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舞台表演的認知還停留在燈光秀階段?

對舞台表演的認知還停留在燈光秀階段?

藉助AR/VR/MR,藝術內容能以非常細微精緻的手法,更豐富地表現出新鮮的東西。

正文共256612圖;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日前,Adobe在舊金山時尚中心Dogpatch區的《Minnesota Street Project》項目中,正式宣布啟動AR技術作為藝術家們的新媒介。這讓小編不禁想到了張藝謀《對話·寓言2047》中的古琴與激光,陝西碗碗腔與全息投影、機械臂等藝術與科技的碰撞與融合,顛覆了人們對舞檯燈光、舞美等表現形式的認知,讓藝術更具表現力。

《對話·寓言2047》現場表演

而隨著AR/VR/MR技術的發展,藝術與黑科技的結合,又讓傳統的歌劇、舞劇等表演形態可以有新的定義,為觀眾帶來新的演繹形式,例如AR+魔術、VR+芭蕾舞劇、VR+歌劇、MR+魔術等。正如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所言:「藝術和科學總會在山頂重逢」。談及具體案例,其實自20世紀90年代起,各種藝術形式便早已開始試探相關技術的應用可能。

不過,那也太遙遠了,今天小編就講下近年的一些典型案例吧。

AR+奧運賽事:展示亦幻亦真的智能舞台

來自日本的數字藝術家まなべ だいと(真鍋大度),很是擅長利用新媒體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現場表演。2006年,真鍋大度與齋藤精一、千葉秀憲共同創立了「Rhizomatiks」 —一家跨廣告設計、程序員、媒體藝術、作家等領域的公司。其致力於打造將藝術和科技融合的藝術項目,AR創作是業務重心。

GIF

真鍋大度的AR+藝術

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 「東京8分鐘」,真鍋大度以AR特效展示33項奧運賽事,令觀眾驚嘆。同年11月的騰訊WE大會上,其又展示了包括AR、VR等科學技與藝術結合的成果。在內容的創意元素中注入技術表現力,讓觀眾沉浸在亦幻亦真的AR+藝術的智能舞台中。

對於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的這種突破,真鍋大度接受採訪時表示:「不僅是通過技術去實現一些創意,還要思考技術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新的可能。」

AR+魔術:讓撲克也能變幻出奇秒的「魔法」世界

魔術這種藝術表演,主要是通過抓住觀眾的好奇心,製造出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而AR則可以令魔術表演的手法更炫酷、效果更強烈。

在TED演講中,美國高科技魔術師Macro Tempest,戴上AR眼鏡,用撲克牌為觀眾編織了一個可以說相當美麗的故事:用一副牌中的數字與顏色,來展示與季節、月亮公轉周期和日曆有關的一些東西。

GIF

Macro Tempest的AR魔術

Marco說,這件作品中他嘗試使用「魔法」來表現,將視頻和AR數字技術融入到作品中,投射到舞台大屏幕上的視覺效果也是實時生成的,給觀眾帶來引人入勝的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Marco 22歲時,便以「虛擬魔術師」節目獲得紐約世界魔術獎盃。

MR+魔術:欣賞「日月星辰」帶來的掌中舞

同樣是魔術,國內魔術師董亮在其《幻夢星雲》的表演中,用MR演繹了不一樣的「魔法」。依託於董亮團隊自研的具有動態捕捉功能的設備,在MR技術的助力下,觀眾看到的是:魔術師一伸手,太陽、星球、火箭、飛船等就出現在了魔術師掌中。隨著手勢的變換,「日月星辰」就如趙飛燕一樣跳起了掌中舞。

GIF

董亮的MR魔術《幻夢星雲》

其實,早在2016年的《我要上春晚》節目中,董亮還為觀眾展示過AR魔術《海洋之心》,用一副洗亂的紙牌,講述泰坦尼克號的這段故事。

「AR擴增實境」系統:讓舞台劇演員自帶「特效」

以色列劇院藝術家Sasha Kreindlin,推出了專門針對劇院的全新AR平台「ARShow」——專門用於搭配舞台劇演出的「AR擴增實境」系統。這個系統允許劇場製作人,將幻想AR元素與人物融入至現場表演,創造視覺刺激的觀眾體驗。讓在台上表演的演員們,舉手投足間自帶AR特效。

GIF

《Gulliver』s Travels》AR表演

花費15年時間為舞台劇製作視頻投影的Sasha說:「對於視頻革命,我晚了10年的時間。不希望在AR這項技術上重蹈覆轍。」

目前,該系統已經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市的Gesher劇院進行實測表演,率先用於《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遊記)等節目的演出。

VR+芭蕾舞劇:《仙媛》帶來「真實」又夢幻的體驗

由Innerspace VR創作的長達15分鐘的VR作品《仙媛》(La Peri),在2016年4月登錄HTC Vive。其用VR技術演繹著名的芭蕾舞劇,表現出了較強烈的戲劇特質和數碼藝術特質。

GIF

《仙媛》VR表演畫面

《仙媛》可以說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這個應用讓觀眾有時可以去到天寒地凍的深淵,用手柄去「奪取」永生花的王子;有時又讓觀眾覺得自己是站在舞台中央與仙女共舞的演員,被仙女用迷人的舞蹈誘惑著,困惑於是否要交還永生花。整個體驗既是圍繞一個「真實」的舞台,又顯得非常夢幻。

GIF

值得一提的是,《仙媛》中,所呈現的仙女的舞蹈,來源於芭蕾舞演員的真實舞蹈動作。

VR+歌劇:糅合《蝴蝶夫人》和《魔笛》的二次創作

格雷戈·福伯(Greg Furber)是Rewind公司的一名VR導演。在跟威爾士國家歌劇的合作中,Rewind把兩部經典的歌劇——《蝴蝶夫人》和《魔笛》製作成VR內容,即「魔法蝴蝶」。

GIF

「魔法蝴蝶」

以前看電影,一般都是和親人或朋友,一起安安靜靜地坐在小黑屋裡看完,然後討論這部電影如何如何。而注入VR技術的「魔法蝴蝶」,則讓故事開始和結束的邊界不再那麼生硬。戴上頭顯,觀眾就可以在其中「指揮和編排」角色、沉浸在音樂和歌劇場景中。

GIF

《Firebird-The Unfinished》

最後,小編不由想到了:今年5月上線Steam的VR互動短片《Firebird-The Unfinished》(未完成)。藉助VR,《未完成》不動聲色地將傳奇雕塑大師奧古斯特·落單與學徒卡米耶·克洛岱爾的故事,以非常細微精緻的手法,極具藝術性地表現出來。不過,這部非常不錯的作品,觀眾認知度顯然過低。

GIF

《Firebird-The Unfinished》

這是VR市場尚不成熟的大環境所致,不怪作品本身。不過,小編還是想說一下內容層面的東西。藝術和AR/VR/MR等科技的結合,要搬上舞台並取得不錯效果,面臨的主要挑戰仍是如何把技術轉化成藝術語言,並融入到表演中。這還涉及到一個「平衡」的問題——科技應該更好地為藝術注入靈魂,而不能顧此失彼。

小編認為,藝術和技術的跨界融合,能帶來新的審美維度,讓觀眾更沉浸、更愉悅地享受表演;同時對技術本身來說,也是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Pinea 的精彩文章:

《海盜傳奇:傀儡叛變》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讓船長的旅途不寂寞
美好的3分鐘:豬教會我們的兩個道理!你選哪個?

TAG:VRPin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