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來西亞的大雨和膠林

馬來西亞的大雨和膠林

要怎樣去界定這本書?一個個獨立而又千絲萬縷的短篇故事,情節像是蒸騰的水汽。第二人稱的敘事,遊離和跳躍的語言,猶如作者的夢囈。有莫言的幻妙神秘,有餘華的自然靈動,甚至帶點王小波的大膽可愛,黃錦樹用純粹的文學探討身份認同、生死輪迴和宿命的母題。明明是低緯的綿暖柔情,他的文字里卻始終透露著殺氣,雨變得黏濕而渾濁,近乎血液的質地。其漠然和冷靜讓我想起馬爾克斯的《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同樣是面對不可改變的宿命,聖地亞哥沒有任何抵抗的可能,母親卻說,辛死了,給我你的種子,我要把他生回來。

讓人沉醉的是憂傷的基調和歷史的厚重感——「中國人下南洋」、「日本人來了」。42歲的黃錦樹擁有一台時光機,不斷重回膠林里的小棚屋,父親沉默地泡著咖啡,母親的子宮和雨林的土壤一樣肥沃,老虎可能來過也可能沒有到來。每一個人物命運的錯置,都是一曲嶄新的變奏,有近乎平行時空的意味。駱以軍說,《雨》是失落時間的再造。

黃錦樹於1976年生於馬來西亞,祖籍福建,1986年9月赴台灣留學,之後的三十多年常在台灣居留和工作,早已超過其在馬來西亞的時間。「那是北方。中國文學與文化的大本營。當年我們的父祖輩離開的地方,即是北方的南方。」 以黃錦樹為代表的馬華文學長期處在一個「沒有位置的位置」。黃錦樹曾在訪談中說:「鄙視鏈是這樣的,中國大陸文學——港台文學——其他,我們屬於其他。馬華文學不是鄙視鏈的最底端,最底端已經消失了,比如菲律賓文學泰國文學印尼文學。我比較悲觀地認為馬華文學遲早會消失。只要華文教育一消失,馬華文學就會跟著消失。」以至於,「為什麼要讀馬華文學」,是一個問題。而我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只慶幸於與這本書的相遇。《雨》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馬華文學作品,但是親切、似曾相識。

靠割膠乳為生的人不愛雨,季風雨來的時候會望著林子發獃。昨天中午下雨了,我望著窗外的水泥森林,想像著辛的故事,好像就填平了心上的一塊角落。感謝黃錦樹。

喜歡電影,時尚,DIY活動,音樂,書籍?請關注我們並收到有趣的歐美生活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羯羯倪 的精彩文章:

置身叢林、簡單溫馨
環繞在湖面四周的酒店

TAG:羯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