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鈴木 菲亞特之後,奇瑞、江淮等或將成為又一批被市場淘汰的品牌

鈴木 菲亞特之後,奇瑞、江淮等或將成為又一批被市場淘汰的品牌

史上最牛機床:最牛機床

驚艷的加工軸表演:軸的藝術

日本數控車床車削金獎作品:日本金獎

數控工作群,驚碎你的眼球:驚碎眼球

數控加工之皇冠寶座:皇冠寶座

原車可以這麼玩:玩轉原車

少兒不宜,只能晚上看:少兒不宜

來源:汽研社

6月19日,一則鈴木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傳遍了網路,消息披露,據外媒報道,鈴木正在與中國合資方長安汽車商談解散合資品牌事宜。而在數天前,二度進軍國內市場的菲亞特品牌,也有報道稱,正在考慮將退出中國市場。

無獨有偶,6月20日,我們又獲取了一份消息,濰柴英致拖欠員工工資遭拉橫幅維權,經銷商多次要求返還建店保證金無功而返。很顯然,這個誕生於造車大潮中的新生品牌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困境當中。同時,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已經顯現,中國汽車市場淘汰賽已經開始了,而且速度遠比我們想像中。

一年多以前,有諸多汽車企業大佬曾預言,中國市場將迎來一場大洗牌,有一大批汽車品牌將被市場淘汰,未來最終只會剩下5~6家。的確,現在國內的汽車品牌太多了,魚龍混雜,市場不需要也養活不了這麼多品牌。而且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有實力的在越跑越遠,市場表現越來越好,沒有實力的越來越脫離主流隊伍。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一刻會來得如此之快。

鈴木、菲亞特、濰柴英致的遭遇,共同指向的一個問題就是銷量的下滑,通過下表的銷量統計可以明顯發現,這樣的大幅下滑表現,企業已經支撐不住虧損。

不過我們今天不過多討論它們背後的原因,而是基於它們的狀況,來看看有哪些品牌將會緊隨它們之後。

沒技術、沒銷量的新興品牌將率先出局

北汽幻速

在前幾年誕生的大批新興車企中,北汽幻速當是其中走的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一個,這家成立於2014年的企業,在同年就獲得了8.4萬輛的銷量,而到了2015年,銷量更是一下激增達到了22萬輛,到了2017年1月份,成立不足三年的北汽幻速總銷量已經到了60萬輛,創建了名噪一時的幻速速度。

而在2016年達到銷量頂峰後,隨即在2017年銷量開始下跌,全年累計銷量相比2016年下跌4.1%,到了今年,在前五個月中,北汽幻速累計售出8.9萬輛,旗下車型銷量全軍覆沒,不出意外,今年將繼續下跌。

深究根源,會發現北汽幻速出現的情況絲毫不怪,儘管這幾年北汽幻速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很快,但是在核心的設計、技術等方面都沒有實質性的進步,設計還是那套脫胎於雷克薩斯的設計,動力還是那台在同排量中早已落後的1.5T發動機,而且搭載這台發動機的S6其高油耗已是「有口皆碑」,更顯尷尬的是,其整車質量也不是那麼靠譜,故障頻發且以發動機這一核心居多。

斯威汽車

斯威汽車是由鑫源控股收購早已倒閉的義大利摩托製造商SWM創立的一家汽車品牌,在成立之初,其首款車型斯威X7憑藉著高仿「寶馬」的外觀、7座的布局以及大打義大利血統的宣傳口號,上市後獲得了尚可的銷量,而隨著消費者漸漸真正了解了所謂義大利血統的來源後,銷量也逐步下滑。

並且和北汽幻速大力推新車相反,目前斯威僅有X7和由微面平台打造而來X3兩款車型,隨X7後上市的主打低價的X3也始終沒有火起來,而且對於北汽幻速來說,尚且還能有北汽集團給予一些技術支持,而背靠華晨鑫源的斯威,沒有誰能給它幫助,自己本身又實力不足,所以我們能看到,在技術等各方面,斯威都毫無建樹。

部分老牌自主也在劫難逃

江淮汽車

在自主品牌當中,江淮是一個老車企了,四年前,藉助SUV市場爆發的東風,連推數款低價主打性價比SUV的江淮獲得了快速的增長,不過這種增長卻止步於2017年,從2017年開始,江淮開始下跌並持續到今天還在繼續。

造成今天這種局面,完全在於江淮的咎由自取,2013年央視曝光江淮生鏽門事件後,引起社會一片嘩然,而後事件逐漸發酵讓江淮品牌形象大跌,甚至到今天,生鏽的問題在江淮的新車上依舊存在,並伴隨著還有發動機等大件的故障,絲毫沒有悔改之心。

與此同時,伴隨著的還有江淮的不思進取,暫且不論技術研發的短板,在最基本的設計上江淮就一直在倒退,從瑞風A6到瑞風S7都有著深深的模仿影子,而市場也給了它狠狠一巴掌。

奇瑞汽車

曾經連續9年的自主品牌銷量冠軍讓奇瑞風光無限,而現在卻已經淪落成一個被邊緣化的品牌,銷量不進反退。更糟糕的是,如果不算上捷豹路虎為其帶來的利潤的話,奇瑞汽車已經是虧損狀態了。

對於奇瑞來說,存在的問題很多,首先在技術研發上,拿不出更大排量的發動機,拿不出主動剎車、自適應巡航等主流科技配置,造不出高端車型拔高形象,其次是開始不務正業,先是打造觀致,再是凱翼、凱翼賣掉後又推出一個捷途,曾經那個大家印象里專心造車的奇瑞,現在像個資本商人了。

不過最噩待解決的是營銷問題和設計問題,在營銷上,一個最簡單的現象就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你都很少能看到有奇瑞的宣傳,而設計上的問題更為明顯,奇瑞新車的造型越來越丑已經變成眾所周知,可惜的是奇瑞一直聽不進市場的聲音,種種原因讓它已經被吉利、長安它們甩的越來越遠。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繼續這樣下去的奇瑞,出局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合資當中,起亞或將會成為繼菲亞特與鈴木之後的下一位。作為兩家韓系品牌的其中之一,起亞雖然表現不及現代,卻也算曾風光過一時。但從去年開始,起亞開始了雪崩式的下滑,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緩過來。對於起亞的狀況,我們曾有多次分析,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自主品牌的崛起了搶奪了原本屬於韓系品牌的市場,再者主流合資品牌豐田、通用、日產等價格的下探,進一步擠壓了韓系品牌的生存空間。

而與此同時,其品牌本身也存在著問題,在產品上推陳更新速度慢,定位模糊缺乏自身特質,直到今天依然還不時上演著新瓶裝舊酒戲碼想依靠低價爭搶市場導致品牌影響力進一步下降,最終陷入性價比拼不過自主、品牌拼不過主流合資的境地。伴隨著淘汰進程的推進,留給起亞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換湯不換藥的「新一代」智跑

此外,來自日本的斯巴魯或許成為退出中國市場的又一個日系品牌。作為一個小眾品牌,斯巴魯憑藉著出色的運動性能和全時四驅+水平對置發動機,有著忠實的粉絲。但是忠實的粉絲也沒有給斯巴魯帶來增長的銷量,反而從2013年的6.7萬輛開始滑落,到2017年銷量已經腰斬一半以上僅為3萬輛。

而在前不久,由斯巴魯經銷商聯名書寫的一封「致中國斯巴魯經銷商全體同仁書」被公諸網路,面對虧損的經銷商,斯巴魯只得拿出2億作為補貼,但這實際治標不治本,這一切也只因自己太作,不國產化導致錯過了中國市場的黃金期、全系進口造成居高不下的售價和車主後期維修使用成本,再加上滯後的營銷和頻發的召回事件與醜聞,伴隨著銷量進一步下滑,斯巴魯離回家也真的不遠了。

當然,以上只是我們所列舉的幾個典型性的品牌,實際上包括像華泰、昌河、東南、力帆、漢騰、四川野馬、比速以及一大批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等等都將從中國市場的汽車板塊中消失。

數年前,SUV的野蠻式生長加上消費者釋放出的強大購買力養活了大批的汽車品牌,而當整個市場進入緩增長和消費升級時代後,留給這些品牌的紅利期就已不復存在了,大家進入了一場開始拼技術、拼創新力、拼產品、拼體系的戰役當中,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下,強者更強,弱者註定只能被淘汰出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一位放棄研發的工程師:中國對技術的藐視極不正常!
世界41種坦克結構剖面圖

TAG:機械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