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矽谷Live / 實地探訪 / 熱點探秘/ 深度探討

本文轉自:騰訊創業(ID:qqchuangye)

作者:騰訊創業編譯組

2017年冬天,國內的共享單車市場被大風徹底刮涼了。進入2018年,「共享經濟涼了」的聲音鋪天蓋地,這一曾經引爆風口的經濟模式,如今卻不被公眾看好。

但在國外,一家同樣秉持共享經濟模式的公司卻正穩步發展起來,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和共享單車不同的是,這家名為 Bird 的公司共享的是:電動滑板車。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用戶只需下載 Bird 公司的應用程序,打開後找到最近的 Bird(電動滑板車),然後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使用,使用結束後 Bird 將直接從用戶手機端中扣費 (類似於國內共享單車的模式)。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和主打「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共享單車相比,Bird 的創始人認為電動滑板車才是解決用戶「最後一公里」痛點的方法。

近日,Bird 正式宣布最新一輪 3 億美元的融資——此時距離該公司創辦還不到 18 個月。這家攜帶著共享經濟基因出生的年輕公司開拓了共享電動滑板車市場,發展迅速且穩定。這些成就既引來了行業與媒體的關注,也引來了數不勝數的疑問。

到底共享滑板車如何發展,為什麼看好它?作為 Bird 的投資人,風險投資家兼連續創業者馬克·蘇斯特(Mark Suster)對大眾對 Bird 的疑問做出了一系列解答。

Bird的估值何以達到20億美元?

在目前從 0 做到獨角獸級別的創業公司里,Bird 的成長速度是最快的,其估值數額也很大。

很多媒體都對 Bird 的高估值和成長速度存疑,但如果你親眼見證 Bird 激增的用戶需求、爆髮式的增長數據,你甚至會覺得當下 Bird 的估值相對保守。

每當有人問及 Bird 的市場佔有率,我都會這樣回答他們:在市場推廣方面,Bird 沒有花過一分錢,消費者們已經「用腳投票」了。

其實,我當初也對 Bird 的發展前景產生過懷疑。去年,當我第一次見到 Bird 滑板車在聖塔莫妮卡推出的試點服務時,我認為根本不會有人想要使用這種交通工具。

最初幾個月,我只看到零星的人群在街上用 Bird 滑板車,但其之後激增的使用量讓我驚嘆:當我在 6 層辦事處打電話時,每隔兩三分鐘就有大約 5 輛 Bird 滑板車從我眼前經過。

隨著 Bird 用戶數的穩步增長,我也開始「坐不住」了。

我騎著 Bird 去了一趟它的辦事處,懇求 Bird 創始人求特拉維斯·萬德贊登(Travis VanderZanden)接受我們的投資。Bird 的營收增速令人吃驚,已經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影響 Bird 增速的只有「供給」這一個因素。

Bird 有沒有護城河?是否有競爭對手?

Bird 到底有沒有護城河?這是很多人的疑惑。

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的是,每當一家偉大的公司或市場出現時,都會出現類似的疑問。

比如 Ring(他們用了5年就被亞馬遜以高於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Facebook 、YouTube 、Airbnb 、Uber 、Twitter 、Intagram 和其他頂尖科技創業公司等都引發過類似的擔憂。

有人說 Bird 沒有網路效應,無法實現病毒營銷,任何人都能推出共享電動滑板車服務。但我認為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原因如下:

1、資本。

率先進入市場,又極富創意的 Bird 很快就聘請到優秀的創始團隊,並且在短期內迅速融到 1.25 億美元資金。充足的彈藥讓公司能夠迅速推出服務,並設計出未來的滑板車,很多創業公司仍舊處於發展計劃的時候,Bird 已經開始盈利。

這一優勢也得以讓 Bird 隨後從美國最頂尖的一批風投那裡成功融到 3 億美元(比如紅杉資本)。資本的力量能推動公司的壯大,使公司能夠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市場佔有率越高,其它公司就越無法跟它競爭。

當共享滑板車的市場里已經出現巨頭的時候,投資方便不會再選擇那些持有相同模式的公司進行投資,因為後進的公司很難與巨頭抗衡。

現在,Bird 在共享滑板車行業中的正充當巨頭的角色。

2. 密度。

在共享滑板車領域,先發企業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其投放密度大。

如果 Bird 在一個街區投放數千輛滑板車,那麼新入行的公司就很難在缺乏資本支持的情況下,部署這項業務。此外,由於後來者的身份,他們也很難再從投資人那裡獲得更多資金。

3. 設計。

很多人設想未來的滑板車在外觀和使用感受上不會有什麼差別,就好像人們普遍認為蘋果在 2007 年發布 iPhone 之後,在未來的 10 年內手機的設計都不會有什麼改變了。

但事實上,蘋果公司在發布每一款新產品前,都已經提前規劃好了往後幾代手機的設計方案。做為先行者的 Bird 也是如此。

由於 Bird 是開啟了共享滑板車模式的先驅公司,因此他們對未來的規劃也比同行們更加早。

目前 Bird 已經規划了未來幾代的滑板車,如果競爭對手想要依靠模仿 Bird 的設計來推出服務,它必定將利用自己現有的優勢地位和充足的數據資料迅速推出新一代產品,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從而坐穩自己市場領頭羊的位置。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4. 數據。

Bird 已經在數據收集方面大幅領先。看似簡單的電動滑板車其實是一台有輪子的電腦。Bird 可以通過板載 CPU 與用戶手機之間的關聯,來收集大量的交通路徑數據,包括用戶早晨起來想在哪裡取車,晚上想在哪裡還車。

這不僅能讓 Bird 為各個城市規划出合適的庫存水平,還可以通過恰當的滑板車投放來實現利益最大化。Bird 還可以將數據提供給城市管理者,幫助他們更好地展開城市規劃。

5. 充電。

很多人都以為 Bird 會組建一個團隊,專門在晚上取回電動車進行充電。但事實上每個地方的用戶都可以給電動汽車進行充電,並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然後在早晨將其放到預先確定的地點。

一旦一座城市已經有兩三家大企業競爭,便很難再出現能夠與第一家企業相匹敵的充電網路布局。

6. 維修工。

Bird 在每個市場都組建了滑板車維修團隊。這些有技術的維修人員可以通過修理滑板車的輪子、剎車、線纜、電池、以及電子元件等工作來獲取不少的收入。

洛杉磯的政客們對 Bird 在維修行業中創造出的大量就業機會感到十分高興。他們希望有更多的科技公司能留在當地,畢竟每個市場能提供的優秀維修工數量是有限的,而大公司往往能為他們支付最高的薪酬,帶來穩定的收入,這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都有好處。

而對 Bird 來說,提早獲得優秀的維修工資源也成為了公司所擁有的一項內在優勢。

7. 電池。

目前為止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電動滑板車的供給,而 3 億美元的融資對解決這個問題很有幫助。

由於滑板車需要用電,所以每天都要充電。Bird 可以設計電池壽命更長的電動滑板車,而其他企業只能繼續優化上一代產品,所以 Bird 通過每一輛滑板車每天獲得的收入都可以更高。(聽說,洛杉磯街頭的中學生們,為了能幫 Bird 充電賺錢,已經滿大街頭地找滑板車了...)

8. 品牌。

另外一項明顯優勢其實是看似無形的「品牌」。當你思考電動滑板車這種服務時,就會想到 Bird。把你的品牌視作創新者的人越多,你的公司就越容易獲得媒體的報道,並最終成為這種服務的代名詞。

舉例來說,提到搜索引擎,你不會先想到必應;提到網路視頻,你也不會先想到 Hulu。

品牌非常重要。

Bird 如何賺錢?

在紐約的時候很多人問我如何使用 Bird 。其實很簡單。

首先,你需要下載一款 Bird 的應用,然後綁定信用卡和駕駛證信息並支付 1 美元,完成這項操作後,你就可以開始享受屬於自己的滑板車騎行體驗了。

根據這款應用,你可以搜尋到附近所有的 Bird 。只需要通過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便可以開始騎行。而 Bird 會根據每分鐘 0.15 美分的價格從你的信用卡里扣取相應費用,這意味著你如果騎10分鐘,需要1.5元。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是不是頁面跟各種共享單車很像?)

我知道它在聖塔莫妮卡的情況不錯,但真的能在其它地方成功嗎?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當年看到 Uber 時也是這麼想的。可以這麼說,共享電動滑板車已經進入了很多市場,並且都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很顯然,處在不同的地區,使用的情況也不會相同。

例如在某些地方這項服務一年到頭都有人用,而在有些地方卻只能使用 9 到 10 個月。但總的來說,這種服務的適應範圍遠比大家想像得廣泛。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這家增速最快的「獨角獸」竟然來自洛杉磯,而非舊金山。你是否意外?

並不意外。先不說洛杉磯擁有全美第二大市場和第三大科技生態系統以及增速最快的創業社區,洛杉磯本身也是交通解決方案領域的先驅城市,過去 100 年一直在高速公路、航天、火箭推進器、深水港和新航天飛行(SpaceX)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所以 Bird 創辦於洛杉磯是不足為奇的。

可以說,Bird 誕生在洛杉磯是很自然的事情。

這也是 Upfront、Greycroft 和 B Capital Global 等優秀洛杉磯基金都支持 Bird 的原因。擁有特拉維斯這種經驗豐富、能力超強的創始人,以及佩奇·克雷格(Paige Craig)這樣能力一流的本地高管,我們都相信這個團隊可以很好地執行各種策略。

為什麼不騎自行車?而是電動滑板車?

經常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步行當然很好,我自己就喜歡在聖塔莫妮卡、舊金山和紐約步行,但有的時候目的地距離1.6英里,我沒有那麼多時間進行來回。

而使用 Uber 和 Lyft 則可能堵車,況且起始點之間還沒有直達的公交線路。電動滑板車恰好可以解決這種問題。

每天,你可能依舊會乘坐當地的地鐵或輕軌系統,但電動滑板車卻可以提供完美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如果普及範圍擴大,它還能減少交通擁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當然,我也很喜歡騎自行車。但從聖塔莫妮卡的情況來看,電動滑板車在短途行程(小於 3 英里)中的效果遠好於自行車。如果你不想開車或坐公交,自行車最佳使用距離應該大於 5 英里。我經常碰到 3 分鐘內有 50 輛 Bird 駛過的情況。我預計,當電動滑板車徹底部署完成時,其它很多城市也會出現類似的場景。

消費者已經在「用腳投票」。

共享電動滑板車來了,它估值為何高達20億美金?

滑板車安全嗎?該戴頭盔嗎?

Bird 和自行車用戶都應該戴頭盔,但自行車已經徹底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所以大家對於「騎自行車卻不戴頭盔」的現象視而不見。

但共享滑板車是新生事物,因此,使用共享滑板車卻不戴頭盔更容易引發注意。Bird 已經向用戶免費提供 3 萬個頭盔,當然,Bird 不可能監控所有用戶都戴頭盔,目前為止依舊有很多人不戴。

此外,為了用戶安全,Bird 已將最高時速限制在 15 英里/小時。

總結

不可置疑的是,Bird 不僅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交通領域,同時激發了用戶和投資者的想像。這種巨大成功會吸引很多企業與之競爭,其中可能就包括 Uber,後者不可能對此坐視不理。

我看好 Bird 的前景,不僅因為它的玩法創新,也因為 Bird 團隊懂得自己需要聚焦的重點在哪裡。

在 18 個月內從 0 做到估值數十億美元,Bird 的成績已堪稱史無前例。更加罕見的是,在沒有通過付費獲取用戶的前提下,Bird 的營收也在快速增加。(編譯/長歌)

所以,你看好共享滑板車嗎?你覺得中國會不會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預測的世界盃冠軍是這支球隊!你信么?一
大數據預測的世界盃冠軍是這支球隊!你信么?二

TAG:矽谷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