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崢:四輪驅動著前行的中年

徐崢:四輪驅動著前行的中年

46歲,徐崢又一次點燃了朋友圈,因為一部《我不是葯神》。

從少年到中年,他一直把情分寄托在戲裡。如今,到了這個開始感受什麼叫「力不從心」的年紀,社會、家庭、事業、自我,方方面面都需要被依靠。他不是「葯神」,無法永葆青春,但生命中的每一道年輪,都是他成長過程的真切呈現。他聰明絕頂,擅把壓力化動力,依舊馬力強勁。

導演,自我的歷練

好多人,在電影院看《我不是葯神》都淚目了。眼淚是因為電影中的折射的問題,事關個體的生死存亡;也感動於徐崢這批電影人對當下的關注。

毫無疑問,《我不是葯神》是最近的熱點:救人性命與走私仿葯,情與法之間,有時難以一語蔽之。在《我不是葯神》里,主人公程勇(徐崢飾)最後坦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同時也贏得了某種意義上的寬恕。天價的專利葯,只是一個窗口,龐大社會裡的一個細微病灶,但是通過這個窗口,這個病灶,人們能夠對這個社會寄寓更多向上、向善的期望。

若干瞬間,觀眾從徐崢扮演的角色上隱約看到一個二道販子如何想要努力轉變為一個悲天憫人的靈魂,也正因為此,微博上的「山爭哥哥」再一次紅了。有意思的是,更多的觀眾也終於搞清楚了,他名字的寫法。「很多人把我的名字的『崢』寫成金字旁的『錚』,現在大家都知道是山字旁的『崢』了。」

在這部電影中,徐崢的另一個身份是監製。徐崢自言做監製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發掘好內容、做出好作品。在劇組裡,監製的職務其實更像一個大家長,事無巨細,對徐崢而言,身份的轉變,更多地在於對自己能力上的歷練。在行業里摸爬滾打經年,徐崢希望自己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面,對一部電影作出專業的判斷,老馬識途,能給身邊的年輕導演更多實際的建議。

在《葯神》火爆之前,儘管《泰囧》《港囧》也輪番鬧猛過一陣。但徐崢一直不溫不火,更不是娛樂圈的所謂話題人物。他的微博上一直門庭冷落車馬稀,有人發現,那個時候「徐崢個人超級話題籤到僅有22人」。對於這一點,徐崢並不在意,他說自己「在平時更願意做吃瓜群眾。」看潮起潮落雲捲雲舒,內心安然,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靜心沉澱。因此,一夜之間,微博粉絲數以萬計的上升,他一樣寵辱不驚。

最近三年,《港囧》之後,徐崢除了在《大唐玄奘》里露了回臉,幾乎從大銀幕上消失了。在這之前,那部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泰囧》,讓他由喜劇演員邁入「雙十億」導演行列。在《港囧》的慶功宴上,人人推杯換盞,歡呼著票房的勝利,少有人察覺徐崢強顏賠笑,苦酒在口,他心裡知道這部電影贏了票房,輸了口碑。那晚他有點不解風情地說著《港囧》在敘事上的分裂與不足,他人只道他是謙虛。之後,徐崢真的靜下心來三年。他說,「囧」系還會繼續,只是目前尚處在劇本打磨階段。

比起票房數字的突破,他更想聽到別人稱讚:「你的電影很牛。」徐崢說,攝影、美術、演員轉型導演歷來有之,但如今想要當導演的一批人中,有的是為了融資;有的人是為了夢想,但是「導演的門檻」歸根結底是對電影藝術的認知、對好電影的共識以及對電影這門藝術的尊重。「急功近利的話,很快就能把電影拍出來,但結果一定不會理想。這兩年一直在講增速放緩,我知道這是好事兒,這意味著電影圈開始認真工作了。」

戲劇,不滅的理想

對戲,無論身為演員、導演,還是監製,徐崢從來都沒有馬虎過。他說,如果環境理想,他還是最愛演戲。

第一次演戲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上海市少年宮老師為兒童劇《考學》挑演員,挑中了徐崢,因為圓臉和眉毛耷拉的長相被分配去演小地主,跟在老地主身後鸚鵡學舌。

那一刻起,他愛上了表演,因為在別的同學做功課時,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跟著劇組到處演出。演出回來,再被簇擁著,給大家講神秘的少年宮後台,直到上課鈴響,老師過來驅散聽得津津有味的同學。他不僅演,還開始寫劇本,導戲。他把模仿春晚啞劇所寫的劇本當成作文交上去,老師批註回復:「你應該把它演出來。」第一年他一個人演,第二年他把全班組織在一起演,分配角色,布置場景,過了當「導演」的癮。

在市二中學讀高二的時候,他在《原罪》里與奚美娟飾演母子,放學後直接跑到蘭心大戲院,排練開始前,就在後台做功課。演出結束後,國家一級演員何政軍踩著自行車把他送回家。他告訴自己必須要考上上戲。受命運眷顧的少年果然順風順水地考上了,畢業後分配到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世紀90年代的話劇圈,還是相對閑散和清貧的。徐崢一面磨鍊演技,一面用年輕的眼睛張望著世界。有一天,他聽說一個比他低兩級,名叫李冰冰的上戲師妹,通過一個廣告掙了26萬元,這個在校園引起轟動的消息讓徐崢感受到了某種壓抑。後來,他就在上海國際戲劇節的小劇場藝術節上,自導自演《擁擠》,在一把椅子上表現了40分鐘的動彈不得。可惜,演出沒有人在意。於是,他決定暫時放下一腔文藝。「傳遞不出實質性的東西,只靠一種氣息和腔調,是無法影響別人的價值觀。」徐崢說,「藝術應該是一種手段,個人情緒上的那些東西,應該放到後面去。」

隨後,大家陸續看到了《春光燦爛豬八戒》《李衛當官》《瘋狂的石頭》……再到《無人區》和今天的《我不是葯神》。徐崢喜歡詮釋因人生重大抉擇而脫胎換骨的角色,「這裡面暗藏了做演員的私心,我希望我扮演的人物在開始和結尾有不一樣的轉變,他原本可能是有道德缺陷的人,但是在故事結束的時候,他做出了與以前不同的選擇。」這是角色的選擇,也是徐崢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好在他已經找到一種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去了。

間歇的,徐崢也會回來演演話劇,畢竟是夢開始的地方,他從未忘記。徐崢讓那些還在上學的小粉絲們明白,不是全天下的演員都是靠流量而活。

家庭,愛情的成就

提起話劇,上個月,徐崢的太太陶虹來上海演《四世同堂》。眾所眾知,他們也是因戲結緣,那會兒,徐崢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中演「豬八戒」,陶虹演小龍女,就戀愛結婚了。兩人相戀時,徐崢初出茅廬,而陶虹已經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嶄露頭角,還憑藉電影《黑眼睛》一舉斬獲第十八屆金雞獎影后。陶虹上朱軍的談話節目《藝術人生》,徐崢坐在台下,被稱為陶虹的丈夫。

因戲結緣,兩人的婚禮也很特別,在百老匯,他們進行了一場只有兩個人的表演——《最後一個情聖》。沒有司儀沒有儀式,一場戲劇,道盡兩人從相識到相知相守的種種,成為近似傳說的經典。婚後,陶虹鮮有接戲,2008年,兩人擁有了愛情的結晶。陶虹露面的時間,越發少了,她將大部分時間用在相夫教子上。

這麼多年過去了,神仙眷侶也已人到中年,徐崢自編一曲《中年陣線聯盟》「年輕時不曾想沒了頭髮,回到家左手鏟右手叉……」不過,當有人問陶虹對徐崢的看法,她還是會抑制不住激動說:「他是我見過最MAN的男人,我最喜歡他的就是他作為男人的那份擔當。」

《泰囧》上映的那年,主演黃渤說陶虹去探班,「隨便提點建議都讓我覺得這個女人碉堡了,比她老公架構故事的能力還強。」還有一次,在一檔綜藝節目上,她說徐崢電影里沒人演的角色,至少還有她。

娶妻如此,夫復何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畫壇兄弟陳逸飛陳逸鳴
《還珠格格》20年後依然笑傲江湖,可喜?可悲!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