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明朝滅亡後,那令人聞名喪膽的錦衣衛就消失了,他們到底藏在哪裡

明朝滅亡後,那令人聞名喪膽的錦衣衛就消失了,他們到底藏在哪裡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撤至明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還曾收復安南,明代極盛國土面積約達一千萬平方公里。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時期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污昏庸;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

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佔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不久之後,清軍便在吳三桂的帶領下進入了山海關,由此便拉開了清朝的統治序幕。在明朝滅亡到清朝統治的整個時期,都沒有出現關於錦衣衛的消息,這是很令人費解的。要知道明朝的錦衣衛是非常龐大的機構,這個機構幾乎存在於明朝的整個時期,在當時有一個這樣的說法:緹騎四齣,大索天下。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 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錦衣衛負責偵察、緝捕的官校稱為"緹騎",由於權力缺乏限制,他們為了邀功請賞而羅織罪名,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範圍,製造的冤假錯案不勝枚舉。

另外,錦衣衛擁有特權,無形中令他們可胡作非為、貪贓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護,造成了社會的混亂不堪。所以說,明之亡於廠衛,是間接引起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但是這麼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機構為何在明朝滅亡後就消失了呢?他們到底藏到了哪裡?為何史書中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呢?事情是這樣的,據說在崇禎皇帝自縊的時候,身邊僅有一個王承恩,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並未戰死,他在明朝滅亡之時選擇帶著剩下的錦衣衛投降了李自成。

投降後的駱養性被任命為天津總督,當時錦衣衛這個組織已經被撤去了,也就沒有了錦衣衛這個稱呼,這些隨駱養性投降的前明錦衣衛就隨他去了天津,但是他這個總督僅當了幾個月清軍就入關了,清朝以他擅自迎接南明使者左懋第、陳洪範為借口,將他的官職割去了。隨後不久他便去世了,他去世之後剩下的錦衣衛也被隨之改編,自此之後錦衣衛就徹底消失在了歷史舞台中。

這位明朝最後一任錦衣衛指揮使在大明將傾之時沒有死戰保護皇帝,也沒有藏匿起來意圖東山再起,他選擇帶著手下投降了敵人,這最後的錦衣衛也就隨駱養性去了天津,成為了他的私人護衛。在當時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以這樣的結局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失去了他們最後的尊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來歷史很好看 的精彩文章:

殷商攻打東夷的背後竟然暗藏著一個令人震驚的秘密,真相顛覆認知
呂蒙殺關羽後驟然死去,傳聞他是被孫權毒殺的,歷史真相顛覆認知

TAG:原來歷史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