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筆者談談黑車之我見

筆者談談黑車之我見

計程車

歌聲飄揚60年——向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獻禮(第二十六集)

於文華

00:00/04:23

7月1日開始,《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將正式實施。據北京交通執法總隊消息,本市將加大對開黑網約車、黑巡遊車等非法運營行為的打擊力度,如司機非法運營拒不接受處罰,或將被列入「老賴」名單。同時,本市還將建設出租汽車行業監控平台,實現黑網約車、克隆車智能抓拍。

《新華社》

這幾天,執法部門在北京的機場、火車站、地鐵站對「黑車」進行打擊、取締,一經逮住,罰款的力度很大。「黑車」司機們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哪天哪時大難臨頭。什麼是「黑車」,筆者認為就是:沒有去登記入冊,就像開個門市部需要去工商局領個營業牌照一樣。

次日筆者辦事經過海淀地鐵站,向附近的「黑車」司機詢問:到清華路多少錢?黑車司機說50元,我坐上車問:現在北京查黑車太嚴了,你為啥不到有關部門註冊登記領個正式牌照。黑車司機卻說,你有所不知,靠謀求在某一單位當專職司機難以維持一家老少的生計;想開計程車,資金門檻就是難以逾越的屏障,開一天車,除了繳納難以忍受地「份子錢」,所剩無幾,所以只好買輛二手車,開起黑車來。筆者認為,黑車問題應是社會造成的,責任不在作為個體人的黑車司機;黑車司機是我國社會中弱勢群體的一部分,應下力氣解決他們的生存之憂,而不應用罰沒來解決。

據筆者調查,大不部分黑車司機主要來源於當地下崗工人、北漂的農民工和其他無業人員,他們的年齡多是40至50歲。他們共同的特徵就是生存技能低下,大多是花盡家中最後一分錢,學了駕駛這一較好掌握的技能。但是,現今司機比比皆是, 責任不在黑車司機,社會應把責任承擔起來。

當然「黑車」司機也有「坑人」的地方,也有發生刑事案件的,違紀違法大有人在,這是不能原諒的。有市場、有需要,才有「黑車」,比如,半夜三更下了車,站前沒有正規的計程車,不坐「黑車」就只能在車站候車室蹲夜。有人說,法是無情的,不管你說得多對,只要不合法,就應依法取締!別忘了,法是人制定的,這是其一。其二,不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法,早晚要更正。其三,願我們的法,要對弱勢群體寬容一些,對強勢群體,對掌權者要嚴緊一些。筆者還認為,一味的指責和堵截是消滅不了黑車的,我們的政府應多想些如何讓黑車不黑的正法,不要總想用罰!罰!罰!……「這是不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筆者再說一句,可憐這些掙扎在飢餓線上的弱勢群體:他們可能有哇哇待哺孩子,有生病在床的老人,還有殘疾人就靠黑車生活,他們需要生存,需要活下去。給這些人以生活出路。

黑車的危害性有三點:

1.黑車司機大都安全意識淡薄,沒有受過相應的安全教育指導,不遵守相應的交通規則,容易發生人為肇事事故。

2.黑車車輛沒有定期的進行安全檢查,沒有日常的保養維護,導致車輛本身性能受損,比正規車輛更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3.黑車司機沒有合法是運營執照,,加上乘客魚龍混雜,若是被騙,被搶,更是無處伸冤。沒有正規的手續,發生交通事故後,往往存在無法賠付的可能。

解決辦法:

有關部門也要加強對黑車打擊的同時盡量降低一些相關費用,畢竟如果正規車輛的費用很便宜的話,是沒有人願意開黑車的,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拒絕黑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哥專欄 的精彩文章:

TAG:保哥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