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示英倫女性電影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示英倫女性電影

閱讀提示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特別設置了「英倫·女性·文學電影」專題影展活動。其中,具有英國19世紀女性文學遺產色彩的改編電影、20世紀60年代英國電影新浪潮代表作,體現當代英國女性意識與性別多元視角的影片,構成了「英倫女性電影大拼盤」。本文作者分別對參展影片的性別意識與性別敘事進行了分析,指出「英倫」標籤背後,是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的女性覺醒之路,也是當代女性建造「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圖紙。

陳亦水

近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圓滿落下帷幕。本屆主辦方聯合英國文化協會,特別設置了「英倫·女性·文學電影」專題影展活動,簡稱「英倫女性」單元,為中國觀眾提供了一次了解英國女性電影及其性別文化觀念的寶貴機會。

其中,既有具有濃厚的英國19世紀女性文學遺產色彩的改編電影《理智與情感》《呼嘯山莊》,又有20世紀60年代獨樹一幟的英國電影新浪潮代表作《蜜的滋味》,還有體現當代英國女性意識與性別多元視角的影片《美麗佳人奧蘭多》《成長教育》《你從未在此》,構成了一塊值得關注的「英倫女性電影大拼盤」。

「古典英倫」標籤下的多副面孔

影展鮮明地以「英倫女性」為展映單元標題,是一個極具異國情調的修辭。所謂「英倫」,本意指維多利亞時期建築、服飾、室內裝潢等所體現出來的某種貴族式、優雅的美學風格,「英倫女性」體現了中國對於英國古典時期的某種烏托邦文化想像。

展映電影有三部改編自英國文學經典,分別是19世紀簡·奧斯汀的作品《理智與情感》、艾米莉·勃朗特所著《呼嘯山莊》、20世紀初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小說《奧蘭多》。無論是男性導演掌機下的「英倫」女性,還是女性導演視角中的男性敘事,都構成了這一展映單元內在分裂而複雜的多元話語力量。

中國導演李安1995年拍攝的《理智與情感》,是他進入好萊塢之後的第一部作品,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影片表現出典型的好萊塢商業愛情片風格:充滿浪漫色彩的疊化、穩定的正反打鏡頭、大團圓結局與全景漸黑的收尾……原著作為簡·奧斯汀的首部小說,故事中的女性情感尚未介入宏大的歷史敘事之中,仍停留在英國古堡莊園式的家庭空間,這在擅長家庭題材的李安導演手中,便自然完成了一次較為出色的好萊塢「轉譯」工作。因此,從影像到敘事上,父權話語仍佔據著統治中心。

不同的是,英國著名獨立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的2011年作品《呼嘯山莊》,根本擺脫了原著的束縛。阿諾德通過手持攝影的拍攝方式、自然音響的大量使用和背景音樂的慎用,幾近完美地繼承了原著中的自然寫實主義風格。同時,還大膽使用黑人演員來飾演吉普賽人希斯克利夫,設置了許多被碾碎的蝴蝶、飄落泥濘的鷹羽等極具意象化的隱喻符號,並且頻繁使用第一人稱視角和大量特寫鏡頭,細膩刻畫了女性視角中「英倫文化」內在的種族、身份血統、性別差異等方面的矛盾狀態。

英國著名女導演莎莉·波特的影史經典《美麗佳人奧蘭多》,也在此次影展之中。伍爾芙的原著從雌雄同體的性別視角,講述了一個跨越四百年英國歷史的故事。在導演莎莉·波特的改編版本里,貴族美少年奧蘭多常常突然凝視鏡頭、打破了「英倫童話」幻境,也打破了長期占統治地位的男性話語中心地位,不僅影像美學上再現了原著中奧蘭多的性別覺醒意識,還增添了性別身份自由流轉的即時性。

英國精神分析女性主義電影的當代傳承

本次影展還在不同程度上體現出對20世紀英國女性主義電影遺產的傳承。作品《蜜的滋味》攝製於1961年,由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的中堅力量托尼·理查德森導演,故事改編自英國著名女編劇希拉· 德萊尼創作的戲劇作品,體現了當時英國電影人提倡性自由、跨種族戀情和同性戀權益等較為激進的左翼觀念。

雖然英國自由電影運動很快宣告死亡,但挑戰資產階級價值觀念,關注性別、種族、階層的社會現實,一直是英國左翼所持有的文化立場,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英國女性電影創作。

1975年,英國著名影評人勞拉·穆爾維在英國《銀幕》雜誌上發表了《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一文,首先將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理論應用於電影創作,鮮明提出了電影視覺機制在於攝影機鏡頭、觀眾視角和男性目光通常是對於女性身體的凝視。這一觀點奠定了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基石,也為女性主義電影實踐打開了新的創作空間。

因此,無論是前文提到的女主人公突然凝視攝影機的《美麗佳人奧蘭多》,還是常常使用大特寫鏡頭講故事的《呼嘯山莊》,其實都在試圖打破常規的電影視聽語言慣例,挑戰「男性/主體/主動—女性/客體/被動」之間的電影凝視關係。

同樣,女導演兼攝影師琳恩·拉姆塞拍攝的新作《你從未在此》,體現出對英國精神分析女性主義電影經驗的傳承。中年殺手拯救小女孩的劇情模式,很容易讓人想起呂克·貝松的經典《這個殺手不太冷》,但女導演拉姆塞的處理,和呂克·貝松模仿好萊塢式的黑色幽默風格截然相反,她採用了大量特寫鏡頭,成功設置了許多隱喻和心理蒙太奇,塑造了一名不斷受到童年陰影困擾、時刻陷入自我懷疑的男性殺手形象。這種來自女性導演的獨特的細膩視角,在許多同類驚悚暴力題材電影中並不常見。

值得深思的,是丹麥女電影人羅勒·莎菲指導的影片《成長教育》,講述了一個致力於考入英國牛津大學的女學生自我迷失的故事。莎菲曾是安德里亞·阿諾德導演的《紅色之路》的編劇,影片既有阿諾德導演的紀實影像風格,又獨具莎菲的女性視角和底層關懷。

但當莎菲親自掌機時,身為在英國創作的跨國電影人,卻微妙地表露出類似中國人的「英倫文化」想像。《成長教育》講述了珍妮因與已婚男士陷入感情而自我迷失,最後通過考入牛津大學得到了自我救贖的故事。現實中,牛津大學不僅是英國本土G5超級精英大學之一,還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是歐洲精英教育的源頭符號。影片里,創作者無意於如影展中的其他作品那樣進入「英倫」文化內部去挖掘更深刻的社會問題,而是旨在塑造象徵正統的「英倫」文化符號,正如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是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牛津大學全景,故事真正的主角並非珍妮。彷彿來自牛津大學的入學通知書是一道靈驗的辟邪符,故事裡所展現的英國社會的階層分化和女性問題,都可以因這道辟邪符的降臨而消失無蹤。

無論如何,此次上海電影節的「英倫女性」影展,令中國觀眾欣賞到英國女性電影的不同面相,是非常珍貴的觀摩機會。但在「英倫」修辭的標籤背後,常常被中國觀眾所忽略的,是一條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的女性覺醒之路,也是當代女性如何建造「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工程圖紙,值得我們反觀當代中國女性所面臨的現實境遇,同時思考中國女性電影創作萎靡的根本原因。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重登全球超算500強榜首
彭博看中美貿易戰系列:美國明天若開打 中國必對等反擊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