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支教,我為你正名!

支教,我為你正名!

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

朴樹 

00:00/04:54

在這個拿起鍵盤就可以當英雄的網路時代,「言論自由」體現的淋漓盡致。一件事情被轟炸到網路上,不管真實與否,先拿起鍵盤批判一頓成了網友的普遍作風。

昨天微博上有人問我:來葉城支教安不安全啊?

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點懵,問博友:你是指哪方面啊?

她回復我說:我本來是要來葉城支教的,但是看到新聞之後有點怕,在想要不要來支教。

我說:不會啊,我是本地人,現在治安很好的。

她說和治安無關,然後給我推送了一條新聞——一位女大學生下鄉支教遭強姦。

看了她推送的新聞,我才知道,她說的安全是支教過程中的保障。我不是支教老師,但是我身邊有很多從內地來葉城支教的大學生,從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出來:支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那條新聞的評論區的評論全是轟炸支教,將支教妖魔化,農村人躺槍又背鍋。有人評論支教根本改變不了什麼,有人說支教就是浪費大學生資源云云。

好似他們都是受害者,一直蟄伏,只等一個契機揭竿而起。

看到這樣的評論,我覺得又氣憤又可笑。氣憤的是支教本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幫助貧困落後的孩子走出去,怎麼就因為一條不知真假的「新聞」而變的毫無意義作秀了?甚至是危險的事了?可笑的是很多人並沒有過支教經歷,卻也人云亦云,抨擊支教。

類似的評論層出不窮,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我從開始一一回復,為支教正名,到最後我自己被轟炸,甚至微博還有人私信咒罵我的時候,我大概明白:支教不可怕,可怕的是流言。

很多準備去支教的人看到這些評論,考慮到自己的人生安全,開始打退堂,將支教拉進人生黑名單。有些還加入到了惡化支教的隊伍中。

很多人通過《盲山》看到了偏遠山區的惡,卻沒有看過《飛揚的青春》里在支教的同時自身心態發生改變和洗禮的不悔青春。

支教真的像評論中說的那麼可怕嗎?那樣沒有什麼用只是作秀嗎?回答當然不是!

電影《童話先生》給出了更好的答案。

影片講述一個名叫「曹操」的老外,原本是一個不得志的童話家,因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中國的山區需要一名支教老師,於是曹操不遠萬里按圖索驥找到了那個小山村,一同到來的還有李穎。

山區的落後讓村長的思想還停留在八國聯軍侵華時代,對這個「洋鬼子」並不歡迎。既不受歡迎,語言有不通的曹操還是選擇留下來。用不一樣的教育方式成為了孩子們的朋友,並教會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說故事。

而曹操在教孩子們的同時,在李穎的幫助下自己不僅學會了漢語,也得到了很多靈感,寫出了很多通話故事,成為了一名童話故事家。

山區的孩子也因為李穎和曹操的到來,學到了很多聞所未聞的東西,李穎教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曹操教學生大自然的知識,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質的飛躍。

支教的確存在潛藏危機,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的否定支教的意義。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教孩子們的時候,孩子們也會教會你很多東西。

有那麼一瞬,他眼裡的求知慾觸動你心底的柔軟,你會覺得支教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魅力葉城 的精彩文章:

TAG:魅力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