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哲學的反思——蔣藍的《媚骨之書》

生命哲學的反思——蔣藍的《媚骨之書》

被噩夢驚醒的街晨空蕩蕩。

夢中的男孩,坐在一排人的後面。在我的撫摸下,他布滿了眼睛的整個頭部以及臉,層層睜開,憂傷哀怨地瞪著我。最後,連後腦勺都是黑黝黝的眼睛。從未有過的驚懼與恐怖,電一樣擊穿我。我醒了,身下全是汗。

此番情景變得遙遠,但從未忘記。而書桌上,蔣藍剛剛由東方出版社推出的30萬字新書《媚骨之書》,在突然間又勾起我內心,包括生理上曾經有過的悸動。那文字,猶如魅影,猶如夢中那男孩頭上黑黑的眼睛,閃爍、怪異、兇猛,如低音在胸腔共鳴、震蕩,再傳之腦後,沉入丹田,直抵意識中最為幽閉、最為敏感、最為疼痛的地方。起初是害怕膽怯、毛骨悚然,甚至噁心、反胃,繼而獲得解脫。身體的解脫、精神的釋放。

窗外,瑟瑟冷風吹著早春柳樹的枝丫,幾隻灰色麻雀不安地四處張望,咕咕有聲,代替了敘述者的語言。

然而,真實的敘述是有必要的。真實,除了讓身體扭曲,精神擴張,還有一種無法隱忍,束縛太久的爆發力,欲衝出胸膛,尋求發泄。但,面對蔣藍,面對《媚骨之書》,我的情緒仍無處宣洩,無處爆發,還得繼續隱忍。中國哲學在經歷了拆骨為刀,要離、豫讓、聶政、高漸離以極端方式毀滅自己,保全他人的雪勇士氣之後,逐漸為儒家左右,變得虛偽、功力至上、道貌岸然,釀造為失去個人道德修養的處世哲學、政治哲學。氣節、義氣、精神、正義感似乎成了古人的專屬,人們以輕佻、左右逢源、陽奉陰違的方式生存,並以此為榮,全然沒有作為人的羞恥感。

第一次,接觸蔣藍有關身體政治的隨筆。所謂「身體政治」指以人的身體作為「隱喻」展開針對諸如國家、集體、權力等組織之原理及其運作的描述。作為隨筆這一高貴文體,《媚骨之書》的思想性,深刻性,戰鬥的鋒芒,向傳統散文宣戰的同時,摧毀了主流美學的媚俗之氣,用殘酷美學的利爪撕開了暴力景觀的實質,讓讀者觸目驚心、熱血沸騰。讓人體的嘴唇、手掌、乳房、喉嚨之類器官功能變成了尖利的匕首,刺向人的神經。蔣藍試圖用血淋淋、毒性十足的歷史事實,表現人類對於苦痛的思辨、歷史的反省、不安的毅力、絕望的行動意志,幫助人類恢復對於歷史與現實疼痛的感受力。但,唯利是圖、麻木不仁、失去人格的大眾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挑戰?

一切命中注定。學者蔣藍,蜀人後裔。故鄉自貢早年產井鹽,富商雲集,自立而生,成就的清高、自負、執拗,讓蔣藍在刻苦研讀,銳利思考中形成了獨立無羈、狂放恣肆的寫作風範,使他把艱深的知識考古、狂熱的歷史想像、複雜的個人經驗、豐富的詩歌意象以及批評家高談闊論的著述變得栩栩如生,變得趣味盎然(朱大可)。他在一定跨度範圍內完成的這些作品,不像是跌跌撞撞,一篇又一篇的感懷之作、憤懣之作,而是一氣呵成、酣暢淋漓、肆無忌憚的傾瀉,而使《媚骨之書》成為當代文壇又一部隨筆力作的基礎,是他的學養、理論、方法與尋覓,對於人的肉體、人的氣味、人的思想、人的靈魂,最終歸結為精神分析的研究和審視。

理想是可怕的,理想是高尚的。人們崇拜理想,可以不惜為理想承受精神與肉體的折磨,對於一個思想者來說,蔣藍的知音不會太多,不是因為不理解,是因為懼怕。懼怕面對世界,面對人生,面對內心。因為思想本身就是一種反叛、抗爭,不是獻媚。我身邊有太多的獻媚者,從里往外參透奴性、趨炎附勢,他們沒有意志,或者他們的意志就是領導者的意志。他們奉領導者為上帝,超過自己的親生父母,又無時無刻不在嘲笑有獨立意志的人。

作家蔣藍

文學,就是要向人們揭示人類的實質性問題,如何豐富和完善人類靈魂的頑強意志,使自己走向光明。在這樣一個和平而喧囂的時代,蔣藍渴望人類覺醒,渴望現實本身能夠趨向思想化。這使得他越是思索,越是脆弱;越是脆弱,越需要吶喊。他無法保持沉默。

早期創作時,蔣藍目光犀利。他回顧歷史,洞察現實,從不無稽推斷,也不嘩眾取寵,更沒有引起人們反感的說教。他強調從人體、物質的種種細微之處,創造與自然、真實聯繫在一起的有血有肉的宏觀立體場面,把生命的每一個細節融化在整體中。讓你覺得,你的命運,即是我的命運;你的理想,即是我的理想。

新銳散文隨筆創作,強調的是非回憶狀態在場,是生命的過程。蔣藍寫作,不僅在體驗過程,更像是現在進行時,像是在雕塑,用散發著質感的語言,塑造真實的肌肉、大腿、腹部、肝臟、乳房。描繪的對象充滿肉感、呼吸、起伏、微笑、哭泣。然後,讓閱讀者用身體感知,靈魂碰撞。我不懂這是否「非非派」的語詞營造,我把它理解為一種狀態,靈魂無蔽、肉體無蔽的寫作,解剖式的研究與思考,最終的完美是不被肉體之污穢所漬染的高潔。

蔣藍追求高貴人格、自由精神。不久前被他的《豹典》誘惑。沒過多長時間,又被《媚骨之書》感性、狂放、燃燒,獨立自由,瀰漫著濃烈殺氣的殘酷之美震撼。媚是妖冶、迷惑、優美;骨是節奏、彈性、力量,亦或是浮世的憂鬱。人生莫過於此,又何必貪戀。然而,人不能在謊言、虛偽中生活。

無論如何,人是熱愛生命的,掙扎和疼痛,仍然不能夠讓人放棄生命。在石達開、徐錫麟受盡酷刑後的最後一瞬,爆發的依舊是膽量和熱情,這令我不忍目睹,又不得不勇敢直視,雄健神奇、熱烈坦蕩,以肉感的、鮮血淋漓的形式讓人類崇高的鋪敘。呼吸停止,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軀體,飽滿、激越,遠勝過行屍走肉,這就是英雄,人的尊嚴。

蔣藍最終寫作的命意,是解剖人類靈魂之深奧、追逐掙扎與苦痛的神聖。儘管沒有蔑視人生的苦惱,可作品中神秘的焦慮、疑惑、慾望、猜測、發現使他有關身體的考古學、物性的隱喻學,不再荒涼、死寂。文學使人懂得,世界上還有一些東西是不可知的、不可預見的,需要人們在神秘之氣氛中亢奮、思考、冥想,正視人類自身的生存問題。

與蔣藍在電話中談起《媚骨之書》。他說,他正在讀關於藏地的「螞蟻金」,這與探險家有關。我心裡一動。人真是精力充沛的美好生靈,創造、陣痛、毀滅,同時延續文明。

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感情和內在人格更重要的事。人以自己的靈魂為生命中心,放射光芒。知道自己為什麼活,怎樣活,這就是我以為的生命哲學。此種意向,大部分人是無意識的。但蔣藍,這位出色的思想家、藝術家,卻殫精竭慮、痛定思痛地把這種意向,用文學方式,向人類告白,以銀針般美麗、發光的語言,刺向人們。

蔣藍的寫作意不在征服,而在發問。這種思考和書寫方式,是否有可能修復當代國人失去文化痛覺的狀態,我持悲觀態度。但這絲毫影響不了我對蔣藍,對《媚骨之書》的敬重。

作者簡介:辛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作品有《眼睛裡的藍》《茜草為紅》《燧火的贈品》《我的青海湖》《一望成雪》,長篇報告文學《尕布龍的高地》。榮獲省政府頒發的文學創作獎、第四屆冰心散文獎、首屆中國「絲路散文獎」、「人民文學」近作短評金獎、安徽文學獎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豹子頭蔣藍 的精彩文章:

隨想錄:木質斷片
世界著名鐘錶與珠寶品牌「卡地亞」與豹的結緣

TAG:豹子頭蔣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