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做三伏灸,必知一件事,否則灸了也白灸!

做三伏灸,必知一件事,否則灸了也白灸!

臨近伏天,酷暑難耐,也正是三伏灸的好時機!各地醫院預約三伏灸的患者絡繹不絕,毋庸置疑,三伏灸漸成治病養生新寵。

三伏灸主要是在人體穴位上貼敷藥物,因為很多藥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貼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選擇在背部。

但是,做三伏灸,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藥物和穴位也不盡相同,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要「辨證」選穴、選葯。

—— 三伏灸使用得當,防病治病效果才好 ——

三伏灸的最大作用是實現「冬病夏治」,但中醫講究因病施治,所以三伏灸應該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需求,詳細辯證、認真組方,精選藥材,精心炮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冬病夏治的作用,真正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不同人群的三伏灸艾灸取穴 ——

1、傳統三伏灸取穴

傳統三伏灸艾灸取穴主要對應肺經相關病症的穴位:大椎穴、肺俞穴(2個)、膏盲穴(2個)等5個穴位,主要針對哮喘、支氣管炎、鼻炎及經常性感冒、咳嗽的艾友。

2、身體已有病邪的取穴

你已經有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所有病症)還是要按照這些病症的穴位繼續施灸。

同時要加灸「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足三里、命門」這些扶正的穴位,只有你體內有足夠的正氣,任何病邪都不可能侵害於你,你身體已有的病邪也會被代謝出去。《黃帝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3、兒童取穴

小孩子一般脾胃還沒有發育完好,加上肺弱,因此容易感冒、咳嗽甚至哮喘;還容易犯跟脾胃有關的病症,因此多給孩子,艾灸身柱穴、神闕。

每周艾灸3次,每次每個穴位15分鐘。對提高孩子免疫力,促進長個很有幫助。

4、陰虛火旺之人取穴

很多人說三伏天「陰虛火旺之人」不能做三伏灸,這種說法不對。因為在三伏天里做滋陰的穴位效果同樣非常!

具體方法是先泡腳,然後搓雙腳底板各100個,然後艾灸「湧泉穴、太溪穴、照海穴、三陰交」各10分鐘。

—— 一些常見病的三伏灸法 ——

1、慢性支氣管炎

癥狀:咳嗽、咳痰或氣喘的癥狀出現在兩年以上,每次發作持續三個月以上的。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發作,春夏緩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膏育穴;中伏取雙側定喘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脾俞穴;末伏取膻中穴、雙側百勞穴、命門穴、雙側腎俞穴。

2、哮喘

癥狀: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咳痰等表現。最典型的癥狀是呼氣的時候很難受,發作性的時候有哮鳴音出現。嚴重的需要坐起來才能正常呼吸,經常乾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間及凌晨發作,秋冬寒冷的季節常常會病情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雙側肺俞穴。

3、過敏性鼻炎

癥狀:噴嚏、鼻癢、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見的四大癥狀。通常是突然和劇烈的打噴嚏;鼻癢,鼻涕多,但是經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氣,還常伴眼睛發紅、發癢以及流淚,甚至頭暈、頭痛等癥狀。

穴位:初伏取雙側百勞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膏肓穴;中伏取大椎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脾俞穴;末伏取雙側肺俞穴、雙側腎俞穴。

4、預防感冒

癥狀:平常體質虛弱,氣候稍微變化或到寒冷季節極易感冒的人。

穴位:雙側風門穴、雙側陽陵泉穴。以上這幾種疾病是三伏灸中最常見的,其實,凡事屬於陽虛或者寒凝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方法來治療。

艾灸大學堂:專為艾灸愛好者和從業者打造的精品閱讀和學習平台,在這裡,一個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長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從此小病不上愁!趕緊掃描關注下面二維碼,進入艾的懷抱吧!

女子艾灸大課堂:專為女性打造的艾灸知識學習平台,每天都有學習資料更新,記得每天來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艾灸後皮膚髮癢的注意了,你必須了解這一真相!
這些部位「硬」百病纏身!趁著夏天,讓它們軟下來!

TAG:艾灸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