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教你從嗅覺上鑒別普洱茶

教你從嗅覺上鑒別普洱茶

中醫有「望聞問切」,而普洱茶的鑒別,同樣也有。「望」就是從普洱茶的包裝、條索外形、茶湯顏色、葉底等;「聞」,就是聞普洱茶干茶的味道、茶湯的香氣;「問」就是問一些關於普洱茶的訊息,比如山頭、年份等(當然信息不一定屬實);「切」在鑒別普洱茶的步驟里,就是自己親自去試喝茶。今天我們重點來說通過嗅覺來鑒別普洱茶!

說是從嗅覺上鑒別,其實就是聞普洱茶的味道,普洱茶的味道也就是普洱茶的香氣,但是也不一定就是香氣,還有可能有一些怪味。

怪味

焦味,常見的一些普洱茶的殺青炒制時候火力過猛,攪拌的不均勻,或者攪拌速度跟不上,把一些鮮葉炒焦糊了,這樣的茶成品後會有一大股焦糊的味道,這樣的茶,干茶都很大味道,一衝泡更是無法接受;竄味,竄味就是普洱茶的味道和別的有味道的東西混合了,比如說常見的柴火煙味,這些茶都是人為的,不注意所致。對於這種有問題的香味,也就是怪味,輕微的可以後期散發掉,嚴重的五年十年也無解。就比如焦糊味道,茶葉炒焦了,下一個程序就是揉捻,焦糊的茶葉經過了揉捻,就把那些焦茶包在柔緊了的茶葉里,所以說是無法散發的。有些竄了味道的茶,甚至輕微霉變過的茶,有不負責的茶商會曬一下或者烤一下來解決,這樣的茶,滋味會大幅度的縮減。霉變過的茶會泡出糟糕的口感,一股怪味道。有怪味的茶自然不是好茶。

普通香

大部分產區,常規的工藝,甚至說大部分農家的技術都可以做到,可以說90%以上的山頭只要工藝不出啥大問題,都會出普通的茶香味道,所以有人說普洱茶掛杯香比較忽悠,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目前大部分的製作環境,包括普洱茶的整體品質來說,做到普通的香味也就足夠了,至於掛杯不掛杯的,大概也就那樣,不能用掛杯來衡量好壞,頂級的香味只能作為一種標準,因為普洱茶的工藝本身最先就出自茶農自產,就算如今初制所幾乎涵蓋的山頭,有了產量,有了更規範的工藝,實際製作起來確實還是有難度,任何環節一出現問題都會改變其香味,就算是先進的機器,也會因為原材料的參差不齊出現問題。就好比發酵熟茶的場地,新建的沒發酵過熟茶的場地,跟發酵過好多次的場地所制之茶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這些情況我們一般是無法了解其奧妙的。

頂級的香味

有一些山頭的茶,加之完美的工藝,自然就會出來頂級的香味,這種頂級的香味可以用妖而不艷來形容。有些茶友認為那樣的香味都是加了香精的,其實,加了香精的茶是很好區分的,要做到頂級的香味對製作工藝是個很大的考驗,假如真有加香精,一定不是什麼好茶,從茶的外形,工藝上都能判斷出來,實在不行,就直接喝,好茶垃圾茶,一喝見分曉。要出頂級香起碼有幾個必定的條件:優質的原料,頂級的採摘製作工藝,具體常見表現:葉底統一,無紅葉,焦糊葉,採摘精細芽頭含量高,湯色透亮,無浮點,干茶條形完美,芽豪清晰均勻,干茶香氣純正,毛料不會有太多的雜質,一般劣質的茶根本達不到以上條件!

因此,一款茶的好壞,基本上是可以從嗅覺上判斷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洱文化 的精彩文章:

普洱茶的水性是什麼 原來有這麼一回事

TAG:普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