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一《圓桌派》有番外篇 先聽聽早期《鏘鏘》怎樣評價姜文

周一《圓桌派》有番外篇 先聽聽早期《鏘鏘》怎樣評價姜文

三人行鏘鏘

我知道你還在

關注

姜文能在當今社會保持追求很不容易

音頻資源

本期嘉賓:楊早、孟廣美

姜文話題

精選

7月9日,《圓桌派》最新一期番外篇,邀請的嘉賓是姜文。因為7月13日,姜文的電影《邪不壓正》就要上映了。在圓桌派的低配版《鏘鏘三人行》節目里,姜文總共做客了5期,都是趁著宣傳新電影的時候來的。那個時候的鏘鏘,想請誰就請誰,各界名流也是樂得賞光。之後,鏘鏘每況愈下,真的就成了馬後炮節目了。

大家都要收視率,能引領話題,是一個節目最理想的狀態。能跟著話題蹭熱點,也至少收視有保障。而話題都過去了,新聞變成舊聞了,再馬後炮。這節目要麼是應付觀眾,要麼就是觀眾太愛這節目了。鏘鏘的觀眾顯然是後者,因為愛而愛,喜愛主持人,喜愛嘉賓,愛屋及烏的喜愛著節目里的人和事。

嚴歌苓做客過《鏘鏘三人行》,有人問嚴歌苓「你最想合作的導演是誰?」嚴歌苓脫口而出:「姜文。」李安看了《太陽照常升起》後讚歎:「姜文的才氣遠高於我。」王朔眼高於頂,卻極其欣賞姜文:「中國需要這麼個人。有他在,我們才好說。」至於馬未都,年輕時候的姜文是他家的常客。所以,我想竇文濤,也是推崇姜文的。就像他在節目中說的「我覺得姜文有追求。」

這種追求就像,現在大家都在說的第五代導演,而姜文不屬於這個範疇。他更像是一個自立門派卻又孤軍奮戰的俠客。別人拍喜劇片,他不拍,別人拍正統片,他不拍,別人跪著去掙錢,他就是要站著把錢掙了。一部《讓子彈飛》可以讓他封神,問題是他剛起步,就主演了《紅高粱》、《芙蓉鎮》、《北京人在紐約》這樣現象級的影視作品,之後轉型做導演,又拍出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鬼子來了》這樣的高口碑電影。

接受《十三邀》採訪時,對於許知遠關於反叛情緒的問題,姜文給出了模糊的答案「所有的想法都是在表達自己」,他覺得人生都是建立在誤讀之上,這也是其作品獨特性所在。這一定是他真實的所想。就像在《圓桌派》片花里說的,你們以為的人設,在他這裡就是誤解。你們去揣測那些帶有強烈隱喻色彩的電影,其實只不過是他在認真做一件事情罷了。

姜文對馮小剛說過關於好電影的問題。他說:「電影應該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的東西是葡萄,很新鮮的葡萄,甚至還掛著霜,但你沒有把它釀成酒,開始時是葡萄,到了還是葡萄。另外一些導演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知道電影得是酒,但沒有釀造的過程。上來就是一口酒,結束時還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這酒既不是葡萄釀造的,也不是糧食釀成的,是化學兌出來的。」

這可能就是導演們之間的差距。一個追求極致,一個被資本包裝和裹挾。如今的中國電影屬於資本系,當資本家揮舞著大把鈔票,有幾個導演能禁受得住誘惑,張藝謀的《三槍》、馮小剛的《私人訂製》,陳凱歌的《無極》.....放眼望去,姜文可能是華語電影最後一塊遮羞布,當然這是個偽命題,像賈樟柯、顧長衛、徐皓峰、寧浩等等等優秀導演的作品也不曾令人失望,但你別忘了,姜文首先是個演員,其次才是個導演。

寫到這裡,我腦里突然閃現出一個很可怕的想法。如果在目前,中國的電影行業,能出現10個和姜文一樣的人會怎麼樣?可能姜文是最棒的電影人之一,那如果一下子出來10個和他一樣絕頂聰明的人?先不說黨國能受得了不能,我怕觀眾也受不了了。

稀有動物,就像鏘鏘,還是留個少數人欣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人行鏘鏘 的精彩文章:

李玫瑾:6歲後再給孩子樹立正確觀念?為時已晚!

TAG:三人行鏘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