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我是個正常人

我不是葯神,我是個正常人

許久沒有和異性一起看電影,所以昨天請一個快50的姑娘看了《我不是葯神》。

在這裡推薦一篇法山叔的文章《:法律就是給予他人應得的一部分》,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搜索法山叔都有,道德和法律的關係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議題,希望法律的視角能為你帶來新的思考。

非常值得去電影院里看的一部電影,強烈推薦,雖然稱不上神作,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收穫,我在這分享我的收穫。

我的外婆,一位犀利的老太,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得了肺癌,我一度以為咳嗽能夠阻礙她的犀利,事實證明我低估了她的倔強,該啰嗦的還是要啰嗦,她自己心裡應該很清楚,所以她操心的事越來越多,更加放心不下家裡的每個人,尤其是最小的我。

外婆起初吃的進口葯1w+一瓶,一天一顆,一瓶30顆。要是她知道價格,我相信她會把一粒磕成4片吃。機緣巧合換成了印度葯,藥效相同,2K一瓶,外婆的幾個孩子輪流買,算不上什麼壓力,不過她要是知道價格,我堅信她還是會來個四等分。之後她老年痴呆越來越嚴重,忘事,忘人,還好我那時候還沒開始長高,她都記得我。在一個清明前,她平靜地離開了。上個月我午睡的時候還夢到她,我要拖她回來,結果她邊往回走,還邊嘮叨我。我也真是沒什麼良心,她在下面還得操心我。

電影里的葯一瓶將近4w,2003年的4w塊啊,也難怪瑞士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感覺靠這個賺了不少錢,雖然研製一款抗癌藥物需要極其龐大的投入,但即便在如今這個價格也不是大部分普通家庭能夠負擔的,更不用說15年前了。不是抨擊製藥公司,就是很簡單的一個念頭,要是能便宜點就好了。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里寫道:「幸福基於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壞又與健康息息相關。身體健康與卧病在床時人們對外界環境所發生的事情的感受以及看法是完全不同的......一般來說,人的幸福十有八九有賴於身心的健康。如果有了健康,往往每件事都是令人快樂的,失掉健康就失掉了快樂,普通人即使擁有偉大的心靈、快活樂觀的氣質,往往也會因為健康的喪失而黯然失色,甚至可能變質。」

樸實的話語,很多人卻只有身體出了問題後才懂。

高三畢業的時候,我可以在網吧連著通宵三個晚上總共只睡十個小時,依舊活蹦亂跳。昨天晚上我打字打到十二點困得不行就把電腦一蓋爬上床。

今天距離2017年8月22日過去了317天,也就是我戒煙第317天,中間雖然有很多放縱的時刻,在日記里為香煙的神奇功效開了好幾場傳銷大會,終歸是擺脫了這雙穿了快6年的小鞋。

回想自己大二忽然覺得肺疼,一個人跑到醫院拍片,在門口等片子的時候,那個坐立難安啊。

事後證明,肺沒啥毛病,疼是因為自己天天坐著打遊戲不活動肩膀疼,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能把肩膀疼和肺疼弄混,可能是因為我當時太瘦了吧,出了醫院之後我趕緊點上根煙壓壓驚。

總而言之,給各位的建議就是,作息規律,堅持運動,我堅持健身這麼大半年,確實受益匪淺,身體健康是你人生的基石但不是本文的重點,想知道怎麼戒煙的可以在留言里諮詢~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里告訴我們,未來的醫療技術水平提高後,窮人可能可以治好大多數疾病,而有權勢的富人已經開始向「超級人類」、「神人」邁進,修改自己的基因序列,甚至升級自己的器官。那時的窮人會比現在的窮人更幸福嗎?估摸著是不會,一副自己要被淘汰的樣子,眾生平等在疾病面前不復存在,富人壓根不會生病,他們的壽命比普通人長,甚至智力都要比我們強得多,然而這些聽起來玄幻的變化只會發生在少數人身上。那時這世上大概真就只剩一種病,叫做窮病咯。

到時候該去怪誰呢?好像一切都順理成章,合乎邏輯。

電影片尾曲里有一句歌詞,散場的時候在我頭上幹了一拳,我站著愣了好一會

「放過對錯才知道答案」原諒色

這部電影似乎並沒有打算告訴我誰是壞蛋,藥廠門口抗議的群演回想起來總覺得不夠憤怒,它壓根也沒有誰是英雄,誰對,誰錯,哪有什麼對錯?就是希望我們每個人能夠過好當下的生活。

網上有的人聽說這部電影像《斯巴達買家夜總會》,便表示興趣全無。

這樣的心態很微妙,我們正常人類比是為了將一個有些生疏的事物拉近我們的生活中,把兩者共有的特徵快速凸顯出來,比較不是推進思考的方式嗎?怎麼反倒成為了一堵圍牆呢?忽視了故事發生的環境,人物的刻畫,人群的差異,只看到了一個大概相似的梗概就否定後者的價值,我認為不可取。按照這個邏輯,那世間所有的愛情故事都一個樣,沒意思。

旁邊快50的姑娘在觀影中途驚訝地說道:「有這麼多白血病人啊!」,是啊,包括我在內很多人觀影之前連「慢粒性白血病」這種病聽都沒有聽過,這回出了部電影,能夠引起關注,那還有那麼多的疾病呢?

我們總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正常的世界,回廈門等動車的時候我在想,這麼多人,高矮胖瘦美醜,好像都是正常人,那福利院的孩子想坐動車出趟門是不是破壞了這份正常呢?可能嚇到旁人的外表,甚至在車上止不住地大哭大鬧。還好一切都正常,上述只是想像。誰會願意去接受外界事物與自己內在認知的失調呢?

不去醫院住院部走一遭你不知道你生活了這麼多年的城市竟然有如此多的家庭處在絕望邊緣,你都不敢看他們的眼睛,不到山裡頭呆幾天你還真以為希望小學充滿了希望?就像我也想像不來中東土豪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但是,大家想像的方向似乎差不多,不用去想阿拉伯王子,就想比自己好點的就行啦,姑且稱作「更好的生活」,動力十足。我只能說,哪裡好像不太對勁,十一點多了,該睡了。

看自己想看的,信自己相信的,做個正常世界的正常人,挺好。

這個碼你愛掃不掃,反正也沒幾個人掃,下一篇真明年,ov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視購物學派 的精彩文章:

TAG:電視購物學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