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分析 漢密爾頓的速度秘密究竟在哪

深度分析 漢密爾頓的速度秘密究竟在哪

他是賽場上被人公認的桿位收割機,也是F1歷史上的桿位王者,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漢密爾頓如此出色的排位賽能力,我們有幸能和英國人身邊最親密的朋友展開討論,希望能一起揭開漢密爾頓的速度秘密。

能夠觀看漢密爾頓跑比賽是一種榮幸,看著他那些神奇而驚人的單圈總是令人腎上腺素飆升,在職業生涯進入第11個年頭的時候,英國人還能在F1賽車上持續施展著自身的天賦,而且這種天賦的展現還是以多種形式做到的。

漢密爾頓在排位賽中有時能夠用一圈就跑出最快成績把對手擊倒,但有的時候不會。但令人稱奇的是,英國人的單圈能力和速度轉變確實能夠在一瞬間他需要的時候爆發出來。今年澳大利亞站的排位賽就是最好的例子,漢密爾頓在最後一刻展現出了令人驚訝的速度實力。而有的時候,漢密爾頓卻必須等待,等待自己找到賽車合適的調校,等待自己找到合適的臨界點,等待自己在需要的時候撈回那之前錯失的零點幾秒,他也許就在某個重要的彎角追回了對手的時間。

尤其是在濕地情況下,這樣的賽道條件十分棘手,賽道條件不斷變化,雨水影響著視線,但漢密爾頓就能夠做出一些令人吃驚的事情。這就像在2016年的英國站一樣,漢密爾頓在主場濕地的排位賽中足足比隊友快了0.3秒,但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讓我們首先回到漢密爾頓賽車生涯的起點,那是1993年。八歲的漢密爾頓要參加一場位於赫特福德郡的卡丁車巡迴賽,那也是他第一次參加正式的卡丁車比賽。在2011-12賽季和漢密爾頓一同工作的邁凱輪車隊前運動主管薩姆-邁克爾詳細的闡述了見到漢密爾頓跑比賽時的第一印象。

「其實F1車手和眾多的其他賽事車手或者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來自於淺意識,而非意識,他的反應時間,對於賽車的操控和油門感覺完全進入了一種不尋常的狀態,許多人把它叫做不思考狀態或者純粹的肌肉記憶。

如果你問漢密爾頓,你在轉向時你的腦部思考和手腳動作能夠完全協調嗎?答案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做到可能的人也不存在,因為在高強度的比賽環境下,這一切的發生時間應該都在0.1秒上下。這一切的發生完全取決於自身的駕駛習慣和勤學苦練。

薩姆-邁克爾在這裡舉出了Malcolm Gladwell撰寫的文章《1萬小時法則》文章的大意就是說,任何一個人如果能夠在自己熟知或者熱衷的領域達到傑出或者超群的程度都要完成1萬小時的練習,雖然對於這個看法有不少的爭論,因為自然的天賦確實存在,這存在於對機械的感覺,抗壓能力、心理建設能力、決心、自我進化的能力等等,但勤學苦練確實是不可缺少的。

前F1車手,邁凱倫車隊長期儲備車手德拉羅薩在2007年就對漢密爾頓的超人天賦早有發現,當然這樣的天賦也存在於他當年的隊友阿隆索身上。

德拉羅薩說:「在年輕時的自我錘鍊是非常必要的,但有的時候錘鍊是不夠的,因為你還要獲得更高的水平」。你確實要努力工作1萬個小時,德拉羅薩同意了上文的觀點,但很多人都是在五六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賽車,所以你需要一種類似於把自己逼到極限的天賦,直到十五六歲的時候,你會拷問自己,究竟在不在那個水平線上,究竟是不是干這個工作的料。但在十五六歲之前的十年左右時間你都需要努力工作,所以我認為十五六歲是一個非常重要也是最出成績的時段。

其實賽車就跟講一門語言差不多,我在西班牙的一些朋友都是十五六歲的時候搬到西班牙去的,他們都是德國人,現在已經50多歲了,但依舊講著西班牙語,不管是母語還是英語你都能從他們口中聽到非常濃重的德國口音,這樣的情況也會在你開賽車的時候發生,這就是一種錘鍊和習慣。

作為一個孩子,你必須要多多練習開車,不管你的天賦如何,總會有些比賽,你跑得並不理想,也不是盡善盡美的能夠展現天賦,但到現在來看阿隆索和漢密爾頓的天賦非常接近,所以他們依然是圍場中的翹楚,即使二人的年紀已經不再年輕了。但為什麼漢密爾頓就能那麼快呢?邁克爾說:「你要看一個車手的極限狀態,當每一個車手都能比其他人快個半秒到一秒的時候,那一定是有一些特別的東西。漢密爾頓幾乎是在每一個彎角都極限的剎車進彎,而且為了最大速度的進彎,他在彎中的調整也要比其他車手多,但他的這個動作都是必要且非常精準的,很多人都能夠在賽道上跑的快,但可能只有一兩個車手能夠找到最快的一條線,當然這樣的完美線路並不是每條賽道都有,所以我們的分析存在一些個例的狀況。

漢密爾頓的兒時好友,同樣在2016年拿到世界冠軍的羅斯伯格回憶說:「漢密爾頓在剎車方面的天賦是超群的,他有著非常非常棒的天賦,也是個非常棒的車手,所以有些人總是覺得在排位賽贏漢密爾頓就是能夠讓自己開心很久的一件事情了。而漢米爾頓最主要的天賦就在於剎車的判斷上,他總能夠在那些極端且關鍵的時刻跑出最好的表現,而正是剎車時機的不同讓漢密爾頓拿下了那極為關鍵的零點幾秒,而這零點幾秒就是用來決勝的。

轉向過度和轉向不足這屬於賽車特性,這跟剎車點的選擇和本能反應是不一樣的,轉向過度和不足相對容易糾正,但剎車點的反應純靠本能。一般人也是難察覺到,那幾米的誤差所帶來的剎車點不同,但漢密爾頓就能夠察覺到,如果大腦中的預案和反應足夠快的話,這幾米的距離就能夠給你帶來巨大的優勢,漢密爾頓在這一方面的表現是令人吃驚的。

德拉羅薩補充說:「漢密爾頓在剎車方面的天賦是超群的,尤其是在進彎速度上的差別,讓他領先於眾多車手,英國人總是能夠帶著更高的速度進彎而且他一個習慣保持的很好,那就是他絕對不會多踩一腳無用的剎車。而且他這種半滑行器彎的方式,能夠讓賽車更聽話更平穩的入彎,這就是他與眾人不同的地方。

但千萬不要把這個動作就理解為晚剎車,因為任何人都有能力做出晚剎車的動作,但能否抓住彎心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漢密爾頓跟大家不同的地方是,他能夠即使在儘力晚剎車的情況下還能夠抓住彎心,讓賽車滑行著以最大的速度進彎,而且出彎時稍微帶一點漂移更好的指向出彎點。這些動作難的地方就在於,你不是要單單的在一個計時點這麼做,而是在幾乎每一圈都這麼做,而且在同時你還要控制好出彎的角度速度和加減擋,所以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本事,這跟大家腦海中想的帶更高速度進彎幾乎不剎車有本質的不同。

漢密爾頓在低下壓力的賽道跑得尤其瘋狂。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和義大利的蒙扎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非常高速度下大力剎車的時候,他能夠非常明確的感知到輪胎,並讓後輪做出輕微的動力滑胎動作,讓賽車更好的駛入彎角。這項技術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可能是一種純粹的駕駛感覺,讓英國人更好的更好的感知輪胎。當前輪就處於極限抓地力和丟失抓地的臨界點時,漢密爾頓明白如何調整剎車,這只是一種純粹的感覺,我相信漢密爾頓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動作是怎麼做出來的,也許只是憑藉車感讓輪胎來回的滑動。

當輪胎處在失去抓地力的邊緣,他知道稍微早一點剎車,並將原有的彎中速度儘可能保持住。這能讓他再次做出完美的過彎動作,然後當一切恢復正常時,英國人就能恢復原來的操作習慣,這也只是輕微的操作改變和剎車管理技能,但這樣的動作確實讓漢密爾頓在彎中很難被追上。這件事情真的難以琢磨,因為一般情況下剎車的差異是最小的,這樣其他人都可以模仿,但這是不可能的。

薩姆-邁克爾繼續說:「每輛賽車在達到極限時都會在入彎角時過度轉向,因此在這種狀態下跑排位賽是一個車手的基本要求,任何車手都能夠控制好過度轉向的賽車。但有些車手的反應時間是不一樣的,這根天賦和大腦的感測有關,一些的東西可能出生就有,一些東西可以通過後天練習來彌補。

這一切都歸功於他在身體機能和反應練習上所花的大量時間,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人的大腦反應時間比一些常人要快很多,有些人可能覺得沒有什麼差別,但如果一個人能夠比其他人早0.3秒作出決定,那他就會有巨大的優勢這種優勢不單單體現在圈速上,而是體現在那種一錘定音的關鍵時刻。

假設現在是排位賽的最後一圈,一般人可能覺得那快出來的零點幾秒是怎麼拿出來的?但實際上,那正是由於那早前的零點幾秒為他評估了多種可能,比如說,我是否能在這個地方再快一點,是否要多打一點方向盤的角度,剎車要在哪裡再調一調,油門可不可以再給大一點等等,可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漢密爾頓已經做出了四五種的預案。

但正如德拉羅薩所說,這樣的駕駛風格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輪胎磨損過度,或者對於輪胎溫度十分敏感,因為駕駛風格的關係,漢密爾頓往往更容易比其他人多的遭到輪胎過熱或者顆粒化的情況。因為他的自身風格就是偏向激進系的,他的攻擊動作也要比別人多一些,有些人可能在嘗試中發生了打滑,或者錯過彎心但漢密爾頓就跑得十分自然這也是一種特別的能力吧。

上述提到的一些情況,似乎根本賽季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這讓漢密爾頓在本賽季的早期一些比賽中非常掙扎。德羅薩說:「倍耐力的輪胎對於溫度和賽道條件以及顆粒化的情況越發敏感。當你做滑行出彎動作的時候,抓地力只會越來越小,因為本賽季的輪胎更軟,對工作窗口也更加敏感,這讓輪胎保持在峰值的時間越來越短,漢密爾頓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拖累。他可能在排位賽中跑得還不錯,但在正賽中漢密爾頓必須克制自己的駕駛風格。

但在另一方面,當其他車手的輪胎不能夠進入工作狀況或者換另一配方的輪胎,跑不出速度時,漢密爾頓卻不存在這樣的狀況。當你看到在濕地比賽時一些車手的輪胎無法達到工作溫度,但他卻越跑越快,而通常一些車手需要兩三圈升溫的輪胎他可能用一圈就好了,而且漢密爾頓也要比其他的賽道上的所有人更喜歡用硬胎,這能夠讓他跑得更久也獲得更多的抓地力。

但漢密爾頓還有一個殺手鐧,這個殺手鐧讓許多都非常難戰勝他,這就是對新賽道的學習能力和對複雜環境的適應能力。邁凱輪的長期儲備車手,DTM冠軍加里-帕菲特就親眼目睹過漢密爾頓的神跡。

這是一個在準備2009年阿布扎比站時的小故事。帕菲特說:「我們在模擬器上會連跑好幾天,每一天都會設置一個目標圈速然後一直練習,然後漢密爾頓就來了。然後他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條賽道的第一個彎角是左還是右?我當時覺得非常好笑,因為他竟然在沒有看過賽道圖的情況下就直接上車練習,然後他只用了三圈的時間就跑到大概我們的目標圈速,而且越來越快。

然後他就告訴我們來怎麼調車和如何攻克賽道,當時我是一臉驚愕的,因為我沒有想到他能夠在三圈的時間就跑到那樣的圈速,雖然他自己都不知道賽道的第一個彎是左還是右,

帕菲特總結說:「漢密爾頓無疑有巨大的天賦,但他依然努力工作,我們把他所取得的成就全部歸於天賦和運氣是不公平的,他從小就跟隨父親一起工作,旅行,跑比賽,他在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水準,但他顯然一直在努力尋找自己的更高極限,但如果沒有天賦的加持漢密爾頓就不再是漢密爾頓了,這是一種混合的特質。但作為一個車手你總是想擁有漢密爾頓身上的某些特點,有的時候你甚至會嫉妒,因為我真的想擁有那種天賦,世界上的極少數人應該明白擁有那種天賦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來文化 的精彩文章:

頻頻遭遇事故退賽 哈特利真的只是因為運氣不好?
F1英國大獎賽數據前瞻

TAG:利來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