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材:玫瑰花

中藥材:玫瑰花

藥材名稱:玫瑰花

別名:徘徊花、筆頭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採收加工:5-6月盛花期前,採摘已充分膨大但未開放的花蕾。文火烘乾或陰乾;或采後裝入紙袋,貯石灰缸內,封蓋,每年梅雨期更換新石灰。

藥用部位:花蕾

產地:全國

科:薔薇科

原植物:玫瑰

植物情況:直立灌木

高約2m。枝幹粗壯,有皮刺和刺毛,小枝密生絨毛。

羽狀複葉;葉柄 及葉軸上有絨毛及疏生小皮刺和刺毛;托葉大部附著於葉柄上;小葉5-9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2-5cm,寬1-2cm,邊緣有鈍鋸齒,質厚,上面光亮,多皺,無毛,下面蒼白色,胡柔毛及腺體,網脈顯著。

花單生或3-6朵聚生;花梗有絨毛和刺毛;花瓣5或多數;紫紅色或白色,芳香,直徑6-8cm;花柱離生,被柔毛,柱頭稍突出。

果扁球形,直徑2-2.5cm,紅色,平滑,萼片宿存。花期5-6月。果期8-9月。

玫瑰花藥材性狀:花蕾或花略呈球形、卵形或不規則團塊,直徑1.5-2cm。花托壺形或半球形,與花萼基部相連,花托無宿梗或有短宿梗。萼片5枚,披針形,黃綠色至棕綠色,伸展或向外反卷,其內表面(上表面)被細柔毛,顯凸起的中脈。花瓣5片或重瓣,廣卵圓形,多皺縮,紫紅色,少數黃棕色。雄蕊多數,黃褐色,著生於花托周圍。有多數花柱在花托口集成頭狀。體輕、質脆。香氣濃郁,味微苦、澀。

優等品以花朵大、完整、瓣厚、色紫、色澤鮮、不露蕊、香氣濃者為佳。

玫瑰花藥性:

【性味】甘、微苦,溫。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扑傷痛。

【用法用量】1.5~6g。

【貯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性味】甘、微苦,溫。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扑傷痛。

【用法用量】1.5~6g。

【貯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注意】陰虛火旺慎服。

【各家論述】

1.《本草正義》:玫瑰花,香氣最濃,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氣活血,宣通窒滯而絕無辛溫剛燥之弊,斷推氣分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為馴良者,芳香諸品,殆無其匹。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膽,辟邪惡之氣,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3.《藥性考》:行血破積,損傷瘀痛,浸酒飲。

4.《本草綱目拾遺》:和血,行血,理氣。治風痹。

5.《本草再新》: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積寒,兼能破血。

6.《隨息居飲食譜》:調中活血,舒鬱結,辟穢,和肝。釀酒可消乳癖。

7.《現代實用中藥》:用於婦人月經過多,赤白帶下及一般腸炎下痢等。

8.《山東中藥》:治肝胃氣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泄瀉,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

9.《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材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中藥材:千年健
中藥材:白屈菜

TAG:中藥材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