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求求各位抖音網紅聽他說什麼算美吧

求求各位抖音網紅聽他說什麼算美吧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請問,你夜訪過博物館嗎?

你說,我倒是想……誰給啊。

人家5點下班,周一還閉館。

看來,一輩子都沒機會像《博物館奇妙夜》一樣,遇見會跑的恐龍骨架,和從櫥窗走出來的印第安小姑娘了……

如果你也優(無)秀(聊)到產生過這樣的幻想,下面這檔節目,你一定不能錯過。

跟著「話癆級名嘴」馬未都一行人,夜探博物館,來一場「尋寶」圓桌茶話會。

談什麼?當然還是馬館長的躬耕行當——文物

6月19號開播以來,每期突破200萬的點擊量;豆瓣評分9.2,相當不俗。

名字很好記,比「博物館奇妙夜」少一個字——

《博物奇妙夜》

實景夜訪:直面文物之美

節目借「奇妙」談「博物」。

奇妙在哪?實景拍攝,還是夜訪!

直接把你帶進夜晚的博物館,看文物、侃文物。

以今人視角,仰望歷經千年的古物,與它們面對面,用耳聆聽,用眼觀看,用心感受。

節目第一站,就是聞名天下的雲岡石窟,中國古代四大洞窟藝術之一。

坐落于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東西綿延近一公里,北魏時期開鑿,歷經1500多年,仍然恢弘壯闊,威嚴華美。

實景拍攝,要的就是身臨其境,捕捉現場。

第一期「雲岡入耳」,夜訪音樂窟

第12窟之所以被稱為音樂窟,是因為它呈現的是大型的奏樂場面。

洞窟精細華美,夜訪的話,更別有一番韻味(Sir不建議私自摸黑前往……)。

鏡頭拍攝,既有全景,也有局部。

需要了解的文物小常識,節目組還會貼心地標註小框框。

音樂窟的精華,是用雕刻藝術記載了一場北魏時期的皇家音樂盛會。

其中有很多的古代樂器,到現在已然失傳。

箜篌、法螺、篳篥……很多隻聞其名不見其形,這次終於知道長啥樣了。

第二期「雲岡入眼」,是曇曜五窟旁的夜聊。

上一期如果看的是細節,這一期看的就是大氣。

曇曜五窟,宏大莊嚴。

節目組非常有創意地……把小桌板直接擺進館裡。

抬頭即可與大佛相視而笑,今人古物,映照成趣。夜色之中的高大古佛,厚朴蒼涼。

形式自由:從文物到中國傳統審美觀念

聊天就要聊開。

拘束、古板,不如開放、碰撞。

觀點不夠,還得有經歷,有話題不夠,還得有思想

馬未都往那一坐,王勁松把茶一烹,聊天就開始了。

聽他們聊天,感覺可以聽一整天,因為言之有物。

同樣是文博類節目,《博物奇妙夜》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傳播知識,還把許多中國古代的審美觀聊得輕鬆易懂,簡直可以拿來下酒。

有人問,聊審美有用嗎?

太有了。

它能告訴我們,古人怎麼理解美,怎麼理解這個世界。

還能啟發我們自己思考,現代的很多美,到底美在哪?從哪發源來的?

比如馬老師說,如何理解「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什麼是絲?絲即弦樂器,靠能人巧匠精工製作,斧鑿之跡濃;竹呢,是管樂器,製作簡單,也更接近美。

但最美的是人的聲音,是肉體的聲音。

一個小例子,道出了中國幾千年審美中,一直對自然的推崇與欣賞——

返璞歸真才「最美」。

又比如,馬老師向舞者唐詩逸建議,不用那麼接地氣,要學上古的東西。

因為唐代以前近乎古;宋代以後近乎今。

這麼說真好,把複雜的藝術概念簡單化了。

也讓觀眾馬上明白,哦,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東西,就是不能變,變了就不是它自己了。

重體驗:近距離感受傳統藝術形式

《博物奇妙夜》雖是談話節目,但更看重的是聊天。

聊天,就是在交流中溝通美的概念,聊出來的美才更生動。

所以,請來的嘉賓必須也個個都有關於美的一手絕活

有方錦龍大師帶來的音樂之美

身為樂器頂級高手,他懂三百多種樂器。

單是一種,又能玩出無數效果——

一把五弦琵琶,就能玩轉中外音樂,什麼古琴三弦、印度樂、阿拉伯樂、西班牙樂、古典吉他、現代吉他,甚至電吉都不在話下。

……這玩得還是琵琶嗎?

還有舞者唐詩逸帶來的舞蹈之美

壁畫是不動的,要體驗飛天神女的姿態靈動,就看她。

她一襲古典藍衣,在方錦龍的五弦琵琶伴奏下,舞影翩躚,氣韻非凡,恍惚間就如石壁上的神女突然活了。

陶醉中,Sir突然領會到一件事——

哦,原來雲岡石窟不止是話題,還是引子!

從有趣、有品、有美的古物延伸開去,才能讓中國觀眾更細緻地領略古典文化的魅力。

要知道,了解古代可是有門檻的。

文物大師的博、精、專,非得幾十年功夫下去才行。

但一個節目,已經能做到讓普通觀眾初窺門徑,建立起基礎興趣。

這實在難能可貴。

這兩年,「文物」類綜藝越來越火。比如打造中國匠人精神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央視爸爸精心製作的《國家寶藏》,都是叫好又叫座。

有人說,這類節目的走紅,擊中了現在的「民族焦慮感」;

也有人說,因為物質需求逐漸滿足,所以精神匱乏日愈凸顯。

還有人說,終於到了樹立文化強國形象的時候了。

要Sir說:

給世界看見我們,當然是好事。

但讓我們看清自己,其實更難得。

知道「從哪裡來」,更明白「到哪裡去」。

看透美的根源,才能清醒做出美的選擇。

懂得如何觸摸久遠的歷史,才能貼近一個明明近在咫尺、卻活得盲目的現代。

馬未都在節目里說:

要把文化血脈傳承下去,這是一個文化人的歷史視野,也是一檔文物類節目更高的立意。

Sir聽到這句話,除了贊成,也其實有點心痛……

現代人並不反對傳承。

只是關於「如何傳承」的笑話,我們聽得太多。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姜文那張嘴喲
神作,關於錢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