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穆公錯失三次機會,導致秦國淪為一個二三流國家

秦穆公錯失三次機會,導致秦國淪為一個二三流國家

原標題:秦穆公錯失三次機會,導致秦國淪為一個二三流國家


秦穆公的一生,一直謀劃著要東擴,去和東方諸國一爭高下。但東邊有個強大的晉國,繞不過去。


按說,秦穆公的運氣並不差,即位不久,晉國就發生了內亂,晉獻公去世,驪姬母子上位,接著里克連殺了晉襄公兩個幼子,晉國一時群龍無首。


這是秦穆公的第一次大好機會,他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學雷鋒做好事,想擁立晉公子重耳。有臣下說重耳能力強,當了晉國國君對秦國東擴不利,秦穆公一聽,有理,便改為支持夷吾。



這件事告訴我們,能力太強也不是什麼好事,蠢點笨點也不是什麼壞事,出來混社會,除了自身的努力,還得看運氣,看有沒有貴人願意扶助你這種人。很多時候,時代並不需要聰明人,傻子放到某些位置上,比聰明人更適合。

政治么,總是各種交易,秦穆公把夷吾叫去談條件,逼著夷吾簽了不平等條約。



然而,夷吾不僅智商低,信譽度也低。秦穆公派兵送夷吾回國即位,夷吾很高興,但轉過年來要求他按合同兌現,他就耍起無賴來了,找各種理由搪塞秦穆公。後來連搪塞也懶得做了,乾脆就不認賬。


現實中也有這種人,在他危難的時候,你借錢給他,他喘過氣來,就換一副嘴臉,欠錢不還,你去要賬,他開始跟你兜圈子,之後給跟你甩臉子,背地裡咒你死,最後見面躲著你走,連你電話也不接,曾經的朋友變成敵人。


晉惠公夷吾,就是這種人。他不僅不還賬,還趁著秦國鬧饑荒,落井下石,派兵攻打秦國。而之前一年,晉國鬧饑荒,秦穆公不顧晉惠公曾經賴賬,鼎力幫助晉國抗旱救災。


對於這種人,三句好話不如一個響亮的耳刮子,秦穆公率軍打敗了晉軍,俘虜了晉惠公,要不是老婆攔著,就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傢伙給殺了。



此時,秦穆公獲得了第二次大好機會。看到此處,我惡毒地想,即使不殺晉惠公,也可以像後來蒙古的也先一樣,押著晉國國君去叫開晉國的城池,這對秦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當時重耳還在國外流亡,晉惠公的孩子們還都年幼,趁此機會攻擊晉國腹地,晉國將不堪一擊,甚至遭遇滅國。而吞併晉國的秦國,將成為春秋第一超級大國。


但秦穆公高風亮節,光明磊落,他沒有我這麼邪惡,只是讓晉惠公兌現了當初的不平等條約,讓晉惠公把兒子送到秦國為質,就那麼輕而易舉地把晉惠公送回去了。


晉惠公再也不敢和秦國玩花拳,當起了縮頭烏龜,只是這樣一來,終其一世,秦國再也沒有了任何機會。


直到晉惠公死,晉懷公即位,秦穆公的第三個大好機會來了。趁晉懷公立足未穩,攻佔幾個秦晉邊界的城池,對秦穆公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吧?晉惠公不義在前,佔了諸侯也無話可說。


然而,秦穆公這個光明磊落的漢子,做法還和以前一樣,把晉國最為賢明的公子重耳送回國即位。沒有資料表明秦穆公這次行動是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又是派兵又是送依仗,秦軍妥妥噹噹地把重耳送到晉國即了位,還幫助重耳守宮好一段日子,生怕照顧不周。


三次機會,秦穆公均不肯落井下石,全力幫助晉國,可以說對晉有三次再造之恩。如此古道熱腸,只怕齊桓公再世,也很難做到。



看此時的秦穆公,真可以說那個時代的第一厚道人了,憑此得一個霸主之名,也是實至名歸。


但秦國的春秋霸業卻因此而曇花一現,在秦穆公死後,後繼無人,秦國被鎖在西陲,也像另一個霸主之國宋國一樣,淪為二三流國家,這情形一直持續了二百多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商鞅經過幾次變法,才打造起了一個強大的大秦帝國?
商鞅變法的時代大背景究竟是什麼,才會有了變法,繼而又失敗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