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雕塑:質感的藝術

雕塑:質感的藝術

無論是石器時代,還是青銅時代,當文明誕生的時候,藝術也應運而生。而從古希臘時期開始,雕塑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示在眾人面前。

我一度非常痴迷這種古典的藝術,慢慢開始吃現代藝術這口也是不久的事情(所以寫的很多都是式微的古典藝術)。

雕塑不同於繪畫的地方,在於質感。將石頭的光澤、質地、軟硬度,對材料本身和作品的意境融合的把握,拿捏得剛剛好是最難的。

《斷臂維納斯》,由亞力山德羅斯創作於約公元前150年左右,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

這尊雕像還是盧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另外兩個為希臘化時期作者不詳的《勝利女神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斷臂的維納斯》

劃時代的作品之所以偉大,多是因為其超前性。

第一個畫普通人而非神明的畫家(達芬奇,文藝復興),第一個畫立體3D的畫家(畢加索,立體主義),第一個畫線條不像線條的畫家(康定斯基,抽象派),第一個畫光影的畫家(馬奈,印象派)。

若說他們的話繪畫難度有多高,複製畫坊的工人也不會同意——他們每周都可以臨摹好幾副梵高《向日葵》。作品的難度、逼真度,從來不是評價一幅作品優劣的標準。克林姆特哪怕用黃金畫畫,他的地位也不見得會超過畢加索(不過克林姆特的作品在當代的拍賣價格卻是很高)。

克林姆特《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

偉大的藝術家,是在受其時代的局限下,以超越時間的眼界,表達出了未來。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米開朗基羅畫像

他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的最高峰,沒有之一。

成名之後的米開朗基羅,其光芒甚至一度超過了同時代的大師達芬奇。

他用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用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畫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壁畫這裡不做詳解)。

《大衛》的表達方式是米開朗基羅最愛、最擅長的男性強壯的身體,剛勁有力、氣勢宏大,他讚美人體、力量,作品舉手投足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

《大衛》

《大衛》這尊作品又充滿了現實主義,彰顯著文藝復興作為從諸神時代到人文時代的重要跨越意義。

過去人們只畫神明,只畫耶穌、聖母,每個神的頭上都有光環,文藝復興改變了這一切。向世人昭告:再偉大的聖人,在成神之前,他首先是個人。

《哀悼基督》

1498 年,時年 23 歲的米開朗基羅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創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

取材於聖經故事: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聖母瑪麗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年輕、貌美、恬靜、典雅的少婦,默默地俯視著死去的兒子,沉思、哀悼,耶穌靜靜地躺在聖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

整座雕像肅穆氣氛,又洋溢著母愛。它大大超出了題材的限制,將生與死、痛苦與慈愛化為一體。

作品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人們不相信它出自一個如此年輕的藝術家之手,為此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而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我們在看一個作品的時候,由於地域的局限性,時常只能看到整體的輪廓卻忽略了細節,而細節往往才是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衣服的褶皺,肅穆的嘴角,手指的肌理,還有皮膚的紋路。

《哀悼基督》局部

《大衛》局部

羅丹Rodin

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

里程碑,天神。作為一位用紋理和造型來傳遞思想的現實主義大師,羅丹尤其偏愛悲壯的主題,在殘缺中尋找美,在破碎中發現光。

站在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的交界線上,《青銅時代》,高1.74米,體態非常自然,右臂高舉過頭頂、帶動全身的肌肉線條隨之起伏,身體構造非常精細和具有解剖學價值。

《青銅時代》

作品太過逼真,也為羅丹帶來了麻煩。

在展覽會上,《青銅時代》被評論界認為是用人體澆鑄而成的,羅丹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的騙子。羅丹向美術院提出抗議,美術院則派了五名組成的評審團來到羅丹的工作室。他沒有參照任何模特兒,當眾塑造了一個男性裸體,它無言地擊敗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攻擊。

但此事對羅丹震動不小,他開始思考作品的表現問題,極端近似、逼真,意味著毫無新意,且不利於表現深層的思想感情。

畢竟,如果逼真就行的話,所有的畫展都該為照相機讓路了。

此後他的作品,開始更加著重在精神層面的表達。

作為羅丹晚年的代表作,《思想者》是以往雕塑史中鮮少出現的,主題是深沉、壓力和思索的作品。它不再讚揚什麼、複製什麼,而是展示了一具痛苦蜷縮著的、被無形的壓抑籠罩的軀體,思考生命的意義。

《思想者》

後期的羅丹,開始嘗試以局部人體來表達更現實主義、更具有社會價值的思想。

《沉思》

《上帝之手》

說到喜歡以人體的局部作為作品的藝術家,還有一位是丟勒。

《祈求之手》

通過這雙手彷彿看到了這個人的一生,始終帶著愛意地勞碌、歷經滄桑。

貝尼尼Bernini

文藝復興前後,出了很多全才,除了達芬奇,還有貝尼尼。

他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築設計,除此之外他還是畫家、繪圖師、舞台設計師、煙花製造者和葬禮設計師。

人們調侃說:「上演了一出大眾戲,其中布景是他畫的,雕像是他雕的,機械是他發明的,音樂是他譜曲的,喜劇的劇本是他寫的,就連劇院也是他建造的。」

我最喜歡貝尼尼的雕塑的地方在於他對動作的瞬間捕捉,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這尊《阿波羅與達芙妮》。

描寫的是阿波羅發狂地追求達芙妮,但美麗的少女卻冷若冰霜、竭力在躲避他。達芙妮在聽到後邊阿波羅的腳步聲時,著急地向父親呼救。當阿波羅的一隻手觸及到少女的身體時,她變成了一株月桂樹。

拒絕求愛的少女,和陷入情網的神。

一切都定格在了阿波羅的手抓進達芙妮的身體,而達芙妮的手指變成樹枝、身體被樹皮覆蓋的這一個瞬間。

戲劇性的故事發展,通過瞬息萬變的運動來表達這場複雜的戀情。這件作品可以說既有古典主義的典雅,又有巴洛克藝術的運動和熱情。

貝尼尼使大理石有了生命,特別是對達芙妮的表現,她的身體有著一種濕潤和柔嫩,她的眼裡閃現出一種誘人的目光。她體態輕盈,似乎將要飄離大地。它充滿了急速的運動,而且表現了運動的過程——追逐、逃跑和變形。

阿波羅已追上達芙妮,他的手已觸及她的身體,可是就在這瞬間里他的努力已變成徒勞無功,他的急速追趕變成枉費心機,而她的逃跑也是無望的——她已開始變成月桂樹了。

在這緊湊、簡潔和並不複雜的雙人構圖中,實際上已敘述了關於阿波羅和達芙娜的全部神話——從活生生的身體變成植物的全部過程。

雕像出現後一位紅衣主教寫詩讚嘆:「迷戀的人,追趕著歡樂,這曇花一現的美色啊,他得到的只是:一個苦果,幾片落葉。」,而這首詩後來被刻在雕像的台座上。

表達同樣充滿力量的作品還有《普魯托和帕爾塞福涅》,同樣取自神話題材,冥王普魯托的狂暴和少女帕爾塞福涅的柔媚形成鮮明對比。

冥王的指節深深抓緊少女柔軟的皮膚中,這種力的衝突,強弱對比的矛盾,使得整個作品充滿了張力,還帶著一點暴力美學色彩。

現代雕塑

一直到亨利·摩爾(Henry Moore)、畢加索,當現代藝術走到今天,抽象、意識流已經是主流藝術思想,卻讓不少人有了「空子」可鑽:看不懂即藝術。

這種思想一度讓我非常困惑,也一度不太接受現代藝術。當一件作品,需要講解、闡述背景才能讓人理解它的主題,這種行為本身或許就宣告了作品的失敗。

我們期待創新,也接受新事物出現時必將引來的爭議,但現代藝術也絕不是基礎功底差、胡亂髮揮的人的遮羞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暴風與雨 的精彩文章:

TAG:暴風與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