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村莊里「藏著」一座千年古橋

小村莊里「藏著」一座千年古橋

北宋年間,一條土築橋通過高青縣高城鎮北關村村北口,連接起護城河兩岸,成為貫穿北門裡村和北關村的交通要道。自此,北關村及周邊村莊蓬勃發展,曾一度非常繁榮。1000多年過去了,這座古橋與當地村民共同經歷了滄桑巨變,目睹了小村莊成長的點點滴滴。7月4日,記者探訪了這座傳奇的千年古橋。

記憶:

兩村之間交通要道

人來人往非常繁華

高城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袞龍橋,扳倒井,灰菜柱子,摩天嶺。順王棘,馬駒灣,孔聖文廟,龍鳳山。」不知從何時起,高苑八景就被當地村民編成順口溜,廣為傳頌。作為高苑八景之一的袞龍橋,不僅成為了高城鎮的象徵與名片,同時還承載著幾代人的「鄉愁」。

據高青縣誌記載,袞龍橋位於高城鎮北關村村北口。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此滾鞍落馬,故名袞龍橋。後來,明代邑人王寧出資改為石建築,橋面用青石板鋪成,南北長5.8米,東西寬6.2米,四角各有圓形石基,橋東側石刻「袞龍橋」三字。

「以前橋北有北關大集,那時候人來人往,非常繁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家騎三輪車經過袞龍橋,在聽到我們談論古橋相關的故事時,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橋上天天人來人往。尤其到了夏天傍晚,老老少少們都會自發來到橋上乘涼,更像是一種儀式。村民們點燃了麥秸、蒿子來驅趕蚊子。煙雲在上空繚繞,夾雜著燃燒麥秸、蒿子散發出來的清香,人們往往會談天說地,聊得更起勁。」

土生土長在當地的57歲村民何傳水說,對當地老百姓來說,袞龍橋是吉利的象徵。「以前從袞龍橋附近由南往北走,有個五六米高的大斜坡,過橋拐彎時經常有人一不小心翻到河裡,但從來沒有死傷過人。老人們喝醉酒,從四米多高的橋上摔下去,也從來摔不著人。」

家住西關村的76歲曹玉岐說,這座千年古橋一度成了當地大人孩子們的集合點。「那時橋上可有看頭了。我小時候經常從護城門西門跑到袞龍橋上玩,和小夥伴們在袞龍橋與護城河之間爬上爬下。玩累了再去摸摸順王棘,也會去看扳倒井和孔聖文廟。」

袞龍橋連接著北關村與北門裡村,成為兩村之間重要的交通要道。「改革開放以前,橋南頭有個大場院,人們還會聚集在這裡看電影、聽書、唱戲。」北門裡村72歲的朱興菊說,那時候,村裡一半以上的人都在橋上乘涼。每逢下雨,男孩子們還會下水摸魚。「去朋友家裡尋不到人,來橋上准能找到。」

「袞龍橋下有條護城河,護城河流經周邊8個村莊,分別是北門裡村、北關村、東門裡村、東關村、南線河村、北線河村、西關村、和平街村。」王辛珍說,護城河南岸曾有一段四五米寬的護城牆,城牆上有很多豁口,極有可能是作戰時大炮轟的。「後來,老百姓以護城牆為分界線,牆北側的村莊被稱作北關村,牆南側的被稱為北門裡村。」

現狀:

清理河道垃圾,

修繕古橋舊貌換新顏

記者看到,歷經千餘年風吹雨淋日晒,橋東側石刻的「袞龍橋」早已模糊不清。橋四角各有圓形石基,但明顯有了不同程度的殘損。新修繕的橋面使用水泥石,取代了最初的青石板。橋兩側新增了石制護欄。

「最早護城河水很清,但後來開始有人往裡倒垃圾。漸漸的,河裡垃圾越來越多,最終整條河就被垃圾填平了。」72歲朱興菊說,四五年前,當地政府安排多輛大型機械,將垃圾挖起並運了出去,現在看上去更加乾淨美觀了。

2010年7月16日,袞龍橋被列為市級重點保護單位。為進一步保護古文物,五六年前,高青縣政府出資,對袞龍橋進行了重新修整。「重修後的橋,做工看起來更加精緻、美觀,但失去古橋原有的面貌了,只有橋洞和石刻處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北關村一位80歲老人摸著袞龍橋說。

據當地80歲王辛珍回憶,以前袞龍橋只有平鋪的青石路。「一塊石頭一丈大。過往行人很多,久而久之,青石塊被踩得非常光滑,但很少有人在青石頭上摔跟頭。」

「過去常見的老傳統、古做法都見不上了。」何傳水說,以前溝里溝邊都是紫穗槐條,家家戶戶都用它來編土籃子,現在很少見到那種材料,也很少能見到人們編土籃子了。

「解放後,曾繁榮一時的北關大集沒有了,就連過往行人也明顯少了很多。40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都到縣城裡買房、打工,不少老人也都搬去城裡幫孩子們看孫子、孫女,只剩下我們這些年紀大的老頭、老太太在這住了。」北關村80多歲的姜大爺說,現在趁節假日,偶爾會有遊客過來參觀、拍照,但不一會兒就都走了。

展望:

希望更多人留在家鄉,

留在袞龍橋

「話說趙匡胤,捨命打江山;天下未太平,戰馬不離鞍;這年又東征,大軍下高苑;前後大營扎,糧草靠河船;連戰皆失利,攻城久不陷;賊兵追趕緊,落荒匹馬躥;夜宿橋頭上,夢驚橋下翻;棘棵急接駕,針刺順王安……」為讓更多人了解當地歷史典故,西關村村民曹玉岐特地寫下了這首詩。

「與旁邊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行人車輛相比,袞龍橋更顯落寞。」曹玉岐說,他寫詩的目的,也是為了宣傳紀念袞龍橋。希望越來越多的村裡人,能夠留在家鄉、留在袞龍橋。

記者發現,袞龍橋東北方向的泥土地里,生長著兩三顆並不高大的棗樹。「這可不是普通的棗樹。普通棗樹的刺朝上長,但這棵「順王棘」,是向下彎著長刺的。」北關村一位50歲左右的村民指著一棵「順王棘」說,一枝一葉總關情。袞龍橋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據在場的另一位村民介紹,以前趙匡胤從袞龍橋上掉下來,因為橋高水深,橋下還有很多帶刺的棗樹,隨行之人都以為他必死無疑了。「隨行士兵下去查看時,卻發現趙匡胤並沒有傷及生命。原來,該處棗樹上的刺都是朝下長的,趙匡胤才幸免於難。袞龍橋附近的「順王棘」也因此得名。

在袞龍橋南側,種植了不少黃瓜、絲瓜等蔬菜作物,住宅房丁字路口處,有三四位老奶奶正湊在一起拉家常。幾個人中,年紀大的已有80歲高齡,年紀小的也在55歲以上。「現在出來的人少了,大都待在空調屋裡,我們幾個吃完飯就出來拉呱,習慣了到袞龍橋上乘涼,一直到晚上八九點鐘才回家……」

為提升全鎮的精神文化水平,高城鎮對於袞龍橋及其周邊規劃,已有了初步設想。據高城鎮黨委委員韓立鎮介紹,他們鎮上計劃將王字屋、袞龍橋、扳倒井、狄城遺址、魯仲連墓等景點串聯成片,打造成旅遊綜合帶。「我們還將在附近設立採摘、垂釣等項目,建立綜合文體廣場,建成圖書館、電影院等場所,以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到此旅遊觀光,同時將當地村民留在袞龍橋、留在家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鞏悅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壹點 的精彩文章:

濱州這四個所學校已合併,看看有你的母校嗎?
航空工業試飛中心呂強:匠人之心 追求極致

TAG:齊魯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