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水在宇宙中很常見,但是液態水很難形成,所以人類一直找不到外星生命

水在宇宙中很常見,但是液態水很難形成,所以人類一直找不到外星生命

液態水的存在條件很苛刻,距離恆星遠了不行,近了也不行,必須要在宜居帶內,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情況,水分子在宇宙中很常見,但是液態水確實是少有的東西。

液態水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構成,氫原子的一側是水分子的正極,氧原子的一側是水分子的負極,負極可以吸引正離子,正極可以吸引負離子,水分子具有這種性質就註定了它具有很好的溶解性。

事實上,人類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生物都是以水為生命介質的。宇宙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依次是氫、氦、氧.....其中氫元素與氦元素幾乎佔到了全部,那些重元素只佔有很小很小的比例。

組成水分子的材料在宇宙中看來很豐富,依照在地球上的經驗來看,如果在某個恆星系統內部發現一顆行星位於宜居帶內且富含液態水,那麼就有90%的可能性,行星上面存在生命,可能是高級生命也可能是低級生命。

液態水並不是唯一的線索,但它是一個很可靠的線索,也不排除其它類型生命體,但從水的特性來看,水是非常理想的溶劑,並且含量又多,那麼就可以大膽的設想,宇宙中的絕大部分生命體是與液態水有著緊密關係的。

探索外星生命水不是唯一線索,卻是相當重要的線索,水在地球生物新陳代謝中有重要作用,沒理由不以此為依據推測外星生命的組成。

水在地球上是最常見的物質,在宇宙中也是相當常見的物質,在太陽系多顆行星、行星的衛星都含有水,也有很多小行星、彗星本身就是冰球。

在遙遠的地外行星上,水也是比較常見的,科學家已經找到眾多類地行星,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擁有大氣和擁有固態或者可流動的水。

按照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通過尋找含有水的行星來尋找外星生命,可以相對提高找到的幾率。

這不是所謂的思維被限制,是宇宙之大人類所能採取的比較合理的措施。

地球生物是碳基生物,含有氧、氮、磷元素也較多,除了磷,氧、氮元素在宇宙中也十分普遍。

而隨著元素原子核質量的提升,生成條件就更苛刻,磷分子質量30,比氧的16和氮的14都大得多,在宇宙中更難產生。因此有科學家指出,宇宙中生命可能根本沒有以往想像的那麼普遍。

人類探測手段的限制,使人類只能在太陽系內遙測分析其他星系,只能通過捕捉到的各種電磁波合成的圖像,分析地外行星的元素組成和可能存在的物質,但卻無法準確探知。搜尋外星生命,對目前的人類來說,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以水為依據,在宇宙中試圖尋找所謂的外星生命,那不過是地球人類坐井觀天幼稚無知的臆斷幻想!地球人,不可能在相距遙不可及的星球中,找到幼稚幻想的所謂生命的!因為,人類伸向宇宙穹深的窺探求索,僅僅只是象徵人類即將踏上魂歸天際的神往表現!當這一刻來臨時,世人必證此處所言無虛!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五月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已證實了火星的氣候與地球類似,那麼火星在過去會不會真的存在過生命呢?
只要江湖海洋沒有徹底乾涸枯竭,地球上的氧氣就不會耗盡嗎?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