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農民挖到一個盆,價值5億,郭沫若卻以一首詩將其交換

一個農民挖到一個盆,價值5億,郭沫若卻以一首詩將其交換

中國近代的時候出現的很多戰爭,很多寶物也在戰爭的時候被弄丟了。很多文物散落在各地,久而久之就被人們遺忘了。後來戰爭之後,人們安居樂業,大興土木,而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驚喜出現。

有一天,安徽有一個農民家裡在建房屋時挖到一個東西,聽到傳出來的聲音就像是件寶物。但是因為年代太久了,所以很難挖出來。最終經過一天的時間之後他們才最終將這樣東西給挖起來了。

最後他們發現這是一個「澡盆」。這個凹槽,高1.3米,當時這個農民以為它是一個澡盆,因為它非常結實又很美觀,所以就把它當做兒子的洗澡盆來用。後來,相關專家就來到這裡經過考察。

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青銅器,於是便想用幾百大洋將這個盆給買走了,這麼多錢對於農民來說是很大的誘惑,於是便決定讓他們帶走這個「金盆」。因為以前的人們時常用金來形容青銅器。

他們把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後來,這個盆到了太平軍的手裡。後來又到了劉銘傳手裡,在劉銘傳之前的太平軍們一般都把它當馬槽來用。有一天夜裡,劉銘傳聽到一陣金屬聲,於是便去查看。

這才發現自己得到一件寶物,於是便讓人將這件寶物洗乾淨。他們在這個時候才發現這個「盆」上有兩個獸獸銜環,而且買裡面還刻有銘文。之後讓人去翻譯銘文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盤子是西周夷王鑄造的。

其名字叫「虢季子白盤」,後來劉家的後人一直都很重視這件東西。直到日本人入侵,想要這件寶物,幸好他們用假的糊弄過去了。解放戰爭後,郭沫若也想要這件寶物。於是花了大價錢購買。

但是劉家後人不同意這件事情,於是他又鼓勵他們將文物交給國家,國家派專人保護。劉家人最後便被說通了,他們將價值5億的寶物獻給了國家,但是只得到口頭表揚,和郭沫若詩一首,這首詩至今還懸掛在劉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女子為何要纏足?有一個重要原因,讓人實在無法接受
滿清8大姓氏,清朝滅亡後都被改成了什麼?你有可能是滿族人

TAG:貴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