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暑會變瘦是真的嗎?

小暑會變瘦是真的嗎?

1.

記憶中的夏天,是蟬鳴無休無止,溫度三十五六;是扇著領口,無奈抑制不住的汗流;是午後從窗外打進屋裡的模糊光暈、電風扇發出規律的嗡嗡聲響、被挖空了瓜瓤的半塊兒大西瓜、蟬鳴青蛙叫的荷塘月色……

2.

夏至之後的幾十天,被古人形象地稱為「暑」。暑字,拆為「日」「者」。此時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是日者,是為太陽照耀的人。對這一段時間,中國的先民又將其分為小暑、大暑、處暑幾個節氣。每個節氣的物候表現並不一樣,我國民間素來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諺語。顧名思義,小暑是炎熱的開始,而大暑到達一年中炎熱的頂點。

暑期中是人們一年身體陽氣最盛的時候,但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加上勞累,也會損耗身體。所以進入盛夏,很多人的確會變瘦一些。因此,自古以來都在此時勸導人們注意休養。

3.

小暑有三候:一候溫風至,小暑時節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二候蟋蟀居壁,《詩經·七月》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就是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三候鷹始摯,在這一節氣中,老鷹也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喜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4.

在古代,暑氣是瘟疫一般神秘而可怕的事物。但是當冰箱和空調成為每個家庭的標配,夏天不再是難以忍受的煉獄,而人們對小暑和大暑的感覺卻在慢慢退化。

正是在沒有電扇和空調的漫長歲月里,炎熱夏日催生出另外的詩意。白日的蟬聲和夜晚的蟋蟀,一個用單調無聊的喧囂加劇著炎熱的難熬,一個用悠遠清澈的鳴唱提醒我們涼爽的短暫不易。不由想起童年時,夏天是當作節日一樣來過的。

5.

白天,可以整日在水裡嬉戲,黃昏時,暑熱未消,搬出小桌板凳,擺上冰鎮西瓜,夜晚的盛宴就開始了。奶奶的童謠,爺爺的故事,打動著孩子的心。在星空下,小小的人暗自思考,如何在神秘的天地間作一場奇妙的旅程。夜深人靜,不覺入眠,有歌聲自靈魂的深處湧起。

編 輯 | 頡 弋 萌

排 版 | 胡 珊 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處處有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長安處處有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