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第一次吃麥當勞時候的腦迴路

我第一次吃麥當勞時候的腦迴路

優於過去的自己,是追求平等的真諦


周圍有很多朋友,甚至親人或者自己,因為內心的空虛貧乏,往往會求助於外界世界對自己的衡量。但如果處處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情況就比較嚴重了,心理學家稱之為自卑。

自卑的人,可能唯唯諾諾,遠離周圍比自己優秀的人;也可能因為自卑而走向另一個極端,四處炫耀自己所擁有的,讓自己的內心產生一種虛假的幻覺,我比別人優秀。只有如此的感覺彷彿才能帶給他內心以假象的滿足。

虛榮心無可厚非。但我們要接受周圍的參差不齊,即使是自己在物質等硬體條件上差人一截。世界本就不平等,我們只有追求自己內心的真實,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加進步和優秀就可以了。


如何吃漢堡

第一次吃麥當勞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將盒子里的漢堡吃到嘴裡。

是直接用手拿起來塞進嘴裡?這樣子會不會太粗魯了一些?

手指不幹凈,直接拿著可能不是正確的吃法。

那就連著盒子端起來,一起送到嘴邊?

這樣的吃法可以吃到漢堡,但難免不會咬到外面的紙盒子。

吃到盒子,那就不是吃漢堡了,而是讓人看笑話了。

在思考著如何才是別人看起來的正確吃漢堡的方法,其實潛意識也只是想要讓周圍的人不發現自己是第一次吃漢堡,如果操作得當的話,還能讓人認為自己經常進來吃漢堡。

這是我第一次吃漢堡時候腦子裡迴路經過的思考流。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一同吃漢堡的兩位如今是關係很好的朋友。

平等的書

在韓文版自序里余華寫到,「這是一本關於平等的書」,也正如作者所說,這話讓一個剛讀完整本書的人聽起來有些奇怪。

他是這樣解釋他所說的平等——我知道這本書寫到了很多的現實,「現實」這個詞讓我感到自己有些狂妄,退而求其次,聲稱裡面寫到了平等。

《許三觀賣血記》不同於《活著》的地方,是許三觀還可以通過賣血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作者給人生留了一點點的亮光,留了一些希望在。這個希望怕是余華提到的「寫到平等」的由來。

人都是希望過的和別人一樣的。這裡面就有追求平等的意思。

「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看完掩卷閉目,想必這一句話當是記憶猶新。從開頭阿方對著跑堂的喊這句話,到書本末了,許三觀耐心的給來順來喜解釋,「還有,最後那句話千萬不能忘,黃酒一定要溫一溫,說了這句話,別人一聽就知道你們是經常進出飯店的,這句話是最重要的。」

這一句可能也是作者要給讀者說的最重要的話。現實就是如此,人的卑微感瀰漫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時時刻刻要證明自己知道的跟別人一樣多,自己旅遊過的地方和比人一樣多,吃過的美食和別人一樣多,過的和比人一樣好……甚至比別人更多,更好。

第一次吃漢堡的時候,我也希望在兩位朋友面前,不讓他們看出我以前從來沒吃過這個東西。估計也是這樣的一種心理。

不過,余華在書的最後寫到,「許三觀對徐玉蘭說:『這就叫屌毛出的比眉毛晚,長得倒比眉毛長』。」到最後才發現,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屌毛長得都不一樣長。

追求歸追求,但不平等本就是一個事實而已,神仙也改變不了。

大致內容

粗略概括一下《許三觀賣血記》的內容:許三觀在一生的關鍵時刻,都靠著賣血挺過了人生的這些溝溝坎坎。

第一次,他被阿方、根龍帶去賣血,賺到的賣血錢花了一條香煙一瓶黃酒,奪走並迎娶了許玉蘭;結婚生子後,一樂把別家孩子頭砸破,為了賠償醫藥費去賣了血;饑荒年代為了讓家裡人吃上好東西去賣了血;上山下鄉時期,為了一樂和二樂下生產隊過好點去賣了一次血;為了討好二樂的生產隊長,又去賣血,那一次因為根龍賣血之後死掉,而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害怕;為了給一樂籌集上海看病的醫療費,一路賣血,甚至差點死掉。最後一次,去賣血不被接受,而感到了挫敗感。

用小人物的凄慘的生活穿插著文化大革命、之後的兩年饑荒,再後來的上山下鄉,多次用現實的筆觸及沉重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寒有渚 的精彩文章:

TAG:江寒有渚 |