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近很慌吧?深入分析幾個爆雷案例,為P2P投資指一條路!

最近很慌吧?深入分析幾個爆雷案例,為P2P投資指一條路!

網貸之家專欄頻道

700+互金意見領袖、投資達人入駐

10000+原創投稿

授權網貸之家發布

作者 | 互金跟投

據之家不完全統計,2018年6月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台63家。

隨著投資人的恐慌情緒蔓延,行業資金在6月出現快速抽離,再加上整個金融環境惡劣化,P2P行業出現了系統性流動風險,不少中小平台扛不住風險,出現了問題。

01

跟投君從這些平台裡面,重點挑出幾家經典平台,為大家分析一下爆雷原因:

(1)小灰熊金服

2018年6月4日,小灰熊金服宣布暫停平台運營。

公開資料顯示,平台成立於2017年9月,由杭州小灰熊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公司股東為汪舟和中扶華夢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官網所發標的大部分為車貸項目。

從股權分析中得知,平台的國資股東有兩個: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及對外經濟貿易部控股,並且從股權變更記錄來看,小灰熊金服在清盤前的國資股東是中軍國儲物資有限公司,所以,小灰熊金服一直自稱是「國資」背景車貸平台。

(小灰熊金服股權變更記錄)

而在平台清盤前中軍國儲選擇退出,不知道是發現了異常還是巧合,5月份進入的國資中扶貧在6月4號宣布清盤後的10幾天後,6月20日完成了股權變更退出平台,這又是一場甩鍋嗎?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軍國儲物資有限公司,對於這種XXX協會,和金融行業一點關係也沒有,這種國資背景,對於平台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投友們不要一看到有國資背景就放心投,還要看一下這個國資背景對平台是否有實際意義,還是只是平台買賣國資的把戲。

(2)唐小僧

2018年6月16日,唐小僧母公司由經偵介入,平台暴雷。

資料顯示,唐小僧由資邦元達(上海)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註冊資本26000萬元,法人陶蕾,股東為兩家公司,分別是資邦金服網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9%)、資邦(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

不過,資邦金服作為平台母公司,也是平台的控制股東,在此前卻問題多多,詳情可以自己百度一下哈。

回到平台本身,被行業稱為四大高返平台之一,目前這四大高返平台均倒下。

持續高返證明了平台的資金流向有問題,屬於龐氏騙局,並且平台在產品信息披露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更加證實了資金去向不明,銀行存管也沒上線,從方方面面來看,唐小僧在出事前就問題多多。

唐小僧除了持續返利外,其他的信息披露都沒有,銀行存管也遲遲不上線,可以看出平台的資金流向不明,無法完成一一對應,存在資金池問題,所以無法對接銀行存管。

(3)五星財富

2018年6月17日,五星財富發布清盤公告,並且給出了分12個月兌付的方案。

五星財富由深圳五星財富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註冊資本10000萬元,大股東是中房聯合集團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占股80%,屬於中房系平台。

(某標的為深圳市中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轉讓的其應收賬款)

從上文可以看到五星財富某標的應收賬款的付款方,也即是本標的的實際還款來源即為五星財富實際控制人-中房聯合集團前海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可以看到這份合同充分暴露五星財富高度涉嫌自融。

平台涉嫌自融對於平台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將投資者的資金投向風險性大的項目比如房地產,風險大壞賬率自然也高,或者進行使用到其他方面,所以自融的平台,從定義上已經偏離了P2P的定義,而從法律上也踩了非法集資的紅線。

02

以上幾個只是這次雷潮裡面的經典案例分析,從復盤裡面,我們大概就能看出在這波雷潮中,不少暴雷平台都存在的幾個共性:

(1)股東出現問題或者不靠譜

以上面分析的小灰熊為例,平台一直宣稱的國資股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其旗下不僅占股1個P2P,而是多個P2P,這種情況和當年的國資四大邪教非常類似。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不外乎兩個:1.買賣國資,平台通過掛靠在國資名下,宣稱國資入股,實際幫助不大;2.國資股東希望利用P2P為其關聯公司進行輸血。

(2)車貸行業出現問題

隨著年初的打黑,打擊暴力催收讓很多將貸後催收作為主要風控手段的平檯面臨著無法拖車了,而借款人也不還錢了,出現逾期甚至是壞賬的情況。

在車貸行業資產端整體萎縮的情況下,平台的利潤早已經無法抹平壞賬和應付虧損,於是像前沿這樣的小平台自然是扛不住這個大風大浪了。

只能宣布關閉清盤,而從官網標的披露信息來看,平台的標絕大多數是真實的,不是平台在做壞事,而是市場把這些平台淘汰了。

雖然很無奈,但是我們無法要求投資者的錢要穩住啊,相信這個行業的話。

只能說目前對於一些體量較小,而業務又是車貸的平台,大家還是謹慎一點比較好。

(3)沒有銀行存管

據統計,超過80%的6月停業及問題平台,都未上銀行存管。

沒有銀行存管的危害性,新老司機都已經很清楚了,最直接的一個危害就是沒有存管,投資者的錢直接到了平台口袋裡,就會很容易造成資金池的現象。

這種情況最容易出現在有活期的平台裡面,諸如唐小僧,聯璧金融都沒有銀行存管。

投資者的錢直接到了平台的口袋裡,要讓他們再拿出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其實,從監管要求各大平台上線銀行存管到現在已經有接近兩年的時間了。

除了之前貴州銀行宣布退出銀行存管讓一批平台不得不進行更換之外,那些想繼續留在市場的平台都已經乖乖按照監管的要求上線銀行存管了。

至於那些到現在還沒有上線的,跟投君推測無外乎兩個原因:本身有問題,銀行都不敢或者無法接入存管平台本身就已經策劃跑路了,還接什麼存管?

因此,到現在還沒有上線銀行存管的平台,就不用多想了,堅決不投,或者趕緊撤!

(4)2016年8月24日之後的平台

據統計,超過40%的6月停業及問題平台,都是在2016年8月24日之後上線的。

在《通知》裡面,有一個原則性的規定就是:在2016年8月24日後新設立的網貸平台,在這次專項整治期間基本不予備案登記。

在這個敏感時期,還會頂著大概率無法通過備案的後果上線,大家還是觀望,撤離吧。

當知道自己不可能通過備案了,跑路前撈一筆,這種情況已經很普遍。

03

從上面分析,可能不少投友都開始慌了,這麼多有問題的,究竟應該怎麼選擇平台呢?

跟投君在這裡也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1)團隊基因要和資產端匹配

現在大部分P2P平台都在自己開發資產端,對於資產端的屬性,我們可以分為線上開拓和線下開拓。

像資產端為車抵貸和房貸的,主要由線下團隊進行開拓,那很明顯就是重線下的,而且一般是大額。

因為線下找借款人的效率低,通過線下團隊找到的肯定不是借小額的,否則成本根本hold不住,不可能借1,2000都要人工實地走訪。

但如果是消費貸,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玩法。

消費貸或者說消費分期,先開發APP,然後運營推廣,找到借款人,而且一般不會大額,因為風險太大,萬一遇上騙貸呢?馬上就虧10萬,哪個老闆能受得了。

團隊基因要和資產端匹配。

如果是重線下的資產,像車貸和房貸,一般風控總監或者老闆都會從傳統金融行業出身,重執行力,重銷售技巧。

如果是重線上的資產,像消費貸(借款金額在3K-10K之間),一般老闆會在互聯網行業出身,風控總監在小貸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出身,和傳統風控會有很大差別。

消費貸的風控更講求的是模型,這種平台一般集中在北上廣深杭等互聯網相對發達的城市。

在一個三四線平台搞消費貸,根本不靠譜,因為那裡沒有這樣人才,只能搞些車貸或房貸。

(2)現階段,更看好消費貸和互聯網基因的P2P公司

原因不外乎有4個:

造假成本高

銀行存管上線後,借款人也需要開通銀行存管賬戶才能借款。

一家P2P平台如果一天發標100W,單個借款人借款3K-10K,那一天就需要幾百個身份證號碼。

如果想造假,哪裡來這麼多身份證呢?這可不是在PS照片,借款人要開通銀行存管賬戶,你能每天拿幾百張假的身份證去銀行開戶?除非銀行是傻子。

只要風控做得不是太差,基本都能賺錢

其實這能算出來,一般P2P平台,消費貸的借款名義利率是36%左右(真實利率是多少,就要看平台的良心了),資金成本在15%左右,風控做得一般,M3的壞賬率也能控制在7-8%,那中間還有10%的利潤空間。

如果有一些特殊方式或者品牌做得好,還能把資金成本控制下來,這個利潤還不止10%。

為什麼現在上市的P2P平台,像宜人貸,信而富,桔子理財,拍拍貸等等基本都是信貸平台?這些其實就是風向標。

資產端和互聯網基金結合

如果一個車貸團隊,要轉型做消費貸,能成功嗎?幾率很小。

因為大家的玩法,根本就不一樣。你讓一個車貸團隊去跑業務做銷售,成功的幾率應該還大,但讓他們去做APP,做互聯網推廣,他肯定會水土不服,無從下手。

所以,以消費貸為主的P2P平台,團隊里一定要有互聯網基因,最好老闆是從互聯網公司出身。

車貸不好做,企業貸水太深,供應鏈金融受金融環境制約

當前環境里,除了消費貸,其他都不怎麼樣。

目前,適合P2P的資產並不多,用手指都能點出來:信貸,車貸,企業貸,供應鏈金融,房貸,三農貸。

車貸,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企業貸,水太深了...自融的基本都是企業貸;

供應鏈金融,本來是很好的資產,但A股市場不好,不少以上市公司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都麻煩了,上市公司股東都爆倉了,那管得了下游企業;

房貸,幾百萬一套的房子,額度太大,P2P根本做不了,或者用殼

借款,資金流向無法保證;

三農貸,要開門店,重線下,額度還不小,和車貸的模式有點像,目前還沒跑出很成功的案例。

這樣一算下來,基本就只剩下消費貸,既有上市公司的成功案例,利潤空間也能明確。

作者:互金跟投

版權聲明:文章系作者原創作品,已授權網貸之家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並註明原作者。

來源 | 網貸之家專欄

聲明 |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

精彩爆文

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貸之家 的精彩文章:

網貸日報:6月問題P2P共52家 平台爆雷起訴擔保方?
早報:爆雷平台深度分析 房價降20%或衝擊銀行底線

TAG:網貸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