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為何建造兵馬俑 兵馬俑如何陶制而成的

秦始皇為何建造兵馬俑 兵馬俑如何陶制而成的

原標題:秦始皇為何建造兵馬俑 兵馬俑如何陶制而成的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那麼秦始皇為何在自己的陵墓中建造那麼多的兵馬俑呢,兵馬俑又是如何陶制而成呢?


兵馬俑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出土後由於空氣乾燥,顏色就慢慢地脫落了。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馬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人、馬車和軍陣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


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鏽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有差異 。



兵馬俑是用做殉葬,中國在古代曾有過人殉的制度,但從西周后期開始,這種制度因不人道而漸漸被廢掉.到春秋時期,實行人殉的只有秦國一個了,所以東方儲國認為秦國是蠻夷之邦的主要原因.後來,秦國也廢止人殉,而改用陶俑代替活人.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漢代.漢代的兵馬俑也很有特色的.


秦始皇主要靠武力征戰六國,所以秦始皇希望在死後將起軍隊帶到地下,一方面來保護自己的陵墓,一方面來宣揚自己的軍威,最重要的是一種陵墓制度!

文章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結婚平均結婚年齡是幾歲 南北朝時期女子平均13歲出嫁
《百家姓》是如何排序的 為何以「趙錢孫李」開篇

TAG: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