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式傳統紋身經典

日式傳統紋身經典

↑↑點我關注喵

日式傳統紋身中的風神雷神源於中國傳統神話,但幾經歲月洗禮,兩者的形象以及人們心中的地位,漸漸產生了較大的差異,現主要為大家介紹日本神話中的風神雷神。

雷神(らいじん)乃日本神道或民間信仰中掌管雷的神祇,相當於中國的雷公;另有別名雷樣(かみなりさま)、雷電樣(らいでんさま)、鳴神(なるかみ)、雷公(らいこう)等。

風神(ふうじん)稱作風之神(かぜのかみ)或風伯(ふうはく),乃是司掌風的神祇,其形象與雷神相對。一般也有人用以形容風之精靈,甚至是妖怪。

《敦煌莫高窟 第249窟 窟洞西側》 西魏(6世紀)

早在中國西魏時期的莫高窟中,就已有與現今日本傳統畫作中幾乎完全相同的風神雷神形象,壁畫左側是四周環繞著大鼓的雷神,右側是揮舞布帶的風神,後期在日本畫作中,布帶變為布袋。

一、神話

雷神LAIJIN

1、古事記之記載——八雷神

根據《古事記》上卷之記錄,伊邪那岐命砍殺燒死伊邪那美命的迦具土後,因為非常思念祂,遂追往黃泉國。在黃泉國大殿門前,伊邪那美命由殿內開門迎接,伊邪那岐命對祂說:「我的愛妻呀,我和你創造的國土尚未完成,請跟我回去吧!」伊邪那美命答:「真是可惜呀!你不早點來,我已經吃了黃泉國的飯食。既然你特意前來找我,我也願意回去呀。且讓我跟黃泉神商量,在這期間不要偷看我。」伊邪那美命邊說邊走入殿內。

伊邪那美命久而未返,伊邪那岐命等得不耐煩,於是取下左髮髻插著的發梳,折下一齒作燭火,走入殿中。但祂所看見的卻是伊邪那美命腐爛的身軀上布滿了蛆,且發現頭部被大雷盤據、胸部被火雷盤據、腹部被黑雷盤據、下陰被拆雷盤據、左手被若雷盤據、右手被土雷盤據、左足被鳴雷盤據、右足被伏雷盤據,共有八雷神繞纏其屍身。

伊邪那岐命嚇得拔腿就跑,伊邪那美命怒斥:「你這樣簡直是污辱我!」立馬派遣豫母都志許賣追捕。伊邪那岐命丟出黑御鬘變成山葡萄,趁豫母都志許賣撿食之際逃跑,卻仍被追上。再丟出右髮髻插著的發梳,折下一齒變成竹筍,又趁豫母都志許賣撿食之際逃逸。後來伊邪那美命遣八雷神率領1千5百黃泉大軍追趕,嚇得伊邪那岐命抽出十拳劍一邊揮舞一邊逃走。

△雷神(英一蝶?畫)

2、日本書紀之記載——八色雷公

據《日本書紀》卷第一神代上第九種說法之記載,伊奘諾尊欲見其妹伊奘冉尊,乃到殯殮之處。本來伊奘冉尊出來迎接祂,都如同在世般無異狀。接著後者說:「夫君請你不要看我。」語畢突然消失且四周陷入一片黑暗,伊弉諾尊舉起火把視之,伊奘冉尊的身體飽脹長大,上有八色雷公。受到驚嚇的伊弉諾尊急忙走避,八色雷公追趕之。伊弉諾尊躲進路邊的桃樹下,並以果實擊退眾雷,這就是桃子能驅鬼的源由。

伊奘諾尊乃投其杖曰:「自此之後,雷不敢來。」便是所謂的岐神,也是來名戶之祖神。而所謂的「八雷」,在首曰大雷、在胸曰火雷、在腹曰土雷、在背曰稚雷、在尻曰黑雷、在手曰山雷、在足上曰野雷、在陰上曰裂雷。

△位於Hawaii Shingon Mission的雷神木雕

風神FUUJIN

1、古事記之記載——風神

依照《古事記》上卷的記載,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生下風神志那都比古後,又生下了木神久久能智;隨後出生的是山神大山津見和野神鹿屋野比賣神(亦名謂野椎神)。

△雷神図(尾形光琳)

2、日本書紀之記載——風神

按《日本書紀》卷第一記載伊奘冉尊與伊奘諾尊產兒的情節中,其中第六種說法謂此二神共生完大八洲國後,接著吹撥之氣化成風神級長戶邊命,飢餓時生下倉稻魂命,復生海神少童命、山神山祇、水門神速秋津日命、木神句句廼馳、土神埴安神等,再生萬物。

△大猷院靈廟中的風神

二、民間傳說

據說菅原道真(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公卿,學者;日本古代四大怨靈之一)死後成了天神中的雷神。在民間傳說中,很多人都既恐懼又親切,把雷神(RAIJIN)稱為「雷」(RAI)。傳說雷神會食人口腹。日本的孩子在夏天生氣的時候被周圍的大人威脅說「小心雷神會來取你的肚臍吃」。

作為對立的存在,風神被視為妖怪,肇因於對農業或漁業造成的風災,抑或人體吸入不好的空氣導致疾病。日語將感冒稱作「風邪」,即源於此。江戶時代曾發生流行性感冒肆虐,民間遂將風神紮成芻靈(藁人形、わらにんぎょう)形狀,口中喃喃念著「走吧!走吧!」,並在野外置於河川而順水沖走。

三、姿態

日本到了鎌倉時代才繪畫雷神,最早出現在《北野天神緣起繪卷》之中。這時候的雷神被描繪為一隻惡鬼的樣子,頭上有角,頸上掛著一條綠色的布條,手執太鼓,腳踏無數的閃電。民間傳說菅原首真的怨靈化為雷神作崇,會拿出不聽話小孩子的肚臍,因此雷神的樣子可怕也不無道理。

《北野天神緣起繪卷》-鎌倉時代(12世紀)

同時代的《松崎天神緣起繪巻》中,則出現了比較靈活飄逸的雷神。祂這副舉起手準備擊鼓的樣子,後來被江戶時代的俵屋宗達引用了,畫出了著名的《風神雷神圖屏風》。

《松崎天神緣起繪巻》「承久本」-鎌倉時代(14世紀)

而風神也被描繪為鬼的姿態,背著一個大袋子(這也是鞴的由來),江戶時代初期的俵屋宗達所繪製的《風神雷神圖》為代表之一。這幅作品令風神和雷神變成經典,被後世不停翻畫。在後世的《風神雷神圖屏風》中,風神和雷神的基本型態不變,只是配色會發生一些變化。

俵屋宗達的《風神雷神圖屏風》-江戶時代(17世紀) 左為雷神,右為風神

尾形光琳的《風神雷神圖屏風》-江戶時代(18世紀)

琳派的大師尾形光琳模寫了《風神雷神圖屏風》,配色比原作更鮮明,雲的墨色更濃郁。

2012年海洋堂推出的一組東京國立美術館限定「風神」「雷神」手辦,由竹谷隆之將尾形光琳的《風神雷神屏風圖》立體化。

2017年海洋堂繼續推出的一組「風神」「雷神」手辦,形象更加威猛、配色更加細膩、衣飾更加飄逸。

四、關注我們

您的關注,就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華威大學裡愛旅遊愛生活的她: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Keil5下載與安裝教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