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江要是不招安,梁山還有別的出路嗎?

宋江要是不招安,梁山還有別的出路嗎?

相信熟讀水滸的朋友都會對宋江帶領眾兄弟歸順朝廷一節感到疑惑不解:梁山上那麼多兄弟,朝廷多次發兵進剿,幾乎是傾全國之力,最後都一敗塗地,就連國防軍總司令都被活捉上山(高俅),要不是宋江為了招安大計極力阻攔,這高俅八成就得交代在這兒了。這麼強的實力,還怕拿不下大宋這個爛攤子?咱們今天就這個問題來跟大家好好說說。

首先,就是實力上的擔憂,宋江征戰方臘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雖然最後把方臘給擒獲,可自己也付出了巨大傷亡,一百單八將只剩下36個活命的,足足損折了兩成,剩下的那些小兵就不用說了,用兩敗俱傷來形容毫不為過。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一個方臘都這麼棘手,剩下的什麼田虎王慶之類的哪個又是省油的燈?宋江要是蝸居梁山積蓄力量還可能生存下去,要是悍然稱帝,無疑會成為大宋朝廷和各路反賊的勁敵,大宋的實力雖然不怎麼樣,可幾股力量加一塊兒對付江山就夠嗆了,身為梁山的一把手,這一點宋江不會考慮不到。

再一個就是人才問題。宋江賬下人才雖多,可大多都是一勇之夫,真正讀過書的人並不多,就連自己的軍師吳用也只不過是個鄉村教書先生,連個舉人都夠不上,他哪兒來的治國之才?別的不說,就看他用的那些手段,有幾件是能夠抬上桌面來說的?這種手段要是放在亂世之中或許能夠積攢一定的實力,可要是用於治國,吳用的眼界,思想,大局觀顯然都不夠,連宋江手下的頭號大謀士都這個德行,別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咱們即便可以設想梁山能夠消滅這幾個強大的對手,也是長久不了的。

最後一點,就是宋江本身的思想局限,打從他記事開始,忠君愛國的思想就一直駐紮在心中,別說推翻朝廷沒有必然的把握,就是有,宋江的思想上也過不了這一關。他只不過是不幸生逢亂世,被逼造反,最後還是要回到朝廷當中去的。所以,打從他選擇了造反再歸順這條路之後,就已經無法回頭了,朝廷扔下來什麼他都得接著,即便是賜死,他也會記得那就千古名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宋江在死前估計也曾經想過,既然無法做到成王敗寇洗白自己的身份,那就安安生生地做個順民吧,至少還能落得個盡忠報國的名聲,不至於象方臘那樣背著反賊的帽子遺臭萬年。諸位,你們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聲聊名著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早有高人指明結局,可惜宋江沒聽明白,最後被朝廷害死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軍民如喪考妣,唯獨此人哈哈大笑

TAG:曉聲聊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