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書筆記 財富自由之路

讀書筆記 財富自由之路

你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嗎?

篤信自己的未來從某個點開始會是呈指數級增長的曲線。

在智力上、知識上、經驗上,複利效應對每個人都是存在的。因為我們生活在知識變現越來越容易的時代,知識的習得和積累必然是有複利效應的,多喝點毋庸置疑。

有些人格外自信,是因為他們篤信自己的未來,讓他們真正自信的是那個看起來還需要經過漫長等待但其實很快就會到來的瞬間。

所謂「個人財富自由」,是指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財富自由根本不是終點站,而是一座里程碑,在那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注成長,而不是關注成功。為什麼呢?因為當成功發生的時候,它已經成為過去。

起步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最少必要知識。當需要某項技能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裡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識,然後迅速掌握它們。這就是入門階段,然後就是用,並且專註於改進。

「也許我不適合干這事吧」 絕對是一切失敗者的墓志銘。

你認真考慮過自己的商業模式嗎?

個人商業模式的基本分類:

一份時間出售1次。

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創業和投資,事實上就屬於第三種。

如何優化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

很常見的是提高「時薪」,常見的方式有磨洋工,喊高價。跳槽就是很典型的一種方式,但從長期來看,這樣做是不明智的,其結果也是很明確的:你見到多少人通過磨洋工或者頻繁跳槽獲得財富自由的?

你最好,事實上也必須,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不應該關注「價格」,因為它只是「估值」, 而應該關注「價值」,而且是「不斷增長的價值」。

單位時間的市場售價無論如何都是有玻璃頂的。

即便我們拿著薪水給別人打工,我們也要盡量成為「給自己打工的人」。「給自己打工」的人,總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於是每一個任務都會完成的更好。這樣極大地優化了自己的個人商業模式,把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出售了兩次:一次是把時間出售給老闆,換取了薪水。另一次是把時間出售給自己,換取了成長。

如何啟動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

一切內容製造都可以做到把「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你的產品必須滿足消費者以為的剛需。

如何優化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把時間投資在自己的成長上最划算。如果你相信你未來能賺到很多錢,那你就明白:在早期,無論費多大勁攢下來的錢,都不過是「小錢」,一二十年後,那一點點錢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成長的方法只有一個:持續學習。

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究竟是什麼?

你可能擁有三種財富:注意力、時間、金錢。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隨意調用且能有所產出的資源。

學會花時間換取注意力的持續。比如夫妻之間的溝通,用大量時間進行溝通,最終可以不被無謂的干擾,讓注意力有更多持續的機會和更多產出的力量。

你的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鎖是什麼?

被困在永恆的當下。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在放棄部分安全感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獲得的。

活在未來的最樸素的方法是什麼?

「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的多。

所有聰明的人都會為自己做兩件事:儲備人際價值,到人際價值高的地方扎堆。

做得正確就會有好結果嗎?

若你是正確的,別人都是錯誤的。這時「你的正確」才具備很大的價值。

聽大多數人的意見,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

「證明自己正確」並不是學習的任務和目標。

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還是死的?

若你能夠善待自己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可以給你足夠的善待;若你能寬容的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能夠給你足夠的寬容;若你是個足夠認真生活的人,你的世界打抵會認真地對待你。

你為什麼看不到別人的好?

你在某個或某些方面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認,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態平和,才可能開始覺得「誰都挺好的」。

無論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去,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錯」和「不好」上。若有空閑的注意力,可以看看哪些人哪裡做對了,哪裡做得更好,以便我吸收經驗,獲得成長。

總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與他人作比較,最終發現當下的自己就是不夠「OK」。在這樣的時候,就要告訴自己:我們是「活在」未來的人,所以,即便要比較,也應該比較未來,而不是當下。

證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長才重要,因為成長如果成功,證明就自動完成了。

你知道自己有個所有人都有的惡習必須戒掉嗎?

抱怨。抱怨,只是一種無能的表現。當遇到什麼麻煩或什麼不順利的事情,能解決就解決(能力),解決不了就承受(堅韌)—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只要我發現誰在抱怨,就說明過去我選錯了。觀察一下就會知道,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說著說著就開始進入「表演」狀態。珍愛生命,遠離抱怨和抱怨之人。

究竟是什麼在決定你的命運?

價值觀:

知道什麼好,什麼更好,什麼最好。

或者,知道什麼重要,什麼更重要,什麼最重要。

選擇決定命運,決定命運的是價值觀。因此,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一個人的是價值觀。在價值觀養成的過程中,最應該小心迴避的陷阱只有一個:以偏概全。

究竟是什麼在決定你的自驅動力?

正確剛需的是一切驅動力的源頭。

俞敏洪說過,優秀是一種習慣。在這裡,「習慣」只不過是「剛需」的另外一種說法。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在眾多「正確的剛需」中,最關鍵、最核心的是什麼?耐心。目光短淺的根源是一樣的:急切的想要改變現狀。

你有沒有想過究竟什麼是落後?

人的感覺是有偏差的。接近90%的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處於平均水準以上。

至少要有兩個屬於未來的目標: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為了生活而出賣自己的時間。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後,成為前20%,甚至1%。

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比較是相對的,相對是沒有盡頭的。

多維度打造競爭力。看到跨界的機會絕對要一把抓住。

究竟是什麼決定你的價格(估值)?

在市場上,決定價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

與這個世界產生強聯繫,是增強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

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

換位思考,換位的對象通常不是指個人,而是指整個世界。

我是如何生生錯過一次升級機會的?

有些觀念,即使你覺得與你有關,它也不一定會起作用;反過來,如果你覺得與你無關,那麼它一定不會起作用。

有些觀念真的很重要,但它們要麼太簡單以致被輕視,要麼太過違背直覺以致讓人無法相信。

最有可能讓自己錯過轉折點或升級機會的是:覺得那觀念雖然有道理,但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有沒有一定不讓自己錯過升級機會的辦法?

耳濡目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見到那些「真正做到了」的人很重要,見到那些「確實有缺點」但「竟然也做到了」的人更重要。不要把自己隔離開來,要想盡辦法讓自己接近那些優秀的人。背後最重要的機理:不再認為「那和我沒有關係」!

你天天刷牙嗎?又我為什麼問這麼奇怪的問題?

每天需要給自己洗腦:

學習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本身就是最好的洗腦方式。

只要我投入時間和精力,從長期來看,沒有什麼是我學不會的。

我學會的東西越多,我再學新的東西時速度就越快。

我不應該與別人爭辯,因為我不想傷害他們;我也 不應該被他們影響,因為我不想傷害自己。

但凡重要的道理,只能靠「過分」的重複才能在大腦里形成新的溝回,否則,那道理就只能成為無濟於事的耳旁風。

你想不想要一個人生的作弊器?

學習能力的進階無非包括如下3個階段:

能學會有人手把手教授的技能。

能學會書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能學會沒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真正讓你卓越的,是你必須走入的第三個階段:

你不僅能學會沒人能收不收教你的東西。

你甚至能學會連書本上都找不到的東西。

再送你一把萬能鑰匙你要不要?

相比錢能力更重要。盯著自己的能力看,盯著自己的能力成長,才是真正的「鑰匙」。

當你遇到被鎖上的鎖頭是,要想到—應該去別的地方找鑰匙。

把「堅持」這個概念從你的操作系統中刪掉行不行?

我一向有個看法:若覺得某件事需要努力和堅持才能完成,那這件事大抵從一開就註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堅持,說明骨子裡不願意做啊!骨子裡不願意做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好,也不可能做成的。

無論做什麼事情,在開始之前,都要想盡辦法為這件事情賦予極其重大的意義,甚至多重重大的意義。

當你決定習得某項技能的時候,除了賦予它很多正面意義,還可以為「沒有它的存在」賦予很多負面意義。另外,想辦法去尋找擁有那項技能的人和人群,盡量與他們共同度過大量的時間。社交,從來都是學習活動的一部分。

你生命中最值得拚死守護的究竟是什麼?

重複,是笨拙達到熟練的唯一通路。

是否「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不僅重要,而且最重要。如何呵護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無論什麼事都是有方法論的,越是重要的事,越是必然有方法論存在,而且越是必然有更好的方法論存在。

你知道投資領域實際上是另外一個鏡像的世界嗎?

「左側」世界,更依賴技能。「右側」世界,更依賴運氣,投資身處「右側」世界。

在「右側」世界裡,哪怕是一模一樣的行為、方法、理論,都很可能(也不一定)會與它們在左側世界裡截然想法的結果、效率、或者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世界裡,所有聰明人對一切問題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看情況」(即,要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為什麼就算有錢也不一定有資本?

錢要成為有效的資本,至少要考慮如下3個要素:

資金的金額

資金的使用時限

資金背後的智慧

投資的重點並不在於盈虧絕對值,而在於盈虧比例。把焦點放在盈虧比例上,而不是本金或盈虧金額上。

不能心平氣和地被「判無期徒刑」的資金,就別假裝資本混跡江湖了。

你真的沒有投資機會嗎?

GAFATA(Goole, Amazon, Facebook, Apple, Tecent, Alibaba)很可能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把握的機會。

沒有錢能不能投資?

股票市場選擇一個你認為可能會持續成長的企業,接下來只要在閑暇時關注這個企業的財報和其他新聞,每月只看一次數據。

每一個思維漏洞都必然導致決堤,資本越多,決堤效果就越驚人。

你以為投資是靠冒險賺錢的嗎?

行動者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避險,而不是如何冒險上。

永遠不要「all in」,這在很多時候不是空話,真的要放在心上。

最安全的投資策略什麼?

投資成功的核心方法論:低買高賣。

所有的投資「功課」都是在投資之前完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總說 的精彩文章:

TAG:周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