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設計師不站C位,李彥宏要讓更多開發者出道

設計師不站C位,李彥宏要讓更多開發者出道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琅琊榜》這部經典大劇,劇中有這樣一個畫面:主角梅長蘇簡單調教了三個小孩子,組成了一個神奇的陣法,結果就出乎意料的打敗了高手百里奇,讓整個江湖領略了「大師」的實力。如今,在互聯網行業越來越期待AI能力的今天,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上演了類似的一幕:猶如一位產業總設計師,面向上百萬的開發者群體開放賦能,讓開發者輕鬆獲取低門檻、便捷獲取的AI魔法手套。

正是這種近乎神奇的力量,讓剛剛過去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創造了國內同類互聯網大會的規模之最。尤其是李彥宏主題演講所在的7月4日上午,等待入場的觀眾在國家會議中心門口排起了蔚為壯觀的長龍,逼著主辦方不得不臨時限流。在大會現場,李彥宏抖出的各種AI乾貨就像魔法師永遠掏不空的帽子:量產的L4無人車、出口美國的AI落地應用、再次升級的百度AI大腦3.0、算力飆升近30倍的AI晶元崑崙……

但是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他在聆聽西藏林芝醫生介紹如何用AI鑒別寄生蟲時的自豪,以及當著8000名參會者向一群青年開發者致敬的謙卑。當他的演講以「Everyone can AI」的理想收尾時,則明確地傳遞出來這樣一個信息:相比自己站在C位,他更期待看到更多的開發者走到舞台的中央,高光出道並立足於江湖,真正引爆AI的新經濟力量。

進入AI時代,開發者擁抱開放平台將成為常態

AI是百度的核心主賽道。2017年,提及百度,人們總是和「AI」一起掛在嘴邊的。但今天,李彥宏這句「Everyone can AI」無疑將百度的AI戰略推到了一個更高的維度。從字面上就能輕鬆Get到,與凸顯自身的AI能力相比,「Everyone can AI」更強調的是賦能和傳授,對開發者及全社會輸出AI的能力模塊,讓互聯的萬物都具備感知、對話的AI的能力,推動互聯網從過去的鍵盤輸入、屏幕劃劃點點到自然交互的時代。

今年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為什麼會達到臨時限流級的火爆呢?一方面是當然是以技術為基因的百度,在AI技術和生態上有著無法忽視的號召力,百度一直以來強調的開放政策也讓很多開發者圍繞百度的平台尋找機會;另一方面是AI技術正在打開一個全新的交互世界。這個世界雖然還是架構在原來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應用生態之上,卻是真正未來的統一大入口,同樣也是開發者創造新賽道的一次難得的良機。

換句話說,對於開發者來說,AI是一個全新的時空,是徹底改變的作業流程和模式。

在過去的PC、移動互聯網時代,開發者還可以「自壘爐灶」,比如自己開發和建設網站、開發應用,通過運營和流量變現,實現業務的成長。這兩個時代,建站、開發APP尚且在開發者的能力範圍之內,最多是投入一些精力、資源和資金,但進入AI時代後,無論是語音識別及合成、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核心AI技術、演算法,還是AI晶元、物聯網、5G等感知、傳輸技術的駕馭和開發,這些遠遠超出了開發者的控制力。無論講時間、講效率,開發者擁抱開放平台都是一條更為常態的路。

AI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

提及AI技術,很多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如雲里霧裡。

其實,我們可以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來理解AI能力的重要性。比如現在我們打車需要打開手機,找到滴滴出行的App,然後點擊,輸入出發地和目的地,然後才是發起訂單,有司機接單後,等待上車出發,最後到達目的地後手動完成支付。這是一個完整的移動出行的應用場景和服務流程。但進入AI時代後會怎麼變呢?用戶直接對著手機甩一句話,後台應用直接喚醒,通過語義分析和匹配,AI大腦具備了對話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可以像人一樣思考和滿足用戶需求,直接發起訂單。

這意味著,用戶直接說一句話,所需的服務就到位了,前面所有的繁瑣步驟都可以跳過去,所有的動作、響應和匹配的過程完全交付給AI的大腦去處理。未來的AI技術將無處不在,但又看不見摸不著,卻會深刻地影響和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產品及商業形態。用李彥宏的話來講,從方向盤到客廳,AI將重構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因為「工業時代最寶貴的東西不是煤,而是蒸汽機這樣的技術革命、革新。」

李彥宏的情懷,讓所有人方便獲取AI能力

有觀點認為,進入AI時代後,百度的戰略已經深度鎖定在AI技術上。其實從本源上看,百度與李彥宏的夢想並沒有改變。過去,百度的願景是「讓所有人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如今,在AI能力重構社會、生活和工作後,這一願景就變為了讓所有人都能方便地獲取到AI能力,意味著人類將迎來一個人人有AI、人人用AI的全民AI新時代。

實際上,要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放在行業里來看,騰訊在AI技術上的投入剛剛開始,目前還看不出體系化的布局和成熟的路徑,遠不如商業和投資上更開放;阿里則喊出了1000億元建達摩院的構想,最近又開設了羅漢堂,科學大牛雲集的聲勢不俗,但目的是研究技術給社會及商業所帶來的挑戰。三者橫向對比,百度的「Everyone can AI」可能在技術儲備以及應用落地上走得更向前,在團結更多開發者力量方面想得也更清楚。

於是,在這次百度開發者大會上,已經有人給李彥宏冠以了一個新的名號——中國AI產業總設計師。百度並沒有將AI技術雪藏起來,看作是自家的私器,封閉式地打造AI王國,不僅把AI技術當做一種資源開放、共享出去,更重要的是讓掌握AI技術如同《琅琊榜》里那樣,略加點撥就能輕鬆上手、脫胎換骨。連一個根本不懂技術的藏區醫生,都可以用幾個月時間做出堪比20年行醫經驗的臨床檢測系統,還有什麼是不可以想像的?

其實百度能做到這一點,除了情懷和夢想外,與李彥宏本人有著莫大的關係。首先,李彥宏系技術出身,有著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基因,尊敬和敬畏技術賦能開發者、賦能社會的力量;其次,百度雖然在商業上沒有騰訊、阿里那樣的眼花繚亂,但技術卻是一個特別鮮明的標籤,技術上的投入每年上百億元。這讓百度在AI技術方面既能耐得住寂寞,扛得住長跑,又能始終保持在自己最擅長的賽道上。

在AI技術賦能開發者、幫助全社會上,李彥宏無疑有更多優勢看得更遠,有更大的視野。而這種跳出「商業」的限制,願意也敢於用開放的AI技術為開發者鋪路的做法,讓每一個開發者成為創新和活力因子,低門檻、腳踏實地地落實到工業界和社會毛細血管中,未來所能釋放出來的,也必定是遠大於單一企業的商業和社會價值。相比起這一點,自己是不是站在C位的高光下,已經無足輕重。

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AI時代,在社會急劇轉型升級的浪潮里,總要有人先去振臂一呼搖旗吶喊,總要有人先帶頭去推動歷史的車輪。低調、內斂、行勝於言的李彥宏自然不會說出口,但是其心裡是否也有默默的給自己鼓勁過——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 ,wh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從布局社交區塊鏈再到晶元,美圖公司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樂視?
坤鵬論:傳不到3歲的拼多多也要上市 佩服王健林王石賈躍亭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