實力不行呀。要是你實力去壞人強,壞人怎麼敢對你的利益動手呢。壞人做壞事也是要看收益的,要是你爸是馬雲,哪個壞人敢來搶你碗里的蛋糕,誰敢給你潛規則。

在利益面前,壞人做選擇也是會考慮成本的,只有在動了別人的利益之後對自己的利益沒有損失,壞人才會先採取行動,這個時候就達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換著來說,要是你的身邊有很多壞人存在,他們在侵佔你的利益,可能是你的自己太弱小了,侵佔利益後對他們沒有什麼印象。這個時候,就要考慮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實力,讓壞人知道侵佔自己的利益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而且是巨大的。壞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就會將自己伸出去的手給收回來。

從小就耳濡目染成為一個好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所以很多人在面對問題的首先會考慮道德正確性。可是道德正確性,並不能代表在利益面前的時候,你就具備解決利益分配的問題,這個時候更多靠的是個人對利益的理解和對人性的理解了。

當利益出現的時候,人就開始站隊,不管怎麼選隊,都是在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一隊。在時間上來說,有些人短期選擇做壞人只是當時利益能夠做大化。那些選擇短期利益的人,並沒有那麼的壞,留下了壞人的名聲而已。

從長遠來看,每個人都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都是在追求成為一個好人。可是在這條道路上,有很多時候,人會抵制不住誘惑,看到利益的時候,想著去佔有,這是人的本性存在。

利益最大化是人一直在追取的,只是在這著其中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一樣,最後選擇的結果也不一樣。所謂的好人和壞人沒有一個是絕對的,一旦利益的分配天平改變,可能你所看到所採用的評判人的標準就又要開始變了。

在利益面前人是善變的,這樣才讓那些看到人性,對人性有理解,並且依然做好人的人可以安然的掙自己應該掙的錢,不著急,不焦慮於機會的得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體驗 的精彩文章:

TAG:設計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