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宋徽宗《瑞鶴圖》:國寶華光,御筆丹青!

宋徽宗《瑞鶴圖》:國寶華光,御筆丹青!

宋徽宗趙佶《瑞鶴圖》

「一見即佳,漸看漸倦:此能品也。一見平平,漸看漸佳:此妙品也。初若艱澀格格不入,久而漸領,愈久而愈愛:此神品也,逸品也。

——傅雷《觀畫答客問》

一幅好畫,

能引得觀者一層層地去細看,

其中的快樂不僅在於

發現了畫面中隱藏的秘密,

更在於不經意間引得觀者發出

「哦,原來如此」的驚喜和讚歎。

觀者與畫者心思的契合,

彷彿是與古人跨時空的對話。

帶著這樣的心思,帶各位追逐一幅作品——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講這幅畫,不僅僅因為它別具一格的構圖,還因為他包含了一個帝王的心聲與格局。

故事發生在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的首都汴京(現河南開封)。當日正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每年的元宵節京城都要舉行長達五天五夜的盛大燈會,晚上文武百官陪著皇帝在宣德門城樓觀賞滿城燈火。

這天晚上,宋徽宗親自登上宣德門城樓與民同樂,直到很晚才高興地回宮。第二天一大早,突然有官員向他來報告,說宣德門上空出現了一幕罕見的吉祥景象。汴京宮城的端門上空突然飛來了一群仙鶴,在城樓上盤旋飛舞,爭鳴和應。整個皇城內外,官員、百姓都爭相觀望,並紛紛讚歎這是「太平盛事,吉祥之兆!」

趙佶《瑞鶴圖》

宋徽宗趕到現場,看到了這一奇觀。還見到有兩隻仙鶴落到殿脊上,竟似解人意,長鳴如訴,經時不散,後迤邐向西北方向飛去。

徽宗親睹此情此景興奮不已,認為是祥雲伴著仙禽前來帝都告瑞,乃國運興盛之預兆。回宮後立刻叫人拿來上好的細絹和精緻的筆墨顏料,以精微靈動的技藝,親自把這一奇麗的景觀用半寫生的方式畫了出來。

宋徽宗題詩、題跋、籤押

畫好之後,宋徽宗意猶未盡,又提筆以獨特的瘦金體書法記述了創作這幅畫的情景並作詩題:

清曉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來儀;

飄飄元是三山侶,兩兩還呈千歲姿。

似擬碧鸞棲寶閣,豈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吠當丹關,故使憧憧庶俗知。

御制御畫並書。

籤押:天下一人。

趙佶在題跋中講到,那一年,「忽有祥雲拂來,低映端門,眾皆昂而視之,倏有群鶴,飛鳴於空中,仍有二鶴,對止於雞尾之端(宮殿上檐),余皆翱翔,如應節奏」,過往百姓,全部叩首,感動這種祥瑞的景象。後「經時不散迤儷歸,飛西北隅散」。

這種祥瑞的景象,對於當時已經風雨搖綴的王朝來說,是多麼難得呀!趙佶用他最擅長的手法,來記載這一刻,希望給風雨中的帝國帶來真正的祥瑞。他所透露的,是帝國在最強文明時代所面臨最屈辱威脅時的氣質——莊嚴的大氣與貴族的凄涼。

細細賞來,這幅畫有很多值得我們品味的地方!

全卷欣賞

1

構圖

「經營位置」為中國畫至關重要的,細細觀賞這幅畫,鶴群與瓦頂,占畫面二與一比,殿頂是大塊與小塊幾何形;下端的宮殿雖不是畫面最主體的部分,但卻是整個畫面中面積最大的一塊平面。屋頂位於畫面下方的正中央,下端屋檐離畫兩邊的距離也基本上對等,觀之一派大家風範。同時運用界畫法將結構描畫得精緻結實,並且借縹緲浮雲把畫面拉開,使澄藍的天也完全超越上部畫面的局限。

即使後人眼裡,趙佶是一代繪畫天才,而不是個好的政治家,但天子的情懷仍是不同於畫家。藍天祥雲,群鶴翱翔,這是徽宗對於天地人合一之解。藍天之高遠,普天之下的王土,格局之大,試問誰能比呢?

2

形象

畫面中的鶴,幾乎沒有兩隻的姿態是完全相同的,其中兩隻立於殿脊之上,並呈對稱回首相望狀。右側一鶴穩立,扭頭作引頸高歌狀,與眾鶴呼應;左側一鶴則立足未穩,姿態生動,頗具動感。眾鶴呼應呈環形,圍繞著屋頂上空盤旋翱翔,神態各異,姿態優美,有的昂首仰望,有的曲頸回首,各盡其態,栩栩如生。

正如謝稚柳先生言:「《瑞鶴圖卷》,群鶴翻飛,姿態百變,無有同者,翱翔生動,筆調精英,各極其態。以鶴之大,深而為小,演而為飛翔的一群,而又靈動如生,描寫的功夫,從形而入於神。以論繪事,是尤為難能的。」

3

主題

徽宗信奉道教,以道治國, 自稱道君皇帝。《瑞鶴圖》充滿了道家的寧靜與預言。一方面,皇宮殿宇端端正正置於畫面下方,均衡對稱,留出三分之二湛藍天空,正大光遠,大氣天成,頗具皇家風範。另一方面,仙鶴有表明志向高潔、品德高尚之意,又是代表長生不死的神禽,徽宗是要通過「祥雲瑞鶴」來隱喻王朝的吉祥。

4

色彩

《瑞鶴圖》飛鶴布滿的天空,用石青色平塗,頓使玉宇澄清,映襯出白鶴的聖潔與華貴。一線屋檐結構縝密,筆致勻停,整件作品透露出一種清俊有神、細緻瀟洒的情調。畫中群鶴姿態百變,無有同者,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空中彷彿回蕩著悅耳的仙鶴齊鳴。

5

地位

徽宗一改從前花鳥構圖的常規,將花鳥與風景相結合,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

另外,《瑞鶴圖》完全就是最為經典的超現實的表現手法,這件作品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正髓,同時從畫面的角度也是超現實方法運用最為典型的作品之一,比之西方超現實主義出現早了幾百年。

然而,這樣一幅展現太平盛世、預示祥瑞之兆的作品,卻沒有給國運日漸衰敗的北宋王朝帶來任何轉機。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宋朝軍民紛紛起來抗擊金兵,金人自知無力吞下這個腐朽然而卻十分龐大的帝國,遂盡掠九十二府庫160餘年所積藏的金銀財寶、書畫珍玩等,連同徽、欽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餘人席捲北去,《瑞鶴圖》難逃悲慘命運,散落民間,不知去向。

瑞鶴圖 跋

600年後,《瑞鶴圖》竟奇蹟般現世,歸藏清內府,倍受諸帝珍愛,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璽印,並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之中。入清內府前,《瑞鶴圖》由元胡行簡、明項元汴、吳彥良等人遞藏。

1945年8月17日,末代皇帝溥儀隨身攜帶數箱珍貴書畫及珠寶玉器欲乘機逃往日本,途經瀋陽時為人民解放軍及蘇軍截獲,此批重要文物隨即被護送到東北銀行代為保管,其中就包括《瑞鶴圖》。1950年,劫後餘生的《瑞鶴圖》等一批清宮散佚書畫入藏東北博物館(即遼寧省博物館),終得安生。

「西湖一勺水,閱盡古來人」,

《瑞鶴圖》見證了中國

宋、元、明、清幾代王朝的興盛覆亡,

歷經了生死攸關世事沉浮的滄桑,

得以完整留傳,

實在是歷史的珍寶,

收藏的傳奇 。

文章來源:壹號收藏

藝術,一切皆有可能

Art,everything is possible

今日薦讀

轉載須知

無二維碼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人民藝術·生活美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6.30 一顆糖·藝術的生活展,將花植藝術融入生活美學
兩位7旬村婦從未學過畫畫,卻有200多幅作品被法國畫廊收藏,真是老厲害了!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