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慌,你低估了P2P的安全性!

別慌,你低估了P2P的安全性!

???這是魚叔叨財的第55篇文章

全文共2324個字

需要6分鐘閱讀時間

前言: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否極泰來,P2P圈在熬過一段狂風暴雨後,開始「有鳳來儀」,6月份行業融資出現大幅回暖,共發生6例融資事件,總融資金額高達34.8億元。這至少說明有專業機構開始看多,P2P行業有望迎來涅槃重生之日。

?

一、風投雪中送碳

6月份網貸行業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有所增多,共有63家問題平台,17家停業轉型平台。

風投作為專業機構選在這時候逆勢加倉,說明這行業洗牌反而起到大浪淘沙作用,同時因近期股市走勢跌宕、債市違約等風險傳導效應,導致不少缺少信用背書的平台被擠兌,風投此時雪中送碳,也有提振行業士氣,穩定大局的意味。

從風投選投平台性質來看,分兩種:

一種自帶高科技基因,比如獲得8億融資,加碼「科技金融」的付融寶,以及主打「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懶財金服;

第二種,因備案前期合規成本上升,獲得C+、D輪融資也是為上市做最後保駕護航。

?

二、學會逆勢投資

很多小散投資之所以失敗,甚至屢戰屢敗,就總是學不會逆勢投資的思想。而機構投資者往往反向操作,倒不是因為他們膽子大,背後也有精確分析、詳實計劃和分控手段。

那麼機構如何看待當前的P2P行業的?今天就拋磚引玉,舉幾個例子。

1、最近雷多,超過行業峰值?

以上是網貸之家的數據,可見今年其實比起爆雷高發期的15年,16年實際上好太多,即使是同比17年,上半年數據也是減少了46家,這圖表說明行業正在向良性發展,出事的平台逐年減少。

再細分到月,看得更加真切。

歷史上單月問題平台的最高峰是在2015年6月,達到114家,今年6月是因為陡增,讓人反差感很強,媒體也有點反應過度了。

2、 問題平台爆雷原因究竟是什麼?

對比數據可知:提現困難佔比達到75%,創近一年新高。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金融去槓桿+嚴監管+毛衣粘,導致債市、匯市、股市三殺,投資者在其他方面虧了錢,只好抽出P2P方面的資金救急。二是平台的運營成本和合規 成本不斷增加,借款人逾期率 上升,導致不合規、經營不善的平台不斷出現「爆雷」情況。

3、大浪淘沙,剩者為王!

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貸款餘額前100的平台累計貸款餘額占整個行業的比例約為70%,2018年6月成交量排名前100的的平台累計成交金額占整個行業的比例更是達到75%,可以看出,目前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漸走高。

任何行業進入成熟期後,都只會剩下巨無霸企業,形成穩定的行業格局,比如航空飛機製造業,競爭多年就剩下空客和波音(特例:中國剛有了大飛機);傳統汽車行業也有「五大三小」的格局,如果不是馬斯卡用技術創新進來攪局,留在原產業中的公司數只會越來越少。

過去5000多家平台,機構要選出能投的都不容易,現在還剩1800多家,未來可能只剩下300多家,市場已經幫風投篩出了一大部分不合格,現在再不出手,以後備案完成平台都長成成熟公司了,還有風投什麼事?

?

三、用大數據為跑路平台畫像

未來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時代,大數據公司會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對跑路的P2P平台做大數據分析,也能勾勒出不少相似線條。今天就做做事後諸葛亮,看看這些已經跑路的平台都長什麼樣,未來也好有免疫能力。

1、江浙出「才子」

從地域分布來看,浙江、上海、北京、廣東這四個地方最多,當然這四個地方的基數也最大。深扒一下平台基數,把總體成交量和平台數都綜合考慮,影響力順序應該是北京、上海、浙江、廣東。也就是說,浙江地區平均質量相對較差,以非第一名的基數完成了第一名的跑路數。

2、後來的孩子沒水喝

很多門檻和資質,都是行業剛開始的時候好拿,等到後面門檻越來越高,新來者就分不到水喝了。比如P2P領域中的ICP資質,很多管得嚴的地方必須要平台通過備案才給辦理,而不少權威媒體,如百度,騰訊這類,又必須你過了ICP才給你做推廣。

ICP只是一個案例,揭示一些經濟規律。據網貸之家統計,2016年8月24日後上線的平台有37家宣布停業或出現問題,佔6月停業及問題平台總數的46.25%。

為啥「824」會成為一個梗?因為此前出台的57文已明確指出對於2016年8月24日後新設立的網貸機構或新從事網路借貸業務的網貸機構,在本次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期間,原則上不予備案登記。

反正都沒有未來,不如過把癮就死,不是嗎?

3、標籤不夠硬,合規缺位

這80家停業及問題平台中有70家為民營系平台,佔比達到87.5%;有9家停業及問題平台為國資系平台,其中有4家為國資控股平台;另有1家上市系參股平台出現提現困難,佔總數的1.25%。

民營系實際上就叫「無系」,即沒有大神給貼信用標籤,就叫民營系。風浪來了沒有大腿可以抱,活該你倒霉。

在6月出現停業及問題平台中,83.75%的平台未上線銀行存管系統,合規進度慢,並且不少平台信披狀況普遍較差,特別是項目信息披露極差,無法獲取底層資產情況,如唐小僧。

雖然銀行存管不是天王保命丹,可保萬一失,但就目前環境下,還是最簡單易識別的平台「靠譜」標識。

這裡也要注意:一些平台是實行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和銀行存管並存,這類似於掛羊頭賣狗肉,投資者下注前要仔細識別,第三方支付系統有負面標籤的味道。

最後就是高返+線下的套路了,高返就是年化收益超過50%,如下圖簡單圈套往往容易讓人上鉤。

所謂線下就是資金不知道拿去幹啥去了,可能是投股票、期貨、幣圈……這些領域風險大,賺了公司內部分錢,投資者拿點定額收益;賠了就讓投資人兜底,這還真是現實版的「賺錢我來,背鍋你去」。

說白了,標的透明度不夠的平台,要繞道走。高返,就是個請君入甕的幌子。

其實,這輪洗禮不但淘汰平台,也淘汰不少不合格的投資者,剩者為王的道理,不止適用於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叔叨財 的精彩文章:

TAG:魚叔叨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