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小暑過後,排毒正當時,盡量做好「三個三」,排毒事半功倍!

小暑過後,排毒正當時,盡量做好「三個三」,排毒事半功倍!

小暑過後,即將步入「三伏天」!

民間有諺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說的就是,小暑過後,天地間就像個汗蒸房,人體就像在做汗蒸一樣,全身毛孔腠理都張開了。

趁這個時候,來給身體排毒,再適合不過了。

所以,小暑過後,排毒正當時,藉助天時,能使排毒事半功倍。

10大提示「信號」,滿足3個以上,說明你急需「排毒」了

1、便秘——腸道垃圾超標

2、肥胖——高能量食物攝入超標

3、黃褐——斑慢性酒精超標、口服藥物超標

4、痤瘡——高脂肪飲食超標、微量元素缺乏

5、口臭——肺、脾、胃積熱或食積不化

6、十二指腸潰瘍——憂思過度、飲食不節

7、慢性胃炎——腸胃系統垃圾超標

8、腸道易激綜合症——腸道垃圾超標

9、濕疹——消化系統或腸胃系統垃圾超標、精神緊張

10、皮膚搔癢——內分泌障礙,生活不規律

小暑過後,排毒正當時,做好「三個三」,排毒事半功倍!

第一個:喝三杯「排毒茶」

茶水,是最健康的飲品,不僅可以補充體液,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更有利於人體排毒!

想要給身體更好的排毒,可以多喝三杯「排毒茶」:

第1杯:喝蒲公英大麥青汁,排腸毒

取蒲公英葉粉1.5g、大麥苗粉2.5g,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溫水沖跑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又稱為「尿床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更多的毒素垃圾。

大麥苗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並且還含有葉綠素和活性SOD酶,可以幫助緩解腸胃壓力。

二者搭配在一起,有利於腸道通暢,促進身體排腸毒!

第2杯:喝蒲荷陳皮茶水,排濕毒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梔子0.3g

輔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藥0.2g、甘草0.2g、綠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乾薑0.1g、芡實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葉0.1g、馬齒莧0.1g、陳皮0.1g、桔梗0.1g、荷葉0.1g、人蔘0.05g、金銀花0.05g、菊花0.05g、紫蘇葉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凈烘乾,然後取相應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以上24種食材,具有健脾、利濕、排毒的功效,搭配在一起做杯茶,每天一杯,可以健脾祛濕,幫助身體排除濕毒!

第3杯:喝玉蘭甘葛茶水,排肝毒

用百合、桑葉、玉蘭根、梔子、甘葛、蒲公英根、茯苓,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熱水沖泡3-5分鐘,代茶飲即可!

玉蘭根,可起到養護肝臟、修復肝損傷,降低血脂和尿酸等多種作用。

甘葛有效物質,可以改善肝腎功能,保護肝臟健康!

蒲公英,入肝經,可去肝火,排肝毒。

梔子,有保肝利膽之效!桑葉降脂、百合降糖、茯苓抗炎,幾者搭配可多方面養護肝臟。

第二個:按揉、拍打三大「排毒窩」

人身體內的毒素,就像河裡的沙子,會淤堵在水裡有坑、有窩的當地,人體的毒素也是如此,易聚在窩處。

所以,日常多按揉、排毒「排毒窩」,尤其是下面三個排毒窩,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有助於身體排毒!

1、按腘窩

腘窩,就是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為十二正經中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腘窩正中穴位為委中穴。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所以,日常按腘窩,有助於身體排毒!

做法: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腘窩,間斷按壓穴位,也是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2、按腳窩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腳窩裡藏著人體保健要穴——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湧泉穴,可以幫助人體排除腎毒,日常多按摩,有助於腎臟排毒!

做法: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在按的時候要注意力度,因為,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力過猛,稍微有點感覺就可以。

3、拍打肘窩

肘窩是經絡密布的部位,別離有肺經、心包經、心經三條經絡經過,所以按揉、敲打這個部位,能夠掃除心肺的火氣和毒素。

做法:將四指併攏,力度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地,連續拍打左右兩邊數次,拍打時要注意節奏。

也可輕輕按揉局部穴位,以感覺肘部微微發熱、酸脹為宜。

第三個:刮三大穴位

人體身上有很多不同的穴位,有些穴位,能夠幫助我們排毒,可以用硬幣刮這些穴位。

在用硬幣刮之前,需要將其洗乾淨,最好用酒精消毒之後再使用,以免皮膚破損後細菌感染。

1、刮大腸俞穴

位置:屬足太陽膀胱經,大腸之背俞穴,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2、刮小腸俞穴

位置:取穴時常採用俯卧姿勢,小腸俞穴位於骶部,當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一骶後孔齊平。

3、刮天樞穴

位置:位於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10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10肋間神經分支,深部為小腸。

能促進消化,增強腸道蠕動,和體內廢物排泄的速度。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5個信號一出現,說明肝火大了,謹記「二多二少」,幫你輕鬆降火
夏天,這一種「出汗」現象,需要警惕,是中風的前兆信號!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