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功、有才、自負而殘暴的亡國之君楊廣

有功、有才、自負而殘暴的亡國之君楊廣

免費訂閱

| 讀史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有品有趣有態度。

隋煬帝楊廣(569-618),隋文帝楊堅次子,母獨孤皇后。604年8月13日(仁壽四年七月十三日)即皇帝位,隨後偽造文帝遺詔縊殺楊勇,翦除了對自己帝位的威脅。

史學家指出,楊廣弒父純系唐朝史官編撰。

楊廣主政後,對於國政,也有恢宏的抱負,並且戮力付諸實現。他巡視邊塞拓、開通西域、推動大建設。然而最終因人民負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窮兵黷武,遂以殘暴留名於世。有人拿商紂王、秦始皇等與他相比,並稱暴君。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在人民大起義的打擊下,部下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618年4月10日將他縊死於江都(今江蘇揚州)。

楊廣在位13年,「統一江山」、「修通運河」、「西巡張掖」、「三游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

千古一帝

楊廣的年號叫大業,千秋大業的大業,這兩個字也是楊廣親手圈定的。在《二十四史》的帝王年號當中,這是最大氣磅礴的兩個字。

大隋世祖明皇帝(隋煬帝)楊廣,乃一直被歷來的史家貶為一無是處的暴君。那麼,我們看看這個暴君究竟做了什麼事?

1、開鑿京杭大運河:

開鑿南北大運河,成為了貫通南北的水路,加強了南方與中原的聯繫。與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一樣,是名垂千古的偉大功業。唐代詩人皮日休曾經這樣評價過大運河:「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2、協助隋文帝統一南北:

楊廣率軍進入建康城後,斬施文慶於石闕下,以謝三吳,封府庫,資財一無所取,受到天下人稱讚。

3、創立科舉制度:

正式確立科舉取士制度,並且興辦學校,敦獎名教,統一經學,整理圖籍,儒道佛三教並重,積極影響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從此,無論門第高貴還是出身貧寒的讀書人,都可憑藉才學做官。

4、促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在隋煬帝的大力提倡下,南方文學成為正統。隋代書法藝術亦綜合南北,為唐代書法的統一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5、促進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

隋朝的糧食及其他物質的貯備非常充足,其倉庫的富實是中國歷史很少見的;手工業在前代的基礎上也有所發展,揚州是當時全國造船中心;興建東都後,洛陽的商業比長安更為繁盛。

6.營造東都洛陽

意在控扼山東,強化中央政府控制能力。洛陽,物產豐富,運河通航後,有利於關中與江南的維繫控制。他又「徙天下富商大賈於東京」(《隋書》),既削弱了地方豪強的勢力,又繁榮了東都。此舉可謂國防、政治、經濟一箭三雕,意義深遠。

7、加強了國防

掘長塹、置關防、修馳道、築長城等大型工程,加強了國防。出塞北至草原牧場,馴服突厥,被尊稱為聖可汗。

8、親自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西巡張掖)

親臨青海,擊破吐谷渾,於其地設置郡縣,並且西出玉門關,經略絲綢之路

9、建立天朝體系

大業三年,啟民可汗來朝入貢,尊隋天子聖人可汗;

大業四年,倭國主多利思比孤第三次遣使入貢;

大業五年,吐谷渾等西域諸邦向隋帝國稱臣進貢;

從此影響中原王朝一千五百餘年的天朝體系就此開始,直至清廷甲午戰爭的失敗。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情景,不知將推遲多少年。

也可以說,秦始皇做過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沒有焚書坑儒;我們還可以說,隋煬帝做過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貞觀時代遠不及他大業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譽,隋煬帝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

魯迅有篇文章,說一戶人家生了孩子,親友去道賀,有的說,這孩子能當官,有的說,這孩子能發財。家人很高興。有個人說,這孩子遲早會死的。被扁了一頓。你要既不想說假話,又不想說實話,那你就說這孩子,啊哈啊哈啊哈啊哈啊哈哈哈哈哈哈。

對比楊廣和李世民

和李世民比較起來,楊廣並不壞,和古中國的許多帝五比過來,楊廣更不壞。楊廣是個苦孩子,因為他遇到了表侄李世民了。楊廣口碑越壞,聲名越狼藉,越能說明歷史的虛偽和醜惡。胡適比較文雅,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實,歷史更像一個青樓女子,有時甚至還不如。分析楊廣和李世民,我們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1

從做好事的角度看

從政績看,李世民除了早期出征以及與民休息減輕賦稅,外加一些聽得魏徵意見以顯英明的故事外,其它沒有什麼建樹,而楊廣呢?結束了從三國到南北朝長期南北對峙、分裂的局面,實現周秦以來第二次天下大統一;他復開學校,創置了科舉制,為國家選拔人才,為後世提供招賢納士的經驗,科舉制度被稱為中國文化的三原色之一;他整理古籍、經通西域、撫御外患、寬減刑罰,功不可沒。特別是用6年時間完成了開鑿運河,全長5000華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程最長、最為雄偉的一條人工運河,給運輸和水利帶來無限便利,潤澤後世,時至今日不竭。

楊廣頂著滾滾罵名幹了一件大事,開鑿大運河,但他出發點絕對不會像有的人想的那樣,為了到揚州看瓊花方便。楊廣干這件事,對自己並沒有直接的好處,它謗毀自身,苦難當代,利潤的是千秋後世,包括李世民都是受益者,一邊得到了坐江山的種種實惠和便利,一家歪曲事實修史罵人家不是東西,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有失厚道。要論胸懷氣度和目光,楊廣更勝一籌。我們不能因為役民辛苦甚至累死,就全盤否定決策者。時至今日,修路架橋還有事故還有人不幸遇難呢,何況是有科學不發達的古代?!

2

從幹壞事的角度看

說楊廣為了當太子,虛偽矯飾,處心積慮,這未免有點求全責備,站著說話不腰疼。選拔知縣知府的科舉考試,還得寒窗苦讀若干年,競爭還那麼激烈呢。何況是當太子,誰不想坐江山,作些努力做些手腳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楊廣是這樣,李世民也是這樣,而且楊廣奪嫡的酷烈程度遠不及李世民的玄武門兵變。

說楊廣弒父,正史上沒有記據。《隋書》是李家王朝編的,有駱駝絕對不說成馬,該書都沒有說他弒父。司馬光根據野史的記載,在《資治通鑒》裡面說楊廣奪嫡很血腥,目的是警示後人,事實不一定如此。為增強教化效果而歪曲基本事實的事情並不少見,倒也沒必要太較真。

楊廣殺了大哥楊勇,而對幾個弟弟並沒有下刀子,小弟楊諒起兵謀反,按律當斬,被他打敗後也不過把他幽禁起來,並沒有殺死。看看李世民呢,玄武門兵變,用箭射死了大哥和三弟,不僅如此,將年幼的侄子也喀嚓了,李淵「兩子十孫同日並命,不得己而禪位」。

楊廣三征高麗、三幸江都、兩巡塞北、三臨涿郡、一遊河右,還親自出征吐蕃、吐谷渾、高昌、薛延陀、南詔、琉求等國,好大喜功,消耗民財,破壞生產,人民痛苦不堪。李世民也出征吐蕃、吐谷渾、高昌、薛延陀等國,兩次親征高麗,無功而還,在第三次出征籌備中身亡。史書沒有關生產破壞人民痛苦的記載,但估計不能少,難道李世民打仗的成本會比楊廣大幅度降低?

楊廣殺高熲,李世民毀魏徵墓碑,賜劉洎自殺;楊廣信方士之言誅李渾一家,李世民信方士之言欲盡誅武氏,而且因張亮名字合了讖緯,殺死張亮,籍沒其家;楊廣信任道士潘誕配製長生不死葯,但潘誕提出要用童子的骨髓入葯,楊廣大怒,立即將其處死,李世民自稱不信道教長生不死傳說,結果卻吃延年葯而死;楊廣的孫子被李淵擁立為恭帝,不久篡位。李世民死後兒子繼位為高宗,卻被小老婆武媚所篡。

在奢侈程度上,李世民比楊廣也好不到哪去。楊廣遷都洛陽,不是單純為了享樂,有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原因,開鑿運河同樣如此。如果是愛下江南是為了看瓊花納美女,可他還去了山東,還去了塞北,還去了遼東,難道也是為了旅遊觀光?李世民呢,他干預史官修史,後人看不到太多他的劣跡。但屢偶也能窺見一斑,貞觀二十二年,他快死了,對太子李治說:吾居位已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勿以為是而法之。人即將死,其心也善,其言也切呀。

3

從個人能力素質看

楊廣和李世民都是排行老二,都是從兄長那裡奪嫡當了太子。立長子為太子,是祖制和習俗,隋唐也不例外。但後面事情有變,不管是皇帝老子改變主意,還是其他皇子威逼改弦更張,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其他兄弟才能和實力超過了長子,而且超出許多,不僅是奧迪和奧拓的差別,甚至是汽車和騾車的分水。李家老大和楊家老大當太子時,他倆歲數都不大。年紀小,閱歷少,誰高誰下還看不出來。隨著歲月流逝,諸皇子逐漸長大成人,高下就分出來了。

李世民有列土開疆的萬丈雄心,楊廣難道沒有?李世民有顯赫軍功,先後平定了李密、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劉黑塔、蕭銑、薛仁杲等武裝集團,楊廣難道沒有?李唐的人有目光,發現李老二比李老大出色,楊隋的人就是瞎子聾子 啞子外加傻子,放著現成的太子不拜,吃飽撐的非要冒風險把楊老二架弄成太子?

我們再來看兩人的業餘愛好。李世民愛好比較單一,最擅長弓馬騎射。楊廣興趣愛好比較多,善詞詩,能草書,擅飛白,工丹青,富收藏。他在洛陽觀文殿後修妙楷、寶跡兩台,裡面藏法書和名畫。楊廣的文學修養挺高,也過不少豪放雄渾的詩,後人認為唐詩受隋朝影響較多。

總之

「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惡,但一罪也不能廢百功。」評論隋煬帝,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功不折罪,瑕不掩瑜,歸根結底隋煬帝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可謂千古一帝,因為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建樹最多的皇帝之一。然而他又是一個人生極其複雜的君主,一個集文士、武帥、陰謀家、野心家、暴君等眾多角色於一身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十大吉祥植物,你了解多少?
宋朝為何能以半壁江山,創造出超越漢唐的文明?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