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藥害?大戶400畝水稻新葉嚴重褪綠髮黃

藥害?大戶400畝水稻新葉嚴重褪綠髮黃

摘要近期各地有不少田塊的機插稻、直播稻出現不同程度新葉褪綠髮黃、發白等癥狀。不少田塊稻苗受害和顯症時間與施用除草劑時間吻合。是除草劑藥害,還是有其他原因?本文或許對相關問題的田間診斷有一定幫助。

網友和風細雨7月7日發微信:漣水一種田大戶有400畝水稻,現在出現大面積發黃現象。諮詢了一些技術人員,有人說是藥害,有人說是肥害。請你看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用什麼方法救得過來。

水清:田裡新葉發黃的,除了稻苗,是否還有稗草等禾本科草?此前7~10天,有沒有打過除草劑,打了什麼除草劑?是不是五氟磺草胺?

和風細雨:有100多畝前期用丁草胺封閉處理過,其餘200多畝沒用藥,現在苗都黃。

水清:有沒有用過葯,一是聽農戶說,二是看田裡的草。主要看田裡的草。如果草有除草劑藥害癥狀,根據這些癥狀及殺草譜等,可以大致判斷用了什麼葯。上述田塊如果近期沒有用藥,田裡全是稻苗,出苗密度很高,種子沒有問題。

和風細雨:不是種子問題,出苗很好,苗都好大了。

水清:這些田,有沒有鹽鹼?有沒有可能灌過鹽鹼含量高的水?

和風細雨:才平整的田。是不是有鹽鹼危害不清楚。

水清:從這張圖片看,右側黃苗有地中莖,應是旱直播稻,播種較深,出苗期田土偏干、暄松,或是播在大土塊縫隙深處,芽苗期上胚軸拉長,形成地中莖,同時把基部葉節送到近地面;出苗後生長基本正常,第二葉葉鞘較長,葉枕距應該也較長(第一葉被剝掉了,比照左側青苗第二葉葉枕高度相近,因此這樣推斷)。第三葉葉枕距較長,而青苗(播種深度正常)第三葉葉枕距回縮,可能的原因是稻苗2葉1心期田間偏干,播種深度正常的苗根系分布較淺,吸水力弱,生長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播種較深的苗(右側黃苗),初生根系能吸收到土壤深層的水分,生長基本不受抑制。黃苗第四葉葉枕距回縮,最遲在該葉葉鞘伸長期受到了致害因素的影響。而青苗第四葉葉枕距加長,恢復正常生長。

這一張照片,稻苗播種深度正常,沒有地中莖,苗前期生長也正常。左側小苗直到第四葉葉鞘基本完全抽出時,仍生長正常。第五葉新葉生長嚴重受阻,葉片嚴重褪綠髮黃,一直沒有恢復。右側大苗第四葉葉枕距回縮,第五葉葉尖發黃,隨後抽生的葉片也嚴重褪綠髮黃。這株苗應該出苗較早,前期生長勢較強、出葉較快,苗有分櫱發生,說明致害因素出現之前苗已開始萌生分櫱(因葉片聚在一起,不太好判斷分櫱是從哪個葉節位發生的,應是在第二葉節位發生的)。分櫱長出的新葉,也同步出現褪綠的現象。苗株初生根尖端生長受阻,隨後長出很多小根,這些小根生長也受阻,形成試管刷一樣的根系。根系受損,吸收肥水的能力減弱,晴熱天稻苗生理性缺水,致基部葉片提早黃枯。

圖片中箭頭所指的粗白根,如果沒有拔斷,應是近期長出的。

和風細雨:這兩張照片分得開一些,可能要好看一點。

水清:照片中有部分秧苗心葉開始轉綠,秧苗有望較快恢復生長。

總體看,葉齡中等的稻苗,前期生長正常,初生的3張葉片葉枕距正常。第四葉葉鞘伸長期(第五葉葉片生長期)稻苗受到突發性致害因素影響,致新葉生長受阻,葉綠素合成減少,葉色嚴重褪綠髮黃。第四葉葉枕距略有回縮,第五葉葉枕距有的為負值。秧苗3葉期即將發生分櫱的時候受害,分櫱發生受到影響,目前單株沒有分櫱發生。稻苗受害時間持續2個葉齡期。

突發致害因素出現的時間距拍照近2個葉齡期,10天左右。可以排查此時是否曾有不當管理。

致害因素可能是灌了含鹽鹼的水。鹽鹼進田,一方面使稻苗當時剛發生的次生根根尖受損,最終形成試管刷狀根系,稻苗地上部生長也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使土壤中鐵、銅、鋅等營養元素由水溶性較好、可被稻根吸收的有效態,變成了不易溶於水、不能被稻根吸收利用的無效態。這些元素是稻苗形成葉綠素所必需的,特別是鐵,不能從老葉中轉移到新葉,根系不能吸收時容易造成稻苗新葉褪綠黃化,而老葉仍保持青綠。

另一種可能的致害因素,是五氟磺草胺等除草劑藥害。水稻3葉期前後正是莖葉處理除草適期,與稻苗受害時間吻合。此時施藥不當,有可能使稻苗新葉黃化,出現類似癥狀。如果田裡當時確實沒有用過這些除草劑,則可排除這一因素。另外,除草劑藥害,在田間常有其特定的分布規律,一般會沿施藥路線,出現輕重不等的藥害癥狀,因為打葯總是不可能那麼均勻,施藥多的地方癥狀會重一點,施藥少的地方癥狀會輕一點,而且常沿打葯路線呈條帶、點片狀分布。從田間情況看,受害稻苗在田間均勻分布,受害程度大致相仿,藥害的可能性較小。另外,從目前情況看,致害因素是一過性的,目前稻苗有大量新根發生且生長正常。

灌水不當的可能性比較大。2011年,也是在相似的時間,東海縣某鄉鎮曾發生過類似情況。當年也像今年這樣,直播稻播種後一直偏干,直播稻3葉期前後莖葉處理後建立水層時,部分處於河溝末端的田塊灌入了鹽鹼度偏高的「回籠水」(直播稻播種洇水後田水排入溝內,帶入大量鹽鹼,因天旱溝內水分蒸發後水的鹽鹼度進一步提高),致大面積水稻新葉發黃甚至發白。農戶見用藥後灌水有問題,便一直不敢再對稻田上水,田內水分蒸發又使鹽鹼度進一步上升,發生更嚴重的鹽鹼危害並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筆者到田裡看時,稻苗仍很小,且生長不良,部分長在埂邊、墒溝邊的水稻因雨水洗鹽受害較輕。因季節過遲,無法救護,最終那些田塊水稻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

以上圖片水清2011年8月13日攝於東海

建議排查一下,當地是否存在鹽鹼危害的可能。大致在10天前,生長中等的稻苗三葉一心前後,田間是否在乾旱過後灌過水,或者出現大雨天氣後對田間蓄水(土壤偏鹽鹼地區,雨水將村莊、道路上的鹽鹼帶入農田,也會造成危害)。如果是這樣,可以基本確定上述分析判斷。

稻苗在那一時間突然受害是肯定的。至於具體是什麼原因,需要進一步排查。即使排查不出原因,當前也可以採取對症救護措施。首先是檢測田水鹽鹼度。如果有鹽鹼,要及時排掉。從苗情看,苗已開始恢復,目前田水有鹽鹼的可能性較小。這幾天當地雨水量較大,田水有鹽鹼的可能性也會較小。如果田水正常,可以不排水。

-END-

更多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清農場 的精彩文章:

TAG:水清農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