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不是電影,是現實

《我不是葯神》不是電影,是現實

以往我們在院線看完反應社會現實的韓國、印度大片,總是感慨我們中國始終沒有這樣既有商業價值又有社會性的好片,最近上線的大熱片《我不是葯神》,終於讓一直擔心國產電影的影迷們大舒了一口氣。

電影講了一個賣葯的故事,賣的葯是白血病人的救命葯。身患絕症的人們掙扎在生死線的邊緣,等待著藥物的救贖好與病魔抗衡,看哭了無數網友。

看哭是因為這些故事都太真實,血淋淋的真實。

「一個普通家庭與貧困的差距,也就隔著一場病。」疾病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的劇烈痛苦,更意味著巨大的治療成本,對一大家子的經濟綁架。整個家庭可能因為一場病,由富裕小康直接掉進貧困,並一蹶不振。

一場大病

摧毀一個家庭

1

還記得被疾病奪去生命的青年魏則西嗎?

2014年,大學生魏則西罹患「滑膜肉瘤」,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病情不見好轉。

最後他們通過百度搜索找到北京一家醫院,醫院聲稱和美國斯坦福大學有合作,採用最先進療法。

魏則西全家滿含希望接受所謂的「CIK生物免疫治療」,可是最後魏則西從同學那裡得知這種療法因為效率太低,早就被美國淘汰。

花光了積蓄、借債、捐款,經歷了惡性的詐騙,這條年輕的生命還是含恨而終。絕症,讓他們遭受精神和肉體的雙重痛苦,也帶走了這個家庭最後的希望。

2

去年,一位4歲女童突患腦腫瘤,家人艱辛賣價值120萬元房給她治病的事件驚動了朋友圈。

4歲的小女孩萱萱出生於江蘇常州。去年11月,家人帶她至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被查出患有腦腫瘤。家人連夜帶著她趕往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進行治療。

「一支放療的葯就要4000元,而且兩天就用完了。」萱萱的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父母收入有限,為了保住孩子,父母決定賣掉自己的房子來給孩子治病。

一個個原本美滿幸福的家庭,因為一場場突如其來的重病,陷入困頓,陷入絕望。電影里令人落淚的情節,是許多人經歷過的真實生活。

而電影更加真實的地方在於,疾病帶來的絕望的可能,還拷問著人心。影片中徐崢飾演的程勇面對這樣的拷問,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從劃清和這些患病者之間的界限,到為了他們奔走求葯,展現的都是人性中最為真實的一面。

疾病

拷問著人心

1

27歲,正是如花妙齡,然而對於河南省永城市神火醫院婦產科護士劉陽來說,卻猶如噩夢一般。

2017年9月,新婚剛剛3個月的劉陽持續多天出現乏力、胸悶、憋氣等癥狀,隨即被確診為中末期尿毒症。然而,她的噩夢才剛剛開始。蜜月期剛結束,愛人李壯(化名)在她住院治療期間,分兩次將她準備的住院治療費5.8萬元無故轉走。並瞞著劉陽偷偷賣了婚房,將所有的財產席捲一空,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留下了無助的劉陽幾次想要輕生。

2

而在另一個地方,相同的故事也在上演。

一對新人新婚不久,妻子小符突患重病,為了治病,小符花光積蓄甚至欠下巨額債款,而其間她的丈夫小張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不照料小符,也不支付任何醫療費用,即使小符將其告到法院也無動於衷,今年3月28日,小符久病不治,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面對這份答卷也有人給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3

李娟和邵民明是一對已經離婚的夫妻。離婚後兩個月,李娟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邵民明重回妻兒身邊。

為了給李娟治病,邵民明借遍能借的親朋好友,自己身兼數職,一邊送外賣一邊打零工。

每天早上,邵民明起來做好早餐再送兒子去上學,然後送外賣。「一單能掙四到六元,一天也就能接十多單吧。」前段時間,他向社區申請了一塊地方,可以讓他晚上在小區門口賣西瓜。從晚上六七點到凌晨一兩點,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我就想著,每天能多賺一點是一點。」邵民明說。「把病治好了,我們就復婚!」

4

做出相同承諾的還有一位24歲的男孩。

他對22歲患白血病的女孩龔雪娟承諾:「等你情況穩定一些,我就娶你。」

事情發生在今年5月初,龔雪娟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分手已半年的前男友鄭勇濤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做出了照顧女友的決定,每個周末往返於北京與蘇州,親手照料龔雪娟的日常生活並為治療費用奔走。

這些真實的故事令人落淚,令人拍案,它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個切面,看病貴,看病難,是壓在所有國人身上的一顆大石。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小城市醫療水平落後,大城市大醫院挂號排隊難。一場重病足以摧毀一個普通家庭的未來,足以摧毀一個貧窮家庭的一切。

醫保制度還處在不斷完善之中,醫保報銷力度不夠、異地報銷難。

很多重大疾病並不在國家醫保報銷的範圍內,而治療必須用到的進口藥物和高端技術也不在醫保範圍內。一旦患病,只能自己承擔昂貴的費用。更何況在我國,國民保險意識普遍弱。很多人抵觸商業保險,也對保險抱有偏見。而貧困家庭又買不起商業保險,抵抗風險能力更低。即使身家百萬,也無人有足夠勇氣去抵抗兇猛的重症疾病。患病的人痛苦,患者的家庭更痛苦。

這些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和解決的社會問題,只有一部《我不是葯神》顯然並不夠,但這已經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期待能有更多的真實的故事出現,讓我們歡笑、落淚的同時也能進行反思。

編輯:胡睿

來源:中國江蘇網、鳳凰網、常州晚報、檢察日報、人民日報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之聲 的精彩文章:

圍觀起鬨女孩跳樓事件2人被行拘,6人被調查
毒販在庭審中借上廁所跳樓逃跑,脫逃範圍已被鎖定

TAG:中國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