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一代帝王李世民

一代帝王李世民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作者:劉雲宏

中國古語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釋義就是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在隋朝,當時的君主昏庸無道、荒淫無道,臣子欺上瞞下、邀功請賞,把國家搞得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內憂外患,因此這個時候人民為了生存只有站起來把這艘船推翻、推倒,讓人民當家做主。

義寧元年(617年),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人鼓動自己的父親起兵反隋,這個驚動朝野的起義叫做「晉陽起兵」,然而這個年輕人今後成了開闢中國最強盛的王朝,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於公元前598年1月的李世民自幼聰慧、能文能武,這要是放在今天也算是一個年少有為的青年人,從策動父親起義到穩定大唐江山,李世民南征北戰、鞠躬盡瘁,默默無聞的中國歷史發展和大唐的繁榮立下汗馬功勞和不朽的功勛。

李世民在跟隨父親四方征戰的途中,父親曾許諾過李世民一旦江山穩定就立刻立他為太子,可是在中國封建時代大多數都是遵循「嫡系制」,意思就是立長子為王,所以江山穩定之時父親並沒有兌現諾言,而是按照中國傳統思維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可能因為李世民功高蓋世、聰慧過人再加上當時的李世民集團擁有文官武將之多,太子李建成害怕有朝一日李世民發動政變推翻他的統治,因此就聯合弟弟李元吉決定先發制人,埋伏在昆明池設伏兵刺殺秦王。然而,太子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東宮中擔任率更丞(主管計時的官員)職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買,成為李世民在東宮的眼線,因此太子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於是,秦王李世民為了自保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在玄武門埋伏以待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射殺。這就是震驚中國歷史和改變中國歷史的"玄武門之變",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手足相殘典型事件。

玄武門之變以後,秦王李世民榮登太子,父親退位後他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嚀自我剋制慾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蕩之局得以穩定下來;在軍事上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李世民是一個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的人。「親賢臣,遠小人。」當時在清理太子黨羽的時候有一個叫房玄齡的能人就被李世民認命為宰相,為李世民奠定「貞觀之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李世民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然而一切帝王將相都會有駕崩的時候,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於終南山,結束了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今天我們追憶歷史,打開李世民的一生,你會發現他對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財富和精神旗幟。

首屆「國風杯」全國原創詩歌徵稿啟事開始報名啦!

有獎徵文 主題不限 期待參與

這裡除了遠方,還有詩歌與你相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知行合一」的獨特價值
「一味愚「是一種智慧,一種境界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