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暑到,消暑時,消暑安全要牢記

小暑到,消暑時,消暑安全要牢記

2018年7月7日

戊戌年(狗年五月廿四)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

小暑

暑,炎熱

小暑為小熱,天氣開始炎熱

消暑也成為了朋友圈最熱鬧的話題

「多喝綠豆湯」「多喝酸梅湯」

讓人眼花繚亂

但是這樣真的就能消暑了嗎

防暑措施不是千人一方,千篇一律!!!

每人個體差異不同

所以不適合所有人服用

綠豆屬於寒涼食物

四類人士不宜喝

體質寒涼不宜喝

容易腹瀉人虛脫

消化系統必受苦

經期女性不宜喝

氣血瘀滯腹更痛

體質虛弱不宜喝

腹瀉嘔吐常發生

服藥老人不宜喝

降低藥性腸胃苦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一樣的消暑方式

中醫常說一切都離不開辨證

不論是治病還是養生

所以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

選擇適合自己的消暑調養方式

夏季消暑一定要具備一定醫學常識

或者諮詢專業醫生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小暑過後,緊接著就是大暑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的階段

小暑三候

一候溫風至

大地上便不易尋得一絲涼風

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二候蟋蟀居宇

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

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八月即古夏曆小暑節氣

蟋蟀到庭院中以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

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

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始習於擊,迎殺氣也。」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兩件事

出梅、入伏

出梅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季結束

即為出梅,又稱為「斷梅」

但若小暑節氣出現打雷

梅雨又會倒轉過來,即「倒黃梅」

入伏

中國人有以伏計日法

伏即為潛伏的意思

「三伏天」中的「伏」就是指「伏邪」

這是一年中

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小暑至,伏將始

初伏為10天

中伏為10天或20天

末伏為10天

2018年「三伏天」時間

初伏(10天):7月17日到7月26日;

中伏(20天):7月27日到8月15日;

末伏(10天):8月16日到8月25日。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伏日人們食欲不振

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

餃子、涼麵與雞蛋

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記憶里的夏天,總是那麼青春俏皮

年少記憶里,最美最難忘的

還是那些年、肆無忌憚的時代

情竇初開的豆蔻年華

三五好友在籃球上揮灑著青春與汗水

球場邊是那個為你揮手吶喊的女孩

在連廊上追逐打鬧

你總是故意慢她一步

讓她覺得滿滿的幸福感

你總是假裝要把裝滿水的氣球甩向她

她也總是氣呼呼的把氣球拍在你頭上

只為聽她肆無忌憚的傻笑

曾經的她是你的全世界

現在的她有自己的世界

而你也在為了你的未來拼搏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暑日也就像一年中最青春的時日

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每日忙碌奔波

再也沒有年少的無所畏懼、肆無忌憚

但人生漫漫,夏日長長

我們也要學會

從炎炎夏日長,偷得半日涼

等一米海浪

等一抹雨雲

等一陣涼風

願你學會艷陽中等風涼

就如你腦中所想,心中雖愛

也許預之無期,但終會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葫濟堂大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葫濟堂大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