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影視劇誤導了你對英雄的看法 秦瓊義弟羅士信其實不那樣

影視劇誤導了你對英雄的看法 秦瓊義弟羅士信其實不那樣

原標題:影視劇誤導了你對英雄的看法 秦瓊義弟羅士信其實不那樣


喜歡看隋唐演義的人都知道秦瓊的收的義弟羅士信,他本是一個放牛娃由於機緣巧合成了秦瓊的義弟,於是秦瓊把他帶回了老家自己外出公幹,羅士信則照顧秦母,


隋唐演義的他準確的說一樣是一個低能兒,他的智力比較低,什麼吃飽了都不知道,當然也不知道飢餓,為了等秦瓊回來,他寧願不吃飯也必須等到秦瓊回來,是一個力氣很大,忠義之人。

隋唐演義為何把現實中的英勇無雙的羅士信變成痴痴獃獃的人呢,小說的目的就是為了好看,為了讀者喜歡看罷了。



中國的小說其實隋唐時期就已經有了不過是寫一下鬼怪蛇神之列的東西,元朝統一了中國文人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尤其是南方的士子們,他們報效朝廷無門,同時元曲的興起,大批的文人投入了元曲的創作之中。


於是隋唐時期的故事會被搬上了大熒幕,為了突齣戲曲的得盪起伏的劇情,人物的再改造是不可避免的於是出現了很對於歷史不相符的事迹出來,甚至虛構的人物,羅士信就是其中一個。


正史中對羅士信的早年並沒有任何的記載,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只是對他從跟隨張須陀開始有了記載


張須陀可是說是隋煬帝的最後一隻忠義之軍,祖上一直都是忠義的武將出身,他為人比較正值,隋煬帝北征高麗導致大量百姓流離失所,他開放糧倉安撫百姓,隋末叛軍蜂擁而起,他帶兵平定叛亂,羅士信在這樣的統帥下面當兵應該不是貪圖利益和榮華富貴的人,而是一個忠義的人。



也就是跟隨張須陀的時候羅士信認識了秦瓊,兩個勇敢正值的人碰到尤其心心相惜,可謂是人生的知己,好景不長,張須陀在征戰瓦崗義軍的時候被殺,張須陀的部將全部歸裴仁基,可是瓦崗用計收服了裴仁基後,羅士信和秦瓊等人又參加了瓦崗的義軍,瓦崗軍被王世充大敗,羅士信負傷被俘,王世充得知羅士信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想爭取他。


李密被打敗後李密手下的一眾將領,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等都在王世充帳下,可謂是兵強馬壯,於是王世充就打算自立為王,表面上王世充對他們很是信任,其實內心仍為不信任,王世充的口是心非被瓦崗舊將看在心裡,最終雙方矛盾激化,找到機會後瓦崗舊將紛紛投靠了李世民。


這個和演義說的是一樣的,演義也正是因為有三分真實才讓人喜歡和著迷,可是演義不是全部。



現實中的羅士信不僅長得英俊還是足智多謀的人,不是傻子,投降李世民的羅士信跟隨李世民大軍圍攻王世充的千金堡,千金堡是一座重鎮,也是王世充的門戶,王世充千金堡的守軍自知不是唐軍的對手,他們堅守城池,不出來迎戰也不投降,守城士兵還罵羅士信背主,今天還引來大軍。

他們從早上罵到晚上,羅士信並不理會而是半夜派百姓懷抱幾十、幾百個嬰兒到千金堡下,隨後借用嬰兒的哭聲吸引守軍注意然後假裝投奔錯了地方隨後離去。千金堡守軍以為羅士信離開了,然後出城追趕士兵裝扮的百姓,結果被羅士信埋伏,守軍全部被殺。



羅士信通過這樣的方法拿下了千金堡並迫使王世充投降李唐,難道說這樣的一個人會是傻子?不知道飢餓?其實不是這這樣的,只不過到了明清的時候小說流行,元曲的改編以及使得羅士信面目全非,作者只是在改變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改變。


李世民圍剿劉黑闥的時候,羅士信主動擔負殿軍的任務,他引用兩千士兵抵擋了劉黑闥的幾萬大軍八天,最後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被俘寧死不降而被殺害,死後李世民封為勇,可見羅士信是一個忠勇之人,他投降李密王世充並非自己的想法,影視沒有告訴我們這一點,這真實的歷史會告訴,羅士信者隋唐志勇者也!


作者堅持將原創作品分享給大家,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果有什麼建議的話,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


我們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深史界 的精彩文章:

徐文長:明朝才子青藤老人的離奇一生
皇帝連水都沒得喝,甚至於飯都吃不飽?他不愧是仁宗!

TAG:深深史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